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钻鉧潭西小丘记》的问答题涉及字词和对全文理解的选择或问答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9:11:51

求有关《钻鉧潭西小丘记》的问答题涉及字词和对全文理解的选择或问答题
求有关《钻鉧潭西小丘记》的问答题
涉及字词和对全文理解的选择或问答题

求有关《钻鉧潭西小丘记》的问答题涉及字词和对全文理解的选择或问答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石之突怒偃蹇. 偃:仰面倒下.
B.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殆:几乎,差不多.
C.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嘉:美好的.
D.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粗俗,不文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B.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川卜诚以著此书,藏丰名山,传之其人.
C.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D.书于石,切以贺兹丘之遭也./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3.下列各组句字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烈火而焚之. B.由其中以望.
C.乓善之遨游. D.不匝旬而得旱些者二.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段写景夹以记事,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山石的奇异形状和小丘的美丽景致,而且也兴意盎然的叙述了自己发现、购买小丘并欣赏独特风光的经历.
B.最后一段在前两段融情人景的描写的基础上,以“噫’’领起,转入议论,含蓄隽永的语言中透露出自己怀才不遇并希望被人援引的心曲.
C.文章托物言志,自伤自吊,借小丘的际遇流露自己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和对遭受打击的不平,也似乎透露出希望被重新起用的心意.
D.文章运用形象的比喻,以动写静,使丘上群石神态活现,情状可掬;又运用生动的拟人排比句,描写开辟经营后的小丘,景色宜人,赏心悦目.
5.文章不止一处强调了小丘的便宜与廉价.先在文中找出这些句子,理解其意思,然后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6.“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这句话中的“果有遭”有哪两层意思?



7.“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这句话中的前四个“之’’字起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1、D (‘‘陋’’,意动用法,认为……粗劣,丑陋)
2.C (而:都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却”. A、第一个“若”表比喻,“好像”的意思;第二个“若”作代词,“如此”的意思. B.第一个“之”作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作代词,相当于“它”,指所著《史记》;D、第一个“所以”表凭借,相当于“用来”;第二个“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3、C (漫游,游历.A烈火:点燃火,烧火,“烈”作动词;今义猛烈的火. B其中:它们中间,即竹木山石间,“其”作代词,作后面方位词“中”的定语;今义那里面o D异地:景色奇异的地方;今义他乡,外乡)
4、B (主要不是“议论”,是抒情结合议论;也不是“怀才不遇并希望被人援引”,这与C矛盾.注意结合作者被贬永州的经历,整体把握)
5、强调小丘的便宜与廉价的句子如:(1)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2) 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 (3) 皆大喜,出自意外. (4) 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这些句子明写小丘遭遇,实际上暗写作者自身.作者被贬到永州,怀才不遇,同样是被遗弃,跟小丘的命运何其相似.
6、这里的“果有遭”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丘被“我”喜而得之,是它有了好的际遇,得到了赏识;一是说自己的遭遇同小丘十分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
7、能够突.出小丘经过整治后呈现出的景致带给人们的享受.


二、精段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1.下列加点词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沿着) 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危险)
B.若熊罴之登于山(罴:pí熊的一种) 所以贺兹丘之遭也(兹:zī这)
C.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匝旬:zāxún满十天) 铲刈秽草(刈:yì割除)
D.虽古好事之士(好:hào喜好) 鸟兽之遨游(遨游:áoyóu自由自在地游玩)
2.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
A.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B.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C.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
3.解释加点词完全正确的一项( )
①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③其冲然角列而上者 ④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了作者购得并整治钴姆潭西小丘的经过,描写了小丘优美的环境.
B.本文刻画高峻磊落的奇峰异石,正是作者性格才能的自我写照.
C.作者借小丘的遭遇,抒发了一种怀才不遇、不被人知的苦闷心情.
D.作者描写小丘的美景,奇异的山石,正是为了表达自己一种不慕名利、虚怀若谷、积极向上的乐观之情.
5.翻译: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6.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7.第一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



答案:
1.A(殆:大概、恐怕)
2.D(A项中的“道”、 B项中的“货” C项中的“火”,均为名词动用,D项为名词用如状语)
3.D(①②句中的“虽”都是假设连词,“即使”的意思;③句中的“而”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④句中的“而”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队词)
4.D(“不慕名利、虚怀若谷、积极向上的乐观之情”理解有误).
5.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经过而看不起它.
6.写小丘所处位置及小丘的形貌.(意思对即可.)
7.文中描绘景物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则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丘的奇特风光,展现了永州一带山水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传神.(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