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点水加立怎么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7:02:21

3点水加立怎么读
3点水加立怎么读

3点水加立怎么读


小声哭:泣诉(哭着控诉).抽泣.哭泣.涕泣.
眼泪:饮泣.泣下如雨.泣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笔画数:8;
部首:氵;

qi四声,哭泣

泣 qi 第四声 组词有哭泣 啜泣

泣  拼音: qì, 总笔画: 8 部外笔画:5   部首: 氵 五笔输入法: iug
  五笔笔顺编号:44141431   
 
  基本解释:
  ①小声哭、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地哭:泣诉(哭着控诉)。抽泣。哭泣。涕泣。泣不成声 。
  ②眼泪:饮泣。泣下如雨。泣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③哭

全部展开

泣  拼音: qì, 总笔画: 8 部外笔画:5   部首: 氵 五笔输入法: iug
  五笔笔顺编号:44141431   
 
  基本解释:
  ①小声哭、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地哭:泣诉(哭着控诉)。抽泣。哭泣。涕泣。泣不成声 。
  ②眼泪:饮泣。泣下如雨。泣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③哭
  【泣不成声】 qì bù chéng shēng抽泣哽噎得说不成话。形容十分悲伤。
  〖例句〗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徐徐开过,站在寒风里的人们热泪涌流,泣不成声。
  详细解释:
  泣 qì 形声。字从水,从立,立亦声。“水”指泪水鼻涕。“立”指站立。“水”与“立”联合起来表示“站着哭鼻子”。本义:站着哭鼻子。引申义:无声或低声地哭。参考:《说文》:“泣,无声出涕曰泣。从水,立声。”
  同本义
  持其踵为之泣。――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
  如闻泣幽咽。――唐·杜甫《石壕吏》诗
  连拜且泣。――北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太监泣别。――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泣励(哭着激励);泣詈(边哭边骂);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泣血(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泣别(流泪告别)
  泣 〈名〉
  眼泪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座中泣下谁最多。――唐·白居易《琵琶行》
  【中医】泣 ,名词。 ①指眼泪。《灵枢·口问》:“人之哀而泣涕出者。”《灵枢·五癃津液别》:“悲哀气并,则为泣。” ②哭而无声谓之泣。 ③与涩为同义词。《素问·五藏生成》:“凝于脉者为泣。”
  《素问·五藏生成篇》:“血……凝于脉者为泣。”王注注:“泣,谓血行不利。”吴昆《素问吴注》:“泣,涩同,血涩不利也。”
  又,泣,当为沍(冱,音户 hu)。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疏证甚详,认为“因为俗书书写变易,‘互’字就这样讹变为‘立’字了”,沍、冱→泣。
  《庄子·齐物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陆德明《释文》:“沍,向云:冻也。”沍有冻结之义。
  《管子·内业》:“大摄,骨枯而血沍。”尹知章注:“血沍,谓血消减而凝冱。”沍有凝聚之义。
  《玉篇·水部》:“沍,闭塞也。”沍有闭塞之义。冱同沍。
  《广韵·暮韵》:“冱,寒凝。”《古今韵会举要·遇韵》:“冱,与沍同。”
  清·俞樾《内经辨言》:“樾谨按:字书‘泣’字并无此义。泣疑沍字之误。《玉篇·水部》:‘沍,胡放切,闭塞也。’沍字右旁之互,误而为立,因改为立而成泣字矣。上文云:‘是故多食盐,则脉凝泣而变色。’泣亦沍字之误,王氏不注于前而注于后,或其作注时此文沍字犹未误,故以‘血行不利’说之,正沍字之义也。《汤液醪醴论》:‘荣泣卫除’、《八正神明论》:‘人血凝泣’,泣字并当作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