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现代散文进行解读与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5:24:27

如何对现代散文进行解读与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对现代散文进行解读与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对现代散文进行解读与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让导入牵引学生心灵
  众所周知,万般开头难,良好的开场白预示着成功的到来.当散文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教师引领学生去寻幽探秘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成功的导语,如同刚刚拉开的大幕,让学生看到了精美的置景一角;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对散文教学而言 ,导入语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因为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文以情生,有人把散文化作心灵的扬声器,那些巧妙构思,生花妙笔的由来,植根于作者对于自己表现对象的深厚感情和精辟的见解之中.因此,教学时,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带进作品描绘所蕴藏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去领悟,才能以情动情,引导学生,牵引学生走进作品中的情感世界,来正确理解课文,学好课文.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周亚萍在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教学中曾这样导入:首先播放以“早春”为主题的影象片段(实景外拍,配以音乐和解说)——“屏幕上这一幅幅画面,是我们陶醉,使我们被这热情洋溢的诗情所感染.被这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天是美好的,当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出对生命充满无比热爱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逶迤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接着,打出《绿》、《荷塘月色》、《背影》的三幅画面,并进行解说——“瞧,一位采着《绿》、赏着《荷塘月色》、《匆匆》走来,又给我们留下《背影》的文学家踏着《春》来了,他是谁呢?”最后教师出示课题,将学生引进文本之中.这样,在导入情境的渲染下,学生与美丽的自然展开多感官的对话,从而初知初春景致,为课文的学习作作还铺垫.教学叙事散文《散步》一文时,我这样深情导入:“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动着我们所有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私的爱和不懈地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舒适.可是,等到他们变老了,两鬓开始变白,两眼逐渐浑浊,身体不再灵便,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生活的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一样,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做儿女的我们这时应该怎样做呢?今天学习了《散步》后,我们将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并同时获得一些启示.”在以上的导入中,教师适时地牵引住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快速走进文本之中.
  二、让关键词句凸显文本内涵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和文眼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是牵动制约全篇的关键点.诗文的“眼”实质上就是关键词,而且是核心关键词,是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主题的关键语句.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脉搏的律动,领略到文本的精神内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关键词句来把握文本,统摄文本的灵魂内涵.因此,语文关键词教学,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关键词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和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语文关键词的选定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文路梳理,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过程.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写景散文作品《济南的冬天》流淌着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无不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品的种种神韵,美景中浓郁情致,更值得细细玩味欣赏.那么,在教学中把握关键词,可算是把握文本的一条最佳捷径.例如在文本第一段中,作者写了济南冬天的天气,教学时可把握关键词——“宝地”,然后再探究原因——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因此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特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选择关键词,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语境,品味和感悟文本的核心内容,体会文本的意义和意味.李森祥的写人散文《台阶》让读者看到了一位普通农民为了实现生活理想而艰辛创业的奋斗史.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句——“我们家的台阶低”来理解文本,把握人物形象.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要用毕生的精力,把家门口的台阶由三级筑到九级呢?”原来,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一心想筑高自家的台阶,也就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国农民的坚韧性格,也启迪我们对前辈生活价值观做全面的审视,学会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村的贫穷.在教学中,由一个关键句的把握,统摄全文的内容,学起来轻松又明白.通过把握关键词句的教学,学生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让生活与语文共融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散文更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受流淌于笔尖的产物.因此,学习散文要鼓励学生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用心感受生活,接受多元的刺激.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很多学生总是抱怨生活在“两点一线”之间,哪来生活的感悟呢?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确实发现美的眼睛”吧.作为语文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把更多的生活资讯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叙事散文《背影》是一篇文字朴实而情感丰厚的文章——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父子相别,儿子心目中的父亲“背影”,意蕴深远而令人回味无穷.文本中的细节很生活化,初读时或许会觉得很平淡,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寻找同样感人的生活细节来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我在课前布置了一道作业——积累生活中令你感动的亲情细节,以便在课堂上交流.结果发现,学生的课前积累很感人.有同学这样深情地回忆道“晚上伴着爸爸此起彼伏的鼾声的响起,我渐渐进入了梦乡.迷迷糊湖中总听见一声声柔柔的脚步声,似悦耳的歌声渐渐朝我袭来,接着便有一双温暖的手为我轻轻地盖上被子.我察觉了,小眯着眼,不愿惊扰这夜里静谧的幸福.妈妈的目光里流露着浓浓的爱意,嘴角一抹浅浅的笑意,让我仿佛沉浸在爱河里.妈妈又是静悄悄地走了,这下我发现了,妈妈踮起脚走路.”还有同学说父亲虽然粗枝大叶,却能在百忙中惦记着我,逛了好几家书店,终于为我买到我心仪以久的书,以致于脚皮都磨破了;还有同学说冬夜里奶奶早早地就为我暖好被窝,让我睡觉时不会受冻.课堂上,一时间似乎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在学生的脑海中闪现.在教学写人散文《老王》之后,引导学生积累象老王一样生活中虽平凡却闪烁着人性光芒的小人物的形象,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生活中要学会平等的对待别人,要有人道主义精神,幸运的人有责任去关心那些不幸的人们.这样,既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又拓宽了文本,让文本与生活共融,领会了文本的内容意蕴又引领学生走进了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四、让意境尽显文本魅力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现代散文的魅力在于醇厚的意境.散文世界中,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成为最常用的写作方式,人们又常常以意境称之.散文的意境,具有难以言传的美感.这种美感,需要细致地感受一番.那种条分缕析的做法往往会割裂整体意境,削弱作品的美感,不宜用来学习散文.在品味意境时,首先要注意意境的整体性.其中既有对物象外观的艺术描绘,又有物象内蕴的传神写照;既有作者真情实感的倾注,又隐含着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性评价.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感受,切忌把意和境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教学鲁讯先生的写景散文《雪》,(本文是以对自然景物——雪的诗化描写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绪.)暖国的雪“滋润美艳”,是那样地纯真美好、生机勃勃,就可以引导学生走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的富有春意的意境中.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坚强不屈”,就可以引导学生走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7]的壮阔的场面,细细品味朔方的雪的顽强不屈,从而明白这正是作者伟大人格的写照.我们通过把握散文的文本意境,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且让孩子们充满兴致,充满强烈的探知欲,走进一个多彩多姿的语文世界.在教学写人散文《背影》一文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开篇写了祖母之死,父亲卸职,尽管是一笔带过,但如果和写父亲背影部分联系起来作整体阅读赏析,会发现前面是铺垫,它们共同奠定了凄凉、冷清的情感氛围.唯有如此,父亲的举动才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父亲的背影在读者心目中永远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意境,有意识的在阅读过程中,把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结合起来.
  五、让板书统领文本内容
  人文
  “美”
  高高望天树
  竹楼映蓝天
  悠悠野象谷
  妩媚傣寨水
  笑对生与死
  自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但是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散文作为一种意蕴醇厚、文字优美的文学体裁,倘若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板书,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为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我们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们的板书更应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活化知识,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的作用,曾一度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其作用被视为“画龙点睛”,可现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板书设计倏然隐身,可有可无,就造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席空档.而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针对文本内容有的放矢,不脱离教材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板书,且线条简单,用词精练,把握散文的美感,就让人印象深刻,促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巩固.在写景散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中,我曾根据文本的内容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归纳板书,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而且统领了各个部分的内容,又突现了文章的主旨.
  抒情散文《荔枝蜜》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板书,因为文本的主体是蜜蜂,板书便是一只蜜蜂,且形式与内容非常吻合,头对应标题,身子对应主题,翅膀对应艺术特色,蜜蜂的飞翔靠翅膀,文本的主题显现靠艺术手法.板书如下:
  以
  事
  推
  理
  以
  物
  喻
  人
  奉
  献
  感
  情
  变
  化
  荔 枝 蜜
  多年以来,在教海中摸索前行,教海无涯,正所谓要活到老,学到老.脚下路正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让自己的教学永远与时俱进.我期待自己能快速成长,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运筹帷幄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萧云儒:《形散神不散》人民日报1961年5月12日
  [2]孟凡军:《散文教学第一关——导语》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7]
  [3]萧兴国:《片言居要 百意烛照——谈“文眼”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1][2][3][11][15][16][17]
  [5]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