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夏本纪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5:17:43

史记夏本纪有感
史记夏本纪有感

史记夏本纪有感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怨恨他们.朝代如此,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兴衰,人心向背是一个根本性因素.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古人所说的:“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远的不说,清史值得研究.1644年,清兵入关时,摄政王多尔衮采用大学士范文程(此人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的谋略,宣称大清江山“乃得于闯贼,非取之于明国也”.只带千骑进入北京,数万大军尽屯城外,并为崇祯皇帝发丧,历时三天,对不愿留京的官员车马相送,对百姓实行轻徭薄赋.范文程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在他的提议下,清廷重开科举,考录知识分子一千多人.这一切都是为了清朝政权的巩固争取人心.康熙是第一位不主张修长城的皇帝,他认为真正的长城是人心.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是康乾的“人心工程”,体现了在民族问题上的“怀柔”政策,依照西藏布达拉宫建造的普陀宗乘庙、依照西藏扎什伦布寺建造的须弥福宗乘庙,自在增强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同胞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所以有“修好一座庙,胜练十万兵”的说法.我国的版图和56个民族大家庭的格局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中国人口3亿,占世界1/ 3,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发展程度最高、最兴旺繁荣的“康乾盛世”.但是,由于清王朝闭关锁国,禁锢思想,面对世界范围的工业革命却茫然无知,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反对变革,蔑视科技,加固集权,以致在这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经济衰败,腐败盛行,失去人心.结果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在武昌起义时竟出现不推自倒的局面.
人心向背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的力量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这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必须确立共同目标,促进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利益,发展民主政治,培育民族精神,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本文举“大禹治水”为例证明观点,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例子:詹天佑修京张铁路 实地勘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