文言文《王涣》《被裘公》《辨盗钟》《文天祥从容就义》《河南王》《芒山盗》的翻译,可复制.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5:21:44

文言文《王涣》《被裘公》《辨盗钟》《文天祥从容就义》《河南王》《芒山盗》的翻译,可复制.谢
文言文《王涣》《被裘公》《辨盗钟》《文天祥从容就义》《河南王》《芒山盗》的翻译,可复制.谢

文言文《王涣》《被裘公》《辨盗钟》《文天祥从容就义》《河南王》《芒山盗》的翻译,可复制.谢

你所需要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一、王涣

原文: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 :“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 :“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筭.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桉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

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汉武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从此后开始知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外面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严格地纠察鄙州所属郡县,声名大震.后来由于考核妖言不实而被定罪免官.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长期告状,而历届官府所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彰明、人们难以信服的案件,王涣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智慧和妙算.元兴元年,王涣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酿酒,多达数千人.王涣的灵枢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碗加以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人民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

 

二、被裘公

原文: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 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庄,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译文:

延陵季子外出,看见路上有别人丢失的金子.正值比较炎热的五月,有一个披着羊皮袄砍柴经过这里的人,季子对他说:“你把地上掉在那里的金子捡起来.”砍柴的人把镰刀丢到地上,眯着眼睛做出轻蔑的样子,将手一甩,说:“你地位那么高,为什么眼光那么浅?外貌高雅,为什么说话却那么粗俗?我五月天披着羊皮袄砍柴,难道就是捡人家丢失的金子的人吗?”季子向他道歉,并向他请教他的姓与名.砍柴的人说:“你只是个看重外表的人,我怎么值得向你通名道姓呢?”他于是不回头地走了.

 

三、辨盗钟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谁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县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而不敢摸也.

 

译文:

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县令时,有人家中被盗,抓到了一些嫌疑人,但是不知道究竟谁是盗贼.陈述古就骗他们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够辨认盗贼,非常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后室供奉起来,把那些嫌疑人带到钟前站好,对他们说:如果不是盗贼,摸了钟,钟不会响;如果是盗贼,摸了钟,钟就会响.陈述古亲自带领县衙的官员们十分严肃地向钟祈祷,祭祀结束以后,用布幔将钟围起来,又暗地里派人用黑墨涂抹钟壁.

 

过了好一会儿,带来嫌疑人让他们逐一把手伸进帷幔里摸钟,出来以后便查验他们的手,发现众嫌疑人手上都有黑墨,只有一个嫌疑人手上没有.于是对这个嫌疑人进行审讯,他承认自己是盗贼,因为害怕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它.

 

四、文天详就义

原文: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译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弘范,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见,文天祥坚持不拜.弘范就以宾客之礼接见了他,并与其共入厓山,并要求文天祥作书与张世杰,令其投降.文天祥说:"我不能报效祖国,反而教我让人背叛自己的国家,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弘范仍然要求他写招降书,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所做的《过零丁洋》的诗文给了他,诗末有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看了后,就不再提及此事.后来厓山被攻破,弘范在军中置酒大摆庆功会,弘范说:"你的国家已经灭亡,你作为宰相忠孝已经两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荣华富贵,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泪下,说:"国家灭亡而不能救,作为人臣即使死了,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罪过,怎能苟且偷生,另事他主呢?"弘范感其义,派人将其护送至京师,文天祥在路上八日未食一饭,仍然没有饿死,文天祥就开始吃饭了.到了北京(即燕京),其所押解住处的人提供给他好衣好食,但天祥并不为所动,他不住在自己的依据,通宵坐至天明,然后被移交兵马司,由卫兵把守看管.文天祥临刑前面不改色,对旁边的訇卒说:"我的使命完成了."向南叩拜而死.

 

五、河南王

原文:

河南王卜怜吉歹为本省丞相时,一日,掾史田荣甫抱牍诣府请印,王留田侍宴,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田误触坠地.王适更新衣,而印朱溅污满襟,王色不少动,欢饮竟夕.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堕石上,击碎御赐⑧玉顶,王笑曰:“是有数也.”谕令毋惧.噫!此其所以为丞相之量.

 

译文:

河南王卜怜吉歹还是本省丞相时,一天,掾史田荣甫拿着公文去河南王府上请求批复,河南王留田荣甫去吃饭,叫侍从拿印章来.田荣甫不小心碰落地上.刚巧河南王当天穿的是新衣服,却被印墨溅污了一身,但是河南王神色一点也没有变动,高高兴兴地饮酒直到傍晚.又一天河南王去郊外,天气很热,河南王戴斗笠,侍从拿来了斗笠,斗笠被风吹落石头上,将皇帝亲赐的玉碰碎.河南王笑道:“这都是有定数的”.当面告诉左右侍从不要害怕.呀!这就是丞相的度量.

 

六、芒山盗

原文:

宋宣和年间,芒山有盗临刑,母来与之诀.盗谓母曰:“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怜之,与之乳.不意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行刑者曰:“尔何毒耶?”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

宋宣和年间,芒山有一个小偷要行刑,母亲来和他诀别.小偷对他的母亲说:“我希望像儿时一样再次吸吮母亲的奶,死了也就没有遗憾了.”母亲答应了,把乳头给他吮,不料盗贼却咬断了母亲的乳头,血流了满地,母亲死了.行刑的人说:你为什么如此狠毒?“盗贼对行刑的人说:“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都会对我的这种不良行为感到高兴,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才有今天的下场.所以我怀恨她,就把她杀了.唉!俗话说“教育孩子要从幼儿开始”这一点不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