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真菌的主要种类有那些?可引起人类那些部位的感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3:14:51

致病性真菌的主要种类有那些?可引起人类那些部位的感染?
致病性真菌的主要种类有那些?可引起人类那些部位的感染?

致病性真菌的主要种类有那些?可引起人类那些部位的感染?
主要有以下: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Dermatophytes),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又称癣菌(Ringworm),分为三属,共37个种.(表20-1)
癣症病灶可见有隔菌丝和关节孢子,菌丝深入角化组织内生成营养菌丝体,纵横交织成网状,孢子可排列成链状或零散分布,在病发上可见孢子在毛干外排成厚鞘(毛外型感染)或毛干内排列成串(毛内型感染).在沙保氏培养基孵育1~3周,可生成丝状型菌落,产生各种孢子和菌丝.根据菌落形态与色泽,菌丝的构造与形态,大分生孢子的形态和小分生孢子的有无及排列形式等,可作为鉴别种属的重要依据(见表20-2、图20-1).
表20-1 癣菌的种类及侵犯部位
属 名
种数
侵犯部位
皮肤
指甲
毛皮
毛癣菌属(Trichophyfon)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fon)
小孢子癣菌属(Microsporum)
21
1
15
+
+
+
+
+
-
+
-
+
表20-2 癣菌的培养特征
属名
肉眼菌落外观
镜检培养的真菌
性 状
颜 色
大分子孢子
小分子孢子
厚膜孢子
菌丝特殊形态
毛癣菌
绒絮状粉粒状或蜡样
灰白、淡红、红、紫、黄、橙、棕
细长棒状,壁较薄,数目少或无
丛生呈葡萄状、梨状、棒状,较常见
有时可见
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
表皮癣菌
绒絮状
粉粒状
黄绿色
卵形或粗棒状壁较薄,数目多

数目较多
球拍状
小孢子癣菌
绒絮状粉粒状石膏样
灰白、橘红、棕黄
纺锤状,壁较厚,数目多或少不一定
卵形或棒状,不呈葡萄状,不常见
比较常见
结节状、梳状、球拍状
癣菌主要由孢子散播传染,常由于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狗、猫、牛、马等)及染菌物体而感染.在临床上同一种癣症可由数种不同癣菌引起,而同一种癣菌因侵害部位不同,又可引起不同的癣症.(见表20-3)
表20-3 癣菌与癣病的关系
病名
癣 菌
发癣
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石膏样毛癣功菌,奥杜盘氏小孢子癣菌
须癣
红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狗小孢子癣菌
体癣
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小孢子癣菌属
股癣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狗小孢子癣菌
脚癣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
黄癣
许兰氏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
甲癣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
叠癣
同心性毛癣菌
我国头癣的病原菌:农村主要是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城市为堇色毛癣菌,铁锈色癣菌等.手足癣、体癣股癣及甲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其次为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此外如足癣抓破时,癣菌成份入血,可传至其他部位(如上肢),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上呈现丘疹水泡.在病损处找不到癣菌,称癣菌疹,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
癣病患者可出现迟发型变态反应,用毛癣菌素(Trichphytin)作皮肤试验,出现阳性.
溶部真菌
溶部真菌是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引起全身性感染s的真菌,包括下列四大类(表20-4).其中3类为致病性真菌,能感染正常人,有地域性;孢子丝菌在我国先后有数例报告,球孢子菌和荚膜组织胞浆菌国内个别病例报告都为归国华侨.1、2、4类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常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特殊状态患者,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本类真菌感染有所增多.且临床上恶性肿瘤、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及器官移植等也常继发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因此已成为医学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
表20-4 侵害人体深部真菌的种类及侵害部位
侵害人体部位
菌类 菌属 菌种名称 肺




脑膜 淋巴结 骨
口鼻粘膜 阴道
皮肤
指甲
1.类酵母菌
念珠菌属
(1)白色念珠菌
(Monilia albicans)
+ + + + + + + +
2.酵母菌类
隐球菌属
(2)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 + + +
3.二相真菌
球孢子菌属 (3)厌酷球孢子菌
(Coccidioides immitis)
+ + + +
组织胞浆菌属 (4)荚膜组织胞浆菌
(Histoplasma capsulatum)
+ + + + + +
+ + +
孢子丝菌属 (5)申克氏孢子丝菌
(Sporotrichum schenckii)
+
+ +
芽生菌属 (6)皮炎芽生菌
(Blastomyces dermatitidis)
+ + + + + + + +
地丝菌属 (7)白色地丝菌
(Geotrichum candidum)
+ + +
4.霉菌类
(丝状菌)
曲霉菌属 (8)烟色曲霉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 + + + +
毛霉菌属 (9)丛生毛霉菌
(Mucor corymbifer)
+ +
青霉菌属 (10)某些青霉菌
(Penicillium,sp.)
+
一、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
本菌细胞呈卵圆形,很象酵母菌,比葡萄球菌大5~6倍,革兰氏染色阳性,但着色不均匀.在病灶材料中常见菌细胞出芽生成假菌丝,假菌丝长短不一,并不分枝,假菌丝收缩断裂又成为芽生的菌细胞(图20-3).
图20-3 白色念珠菌患者痰液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
本菌在血琼脂或沙保氏琼脂上,37℃或室温孵育2~3日后,生成灰白乳酪样菌落,涂片镜检,可看到表层为卵圆形芽生细胞,底层有较多假菌丝.若接种于4%玉蜀黍琼脂上,室温孵育3~5日可见假菌丝,芽生孢子,厚膜孢子(图20-4).
图20-4 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可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可引起:1.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皮肤皱褶处(腑窝、腹股沟,乳房下,肛门周围及甲沟,指间),皮肤潮红、潮湿、发亮,有时盖上一层白色或呈破裂状物,病变周围有小水泡.2.粘膜念珠菌病,以鹅口疮、口角炎、阴道炎最多见,在粘膜表面盖有凝乳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剥除后,留下潮红基底,并产生裂隙及浅表溃疡.3.内脏及中枢神经念珠菌病,可由粘膜皮肤等处病菌播散引起,有肺炎、肠胃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脑炎等,偶而也可发生败血症.
采取检材直接检查可见卵园形细胞,有芽生孢子和假菌丝,接种沙保氏基可长出类酵母型菌落.与其他念珠菌鉴别有1.王蜀黍或米粉培养基上可产生厚膜孢子(图20-4),2.在动物血清或人血清中37℃1-3小时形成芽管.3.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4.静脉接种家兔或小白鼠致死,在肾皮质上许多小脓疡.
念珠菌病预防主要是个人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浅表感染可擦龙胆紫,雷琐辛或制霉素,二性霉素B或咪唑药物局部应用,全身性感染可滴注二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克霉唑,及大蒜素静脉滴注等.
二、新型隐球菌
新型隐球菌(Cuyitococcus Neofonmans )又名溶组织酵母菌(Torula Histolytica ) ,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动物,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但也可能为内源性感染,对人类而言 ,它通常是条件致病菌.
本菌在组织液或培养物中呈较大球形,直径可达5-20um,菌体周围有肥厚的荚膜,折光性强,一般染料不易着色难以发现,称隐球菌,用墨汁阴性显影法镜检 ,可见到透明荚膜包裹着菌细胞,菌细胞常有出芽,但不生成假菌丝.
在沙保氏琼脂及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及37℃不能生长,而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不能繁殖.培养数日后生成酵母型菌落,初呈白色,1周后转淡黄或棕黄、湿润粘稠,状似胶汁.本菌能分解尿素,以此与酵母菌和念珠菌鉴别.
本菌大多由呼吸道转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入.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脑膜炎、脑炎、脑肉芽肿等,此外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结、皮肤粘膜引起慢性炎症和脓肿.
实验检查从脑脊液中可见圆形厚壁并围以厚荚膜的酵母样细胞.在沙保氏培养基上形成棕黄色粘液样菌落.脑内或腹腔注射小白鼠可导致死亡.用血清学方法检出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该病诊断可提供重要帮助,在已确诊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94%CSF和70%血清标本中可检出该菌抗原.
预防本菌感染,除应增强机体免疫力外,避免创口感染土壤及鸟粪等.治疗药物可用碘化钾或碘化钠,大蒜精、二性霉素B,亦可二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合应用,慢性肺损害或骨病损则可辅以外科切除.
三、曲霉菌
曲霉菌(Aspergillus)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很广,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常由许多因素降低机体免疫力时,继发传染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有烟曲霉菌 (A.fumigatus)、黑曲霉菌 (A.niger) ,黄曲霉菌 (A.flavus) 等.本菌生长迅速,形成丝状菌落,开始为白色,随孢子的产生呈绿色或暗红色,镜检见分生孢子柄顶端有包囊 (Vesicle) ,在包囊表面有带着成串孢子的擎丝.
曲霉菌病原发的常局限于耳、眼睛与肺部,继发的见于肿瘤、结核等病人.成年男性多见,特别在灰尘环境中工作者及家禽饲养员等.最多见的肺曲霉菌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气喘,局限性浸润性损害,或形成肉芽肿样的真菌球(Fungus Ball)).此外皮肤,外耳道,鼻窦、眼眶及骨和脑膜等,也可发生炎症性肉芽肿,伴有组织坏死与脓肿,在病变组织中可找到有隔菌丝,长短不一呈杆状,有分枝.并有园形小孢子散在或堆积成团.
诊断可取病人痰、体液或组织用KOH处理制成片子镜检找菌丝和孢子,或培养鉴定.
治疗局部曲霉菌病可用龙胆紫溶液,碘化钾、制霉素等;过敏性肺曲霉菌病可用皮质类固醇,全身性的用二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曲霉菌肉芽肿瘤可作外科手术疗法.
四、毛霉菌
由毛霉菌(mucor) 引起的疾病,主要菌种为丝生毛霉菌 (M.corymbifer) 可侵犯血管壁,引起血栓,组织坏死.多继发于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病,病程急性;症状严重者可以致死.依据临床表现分 1.脑型毛霉菌病系毛霉菌从鼻腔,付鼻窦沿小血管到达脑部,引成血栓及坏死. 2.肺毛霉菌病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亦有肺梗塞及血栓形成.3.胃肠道毛霉菌病,多见于回肠末端、盲肠及结肠、食道及胃亦可累及.
参考资料:http://www.zgxl.net/sljk/crb/byt/zhenju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