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7:45:51

如何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如何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如何理解高中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1.课程功能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转变课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
转变课程功能示意图.
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不是衡量21世纪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新的课程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与评估来实现的.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从而实现课程功能“三位一体化”.能否在新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化”,是衡量我国课程功能是否真正转变的重要依据.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的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
这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例如,在基础教育的“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显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各地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综合课程的开设将会有力地改变现行课程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从实践层面讲,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4.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
课程内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