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看出蹇叔是个怎样的人读 ,你认为蹇叔是个怎样的人 并说出理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8:53:43

读 ,看出蹇叔是个怎样的人读 ,你认为蹇叔是个怎样的人 并说出理由.
读 ,看出蹇叔是个怎样的人
读 ,你认为蹇叔是个怎样的人 并说出理由.

读 ,看出蹇叔是个怎样的人读 ,你认为蹇叔是个怎样的人 并说出理由.
蹇叔 百科名片蹇叔,宋国铚邑(今安徽濉溪县临涣集)人,春秋时秦国大夫.有贤名,为百里奚所推荐,秦穆公任为上大夫. 目录[隐藏] 简介 受人推荐 蹇叔哭师 原文 注释 译文 读解 简介 受人推荐 蹇叔哭师 原文 注释 译文 读解 [编辑本段]简介 蹇叔,宋国铚邑(今安徽濉溪县临涣集)人,春秋时秦国大夫.有贤名,为百里奚所推荐,秦穆公任为上大夫.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欲袭郑,他加以谏阻,认为长途偷袭,军易疲劳,郑亦会有备,穆公不听,仍派孟明东征.时其子亦在军中,他泣送其子,断言秦军定在崤山为晋所败.结果,秦军至滑(今河南偃师东南),知郑已有防备,返途到崤山被晋军所伏击,全军覆没,主帅孟明等被俘,穆公深悔不听其言. [编辑本段]受人推荐 【史记:五羖(gǔ,谷)大夫百里傒谦让说:“我比不上我的朋友蹇(jiǎn,简)叔,蹇叔有才能,可是世人没有人知道.我曾外出游学求官,被困在齐国,向铚(zhì,至)地的人讨饭吃,蹇叔收留了我.我因而想事奉齐国国君无知,蹇叔阻止了我,我得以躲过了齐国发生政变的那场灾难,于是到了周朝.周王子穨喜爱牛,我凭着养牛的本领求取禄位,穨想任用我时,蹇叔劝阻我,我离开了穨,才没有跟穨一起被杀;事奉虞君时,蹇叔也劝阻过我.我虽知道虞君不能重用我,但实在是心里喜欢利禄和爵位,就暂时留下了.我两次听了蹇叔的话,都得以逃脱险境;一次没听,就遇上了这次因虞君亡国而遭擒的灾难:因此我知道蹇叔有才能.”于是穆公派人带着厚重的礼物去迎请蹇叔,让他当了上大夫. [编辑本段]蹇叔哭师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原文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1).出绛(2),柩有声如牛(3).卜偃使大夫拜(4),曰:“君命大事(5)将有西师过轶我(6),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7):“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8),若潜师以来(9),国可得也(10).”穆公访诸蹇叔(11).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12),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13),必有悖心(14).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盂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15).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16)”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17),崤有二陵焉(18).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19);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 余收尔骨焉(20)!”秦师遂东. 注释 (1):停丧.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 (2)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 (3)柩(jiu):装有尸体的棺材. (4)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 (5)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 (6)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过轶:越过. (7)杞子:秦国大夫. (8)掌:仑理.管,钥匙. (9)潜:秘密地. (10)国:国都. (11)访:询问,征求意见.蹇叔:秦国老臣. (12)远主:指郑君. (13)勤:劳苦.所:处所.无所:一无所得. (14)悖(bei)心: 违逆之心,反感.(15)孟明:秦国大夫,姓百里,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秦国大夫,姓西乞,名术.白乙:秦国大夫,姓白乙名丙.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 (16)中(zhong)寿:满寿,年寿满了.拱: 两手合抱. (17)崤(xiao):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18) 陵:大山.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里,地势险要. (19)夏后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后:国君. (20)尔骨:你的尸骨,焉:在那里. 译文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二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 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的年寿满了,等到军队回来,你坟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国军队接着向东进发了. 读解 卜官郭偃和老臣蹇叔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秦军后 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 而哭,并非事后诸葛亮. 郭偃托言的所谓“君命大事”,不过是个借口,人们根据经验 蹇叔完全可以作出类似的判断,乘虚而入,乱而取之,是战争中常用 的手法.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不具备这种经验和头脑,应 当属于不称职之列.从蹇叔一方看,他作为开国老臣,也具有这 方面的经验:对手并非等闲之辈,不可能在非常时刻没有防备,因此,此时出征无异于自投罗网. 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 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手早 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 力,必定惨败.其中原因大概是攻城掠地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 连常识都顾不上,当然是咎由自取. 马有失前蹄的时候,人也有过失的时候,而在利令智昏的情 况下所犯的错误,则是不可宽恕的.利令智昏而犯常识性的错误, 更是不可宽恕. 再说,当初秦国曾与晋国一起企图消灭郑国,后来又与郑国 订立盟约.此时不仅置盟约不顾,就连从前的同伙也成了觊觎的 对象.言而无信,自食其言,不讲任何道义、仁德,这同样应当 遭天遣,遭惩罚. 当人心目中没有权威之时,便没有了戒惧;没有了戒惧,就会私欲急剧膨胀;私欲急剧膨胀便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春秋的诸候混战,的确最充分地使人们争权夺利的心理.手法、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也使命运成了最不可捉模和把握的东西.弱肉强食是普遍流行的无情法则,一朝天子一朝臣,泱泱大国可能在一夜之间倾覆,区区小国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暴发起来. “先知”是没有的;而充满睿智并富有经验者,往往被人们 为是“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