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推行均田制的朝代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5:01:05

我国古代推行均田制的朝代有哪些?
我国古代推行均田制的朝代有哪些?

我国古代推行均田制的朝代有哪些?
均田制北魏到唐前期的一种土地制度.从北魏太和九年(485)政府颁布均田令开始实施,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元年(780)废弛,前后约三百年.均田制的内容北魏颁布的均田令由其前期在代北实行的计口授田制度演变而来,是当时北方人口大量迁徙和死亡,土地荒芜,劳动力与土地分离,所有权和占有权十分混乱这一特殊情况下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是为“倍田”.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家内原有的桑田,所有权不变,但要用来充抵应受倍田份额.达到应受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受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受额部分,可以买足.贵族官僚地主可以通过奴婢、耕牛受田,另外获得土地.奴婢受田额与良民同.耕牛每头受露田三十亩,一户限四头.凡是只有老小癃残者的户,户主按男夫应受额的半数授给.民田还受,每年正月进行一次.在土地不足之处,有满十五岁成丁应受田而无田可受时,以其家桑田充数;又不足,则从其家内受田口已受额中匀减出若干亩给新受田者.地足之处,居民不准无故迁徙;地不足之处,可以向空荒处迁徙,但不许从赋役重处迁往轻处.土地多的地方,居民可以随力所及借用国有荒地耕种.园宅田,良民每三口给一亩,奴婢五口给一亩.因犯罪流徙或户绝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但首先授其近亲.地方守宰按官职高低授给职分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各六顷,不许买卖,离职时移交于接任官.均田制与赋役制密切联系.均田令公布后,北魏又制定了新的租调制.均田农户除丁男负担征戍、杂役外,一夫一妇出帛或出布一匹(四丈),粟二石.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其租调都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均田制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有两种说法:①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但此说对均田制是否包括社会上早已存在的私有土地理解不同.一部分学者认为,原有的私有土地已包括在均田制内.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私有土地存在于均田制之外,与均田制同时并存.②均田制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北魏实施均田制时,中国北方一方面存在着大量无主土地和荒地,按照传统,属国家所有;一方面存在着以宗主为代表的巨大的地主势力和早已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实施均田制并没有改变私有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均田制的两重性,正是客观存在着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土地所有制在法令上的反映.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请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田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这一原则贯彻于北魏至唐的均田令中,始终未变.均田制范围的露田(正田、口分田)、职分田、公廨田等,属国家所有.原有的私田、园宅地、桑田(麻田、世业田、永业田)、官人永业田、勋田、赐田等,属私人所有.这两种封建所有制性质不同的土地,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占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均田制虽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口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越来越少.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均田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地主兼并土地是必然要发生的.正因为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经过北魏末年的战乱,无主土地和荒地增多.继起的东西魏、北齐、北周、隋,施行之后又破坏.隋末农民起义后,人口大减,土地荒芜,新建立起来的唐王朝重新推行均田令,成效显著.唐高宗以后,均田制又逐渐被破坏.随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转化为私有土地.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不能实行.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终于废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