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接天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2:22:10

汉水接天是什么意思?
汉水接天是什么意思?

汉水接天是什么意思?
汉水宽广浩淼萦山绕廓,曲折流向东南,仿佛连天
汉水:汉江,又称汉水,古代也称沔水,长1570余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退居嘉陵江之后,为是长江水系各支流第二,但仍是长江左岸最大的支流.汉江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渠首.汉江古时曾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左传》记汉水,“汉,天河也”.所以杜审言有“汉水接天回”之句,宋之问亦有“汉广不分天”所叹.古人之所以称汉水为天河,
语出【名称】《登襄阳城》 【年代】初唐 【作者】杜审言
作品原文
登 襄 阳 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作品鉴赏
这首五言律诗是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所作.这首《登襄阳城》诗,虽作于逆境之中,而诗人纪行述怀却并无凄楚悲怆之情.襄阳的山,襄阳的水,在诗人笔下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令人神往.首联记述诗人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他纵目四望,心胸豁然开朗,仿佛这壮美的山川景物扫尽了游子心头的愁云.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诗人眼前的山川美景,“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汉水浩荡势如接天,这确是站在城楼上所望到的襄阳山水的独特景象.那城郊的万山、千山、岘山等,在城楼上方扫视过去,错落连绵,如同横地而卧.汉水宽广浩淼萦山绕廓,曲折流向东南,仿佛连天纡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过动词,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奇异的传神写照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美.那高山流水,巍巍然、汤汤乎于天地之间,一气直下,不可撼动,不可遏止.胡应麟评这联诗说:“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山川的壮观永恒,使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联想到人生的瞬息即逝,于是颈联转入了怀古抒情:“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这里是虚写,冠盖里原在岘山南去宜城的路上,章华台遗址就更远,不管是在潜江或沙市抑或监利,诗人站在襄阳城楼上都是望不见的,所谓“非新里”“即旧台”,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色.“非新”对应“即旧”,并不觉得重复,反显出轻巧,句意流转回环,加强了慨叹的沉重.想当年那修筑章华台的楚灵王,云集冠盖里的汉代达官贵人,如今也不过只留下这古迹罢了.荣华富贵岂能久长!诗人胸中的不平之气,化为了这“身外即浮云”的一声长叹.尾联以写景作结.襄阳是个风物荟萃的地方,而诗人却独独点出“习池风景异”,习家池不仅山青水秀,亭台楼宇华丽,而且是晋人山简醉酒的地方,文章家习凿齿的故居,习凿齿为人耿直,著有《汉晋春秋》.据史书记载,“桓温辟为从事,甚器重之,累迁别驾.温觊觎非望,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诗人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缅怀前贤,而只写出习池的风景奇异,因此瞻仰游玩的人众多.但又没有直说游人众多,而是通过描写“归路”上尘雾弥漫,衬托出车水马龙的盛况.“归路满尘埃”句中的“归”字,用得甚为精当,点明了时间和空间,夕阳西下,游览了一天的人们踏上了归程.这五个字的结句,描绘出一幅清秋黄昏游人倦归图,制造了一个迷惘令人惆怅的意境.不难想象,远役中的诗人茕茕孑立楼头面对此景,情何以堪.诗人将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查字典

强调江流接天的一面,江水一泻千里,直至天际,然后脱离河床,一无依傍,凌空喷射。既不直写江水消失于天地之间,又不写江水接天,却写江水流往天地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