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瞿秋白的作文,要写他的,不要太长,4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4:39:55

求关于瞿秋白的作文,要写他的,不要太长,400字左右,
求关于瞿秋白的作文,要写他的,不要太长,400字左右,

求关于瞿秋白的作文,要写他的,不要太长,400字左右,
聪明好学备受称赞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诞生在江苏省常州府城.瞿家是一个大家族,瞿秋白在族中属于老二房一支内四房的第十六世懋字辈,初名懋淼,号熊伯,(亦署雄魄).他是这家的长子.因为发际有两个旋心(俗称双顶),父母就给他取了一个奶名叫阿双.
瞿秋白的父亲瞿稚彬,家里人都称他为“七少爷”,外边人则尊称他为“瞿七爷”.他有一个虚衔——浙江候补盐大使.瞿秋白的母亲姓金,名璇,字衡玉.金家祖籍安徽旌德县.衡玉的父亲金城曾经做过清朝广东盐大使.金瞿两家联姻,可说是门当户对,双方都是世代相继的官宦望族,在地方上都称得上体面人家.可是,衡玉和稚彬却判若两人.比起终日赋闲,无所事事的丈夫来,衡玉在学识修养和理家才干上,都高出稚彬一大截.
瞿秋白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和母亲相近.他对母亲的感情比父亲甚多.瞿秋白幼年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唐诗,有时晚上睡在床上还要儿子大声地背诵.瞿秋白有极好的记忆力,在母亲口授言传之下,很快就背熟了许多唐诗名句.
1904年,瞿秋白五岁,到星聚堂舅父庄怡亭坐馆的庄氏书馆里读书.第二年又转入冠英小学堂.冠英小学堂堂长庄苕甫虽是举人出身,但颇有维新思想,矢志改革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学堂反对旧书院私塾死读死记的方式,注重科学实验.老师在瞿秋白这一班讲生物时,当堂解剖小狗,指点内脏器官的结构和位置.瞿秋白看后对同学说:“古人常说良心要放在当中,可见他们并不知道心是在胸的左侧.”瞿秋白在学堂里读了四年,他读书用功,成绩优良,是一个聪敏老实,深受师长和同学称赞的好学生.
1909年,瞿秋白十岁.这一年春天,他从冠英小学堂初等班毕业,在家中自修.秋天跳级考入了常州府中学堂预科.翌年转入本科.
关心革命剪辫支持
常州中学堂在当时算是比较进步的学校.校长屠元博曾经留学日本,并在那里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庶务长朱稚竹、兵操教员刘百能等教师也是同盟会成员.他们常在学堂里进行民族革命教育,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军事操练.学生思想活跃,很多人都倾向于革命.瞿秋白、张太雷(瞿秋白同学)等在屠元博的影响下,对孙中山的反清革命十分关注.他们关心时政,痛恨列强的侵略和清朝的暴政.瞿秋白常常指着头上辫子对同学说:“这尾巴似的东西,留着有什么用,我们非把它剪掉不可!”不久,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瞿秋白独自在星聚堂的西房,自己把辫子剪下,拎着它欢跃地对母亲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
对现实的不满,不免在文字中流露抒发出来,瞿秋白的一篇作文赞颂了敢于反抗官府的农民.国文教员陈雨农,江苏宜兴人,思想反动,咒骂革命党人为“乱贼”,当然视瞿秋白的文章为“大逆不道”,他在文末写了大段批语予以“纠正”,瞿秋白看完后,竟在陈雨农批语后面加上批语,痛加驳斥.陈雨农恼羞成怒,告到学监那里,给瞿秋白记过处分.这种高压,并不能使瞿秋白屈服,他依然敢于反抗邪恶,勇于追求真理.这种品质,他直到最后都不曾少减.
1911年春,瞿秋白已经12岁,全校学生、教职员等450人,乘火车到无锡惠山旅行一日.同年10月辛亥革命发生,学校暂时停课,成为驻兵场所.全校师生乘船赴宜兴旅行,参观了蜀山、丁山的陶场,游览了张公洞.
辛亥革命后,当人们看到象征着五族共和的民国五色旗飘扬在晴空之下时,曾经着实地高兴了一阵子.但是,等到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位子让给了袁世凯,各省的都督改称为督军之后,世道却变得越来越坏,生活也越来越艰辛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同人们原来对“中华民国”的憧憬,差得是那么远.在瞿秋白看来,新国取代了旧朝,“革命”后的常州同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挂“国丧”灯笼反军阀
瞿秋白在极度失望之下,感到莫大的痛苦和愤慨.一次,他与羊牧之谈到《水浒》中的英雄好汉,愤然地说:现在就是没有梁山聚义的地方,我虽不能做拿着双斧的李逵,至少也好做一个水边酒店里专门接送来往好汉的朱贵式酒保.1912年10月10日,正当常州的居民和各机关学校都在张灯结彩,庆祝“双十节国庆”的时候,瞿秋白却制了一个白灯笼,用毛笔在上面悲愤地写了两个大字“国丧”,然后高挂在宗祠侧门上.妹妹轶群看到邻家都挂着红灯或彩灯,独有自家门上悬了一盏写有“丧”字的白灯,觉得不吉利,暗暗地取下.瞿秋白知道了,仍旧把它挂起,表示了他对“国庆”的鄙视、对军阀统治的反抗.
而此时,瞿秋白家中的境况一年不如一年.直到1914年时,全家八口人的生活全靠借债维持最低的水准.有时家中的午饭,只有早上吃剩下来的白粥.瞿秋白无限感慨地说,我们原来天天盼望孙中山,可是革命胜利了,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好不了.我们还有点粥吃,乡下还不知有多少家连粥都吃不上哩.
1915年夏天,瞿秋白在江苏省立第五中学快要读完本科的最后一年,家里实在无法供给他学费,不得不停学了.1916年12月,瞿秋白离开常州,前往华中重镇——武汉,并由此翻开了他生命中新的一页.
(据《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

瞿秋白?常州的代表革命家,去常州官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