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中的烘托有什么表达效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4:49:06

夏感中的烘托有什么表达效果
夏感中的烘托有什么表达效果

夏感中的烘托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材分析
《夏感》主要写的是作者对夏天的感悟.作者写夏,不做无病之呻吟,而是以具体生动细腻的笔触尽情描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本文,应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之上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强与文本的对话.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真切感受夏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
2.通读品味,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品评优美语句的含意及表达效果.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突破方法: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可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赏析语言.先通过自由阅读和情境朗读,从文中找出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捕捉灵感,加深体验,然后再反馈讨论结果,相信学生的发言会异彩纷呈.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段和中心句,从而抓住写景的特征,再从文中寻找能够凸显这一特征的景物和语句,让学生在仔细的品读中体会景物与特征之间的表里关系.
教学方法
1.大声朗读法:朗读本文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2.联想想象法:课文写夏,不是抽象地概述,而是具体生动地描写.所以应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进入课文情境中.每个学生对“夏天”“夏季景物”都有自己的感受,应把这种感受迁移到课文中来,让文中景物、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班德瑞的音乐《寂静之音》(可在百度上搜索),然后请同学们看四季图,说说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在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感》,看看梁衡先生对夏天有着怎样一种情感.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放一段音乐可以使学生有进入夏天的感觉.调动他们对四季尤其是夏天的兴趣)
二、走近作者
1.作者介绍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上发表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学》《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等.
2.写作背景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感》写的是他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意在.
三、整体感知
1.正音正字
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会读的字词和不懂的、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与就近的同学讨论解决.
芊芊(qiān qiān) 黛色(dài) 磅礴(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迸发(bèng) 澹澹(dàn dàn)
2.朗读课文
老师提醒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作者对夏天的热爱之情、夏天节奏的急促,要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好的文章是靠读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诵才能在课文中获得语言的美感,与作者思想达成共鸣,体会到作者对夏天的种种独特感受.多读,自然也能把握到作者对夏天的热爱之情和夏天急促的节奏.
3.理清文章层次
(1)给文章分段,并概括各段段意.
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夏季总体特点.
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5段):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
(2)这几部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总——分——总(首段总领全文,末段总结上文).
四、研读课文
1.齐读第1段,思考问题:
(1)第1段中哪几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
明确:紧张,热烈,急促(板书).
(2)从全文看,第1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领全文.
2.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思考问题:
(1)第2段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1段中的“热烈”一词?
明确:“沸腾”.
(2)本段选择了哪些富有季节性特征的自然景观?
明确: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
3.朗读第3段,找出中心句,并思考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色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明确:中心句: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原因: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4.自由诵读第4段,找出中心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感情.
(1)中心句: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2)“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句隐含着作者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赞美和同情之情.
5.在作者笔下,夏天是如此的热烈、紧张、急促,那么作者对夏天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请看第5段.试分析写法.
明确:热爱,赞美.
对比、欲扬先抑手法.
教师提示:作者赞美夏天,其实是在赞美夏天里辛苦劳作的人们.记得小时候学过一首古诗,描绘的是烈日当空的正午时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地劳作……同学们,告诉老师,是哪一首诗?(李绅《悯农》)学生齐背,感受农民的辛劳.
五、品析语言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从本文中找出例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2.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交流结果.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比喻句:
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分析: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应和开篇第一句话,突出了夏天“热烈”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了,更加生动形象.
②“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分析:这里用人们常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繁茂.
③“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分析: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说明春天的灵秀之气在夏天已酿成了磅礴之气.
④“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分析: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
拟人句:
⑤“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分析:“曼舞”是想象,用了拟人写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⑥“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分析:写两种农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很有趣味.
⑦“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分析: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为本节课作小结,想一想,通过本文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赏析文章的方法.
老师综合学生的回答作一个小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独特”:它的急促、它的金色、它的生机勃发、它的承前启后、它的生命交替、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少年时,正如自然界的夏天一般,希望大家在这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时期汲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迎接下一个收获的季节吧.
最后再高声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写一篇“春感”或“秋感”或“冬感”,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课外练笔,仿写本文,再次体味文章的写作技巧,巩固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一、“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回归本色的一条路径.本课的设计强调朗读这一方式,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引领学生朗读,走入文本,感知内容,在结尾以朗读结束,在朗读中体验真情.
二、“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极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设计中,创设学习情境,奠定自主学习氛围,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真情美景,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
备课资料
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镜头
——评赏梁衡的散文《夏感》
张 恒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吧;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若过江之鲫.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酽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如是,怎能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样地受着“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骚客文士的心理认同?怎能不被他们付诸阙如!即使有人写写,也难免写成“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地嘶叫着”“人像快干死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的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
可是,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须知,这种赞美本身就很值得我们赞美.而他在这篇作品中所创造的清隽境界、丰厚含茹和高致的美,他的英华吐纳的娟秀语言,更令人由衷叹服.《夏感》确实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

《夏感》一开始,作者这样写道:“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在这里,朴实得有点稚拙的“一锅水”的比喻,新鲜的活脱脱的“密密的厚发”的拟人,巧妙精当的“黛色长墙”的词汇选择,作者仿佛在进行俯视式扫描一般,寥寥几个镜头,就勾勒出夏景的宏观.而“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一句,则宛然上述一组镜头的画外音乐.这儿的“烦”,显示着夏的热力,却绝没有沉闷的心迹;传达着夏的喧闹,毫无燥乱的踪影.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映衬着夏景的明快色泽,烘托着一种“蝉噪林愈静”的氛围,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厚重和沉稳.于是,在声色互补、虚实交融之中,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
接着,作者摆平视角,镜头下移,好像在纵目远眺这广袤的原野似的,望着翻滚的麦浪“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里,作者呈现给我们的,已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还原,而是一种意化了的风物,是外在客体在作者心灵屏幕上的闪烁;或者说,是折射着作者情感光束的时代投影.然后,一阵浮动着的热风,“飘过田野”,似乎是给远眺的作者、也似乎是给读者吹送来“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一笔点染,不仅恰到好处也恰如锦上添花.正如前面蝉鸣的烘托体现为一种声与色的交融一样,这儿的点染则体现为一种色与香的谐和.如果说,前面的烘托是一种氛围的点化,那么这儿的点染则是一种情致的昭示——昭示生活的丰腴和饱满.作者就是在如此详尽地进行了铺垫之后,从容不迫地把他的笔触导向文章意蕴的致力点——“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这才是作者自己的夏感,这才是作者自己所发现、所体认、所慧识的独到的夏感.从这里,作者又仿佛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一段精妙的议论:“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这一段议论,构句独树一帜,用语别开生面,排比对偶驾轻就熟,在古色古香中显现着一种难得的理趣,即一种优美的情趣与深沉的意理相结合而滋生的抒情美感.这一段议论,对前面之意蕴致力点,是发生,是拓进,是引深;实际上,也是作者对自己所发现、体认、慧识的夏的质性的一种哲人式抽象与鞭辟入里的诠释.那么,这种质性意味着什么?作者很快就一语道破了.原来,“那春天的灵透之气”所积蓄所酿成“磅礴之势”,正是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创造之波的流泻.作者热情讴歌的,就是这样一首力、生命与创造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