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俗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6:45:18

简述民俗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
简述民俗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

简述民俗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
在民俗特征中,变异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享受决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比如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它原来的主题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神祭祖、合家团圆几乎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变的内容.伴随春节习俗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传统的春节仪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日拜年.时间的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具体活动:忙年一般从腊月初八过完“腊八”节,年事准备活动开始,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窗花,年画;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守岁,燃放爆竹,请神祭祖;大年初一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社火、花会、庙会活动依次展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年事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它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就服饰文化而言,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农民也穿上西装;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出路有两条: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规律;一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面对外来文化(异文化),中国人不应该失去民族自信心,要相信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民俗文化中 新的成分的加入,能保证中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
  在和平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采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民族对异文化的接受从来都是有选择的,不会是盲目的.异文化简单代替民族原有文化的事例是罕见的.比如佛教是外来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是以印度方式传播的.但在唐代以后,佛教被中国人改造得世俗化了,具有了中国特色,也更有利于传播,甚至影响到东亚许多国家.
  文化的变迁,包括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从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来看,以往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要靠口头和行为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今天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的空间明显缩小,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变异,民俗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对这种变化,做出新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