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王守仁“致良知”的认识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4:25:58

试述王守仁“致良知”的认识论
试述王守仁“致良知”的认识论

试述王守仁“致良知”的认识论
良知说,是王守仁哲学的核心,也称 致知格物 ,他称之为 学问大头脑.在王阳明看来,良知说是 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 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 ①王阳明的良知说,既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良知良能,又可以从《大学》中找到直接的来源,可以说是《孟子》的 良知 与《大学》的 致知 的观点的结合.
所谓 良知 ,按照孟子的说法,是 不虑而知 , 不学而能 的先验的道德理念.而王守仁的所谓 良知 则是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本体.关于 致知 ,《大学》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的几个环节被分为两大部分:一是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这是指人的内在修养,它的归结点在于修身;一是以修身为起点,而后 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大部分实质上是对儒家 内圣外王 思想的具体展开.它们的首要环节在于 格物.然而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的观点却与王守仁 心即理 的观点有矛盾.为了坚持 心外无物 的观点并解决这个矛盾,王守仁对格物 重新进行了解释.
首先他对 格 字进行了新的理解.一般的学者,以 至 字解释 格 ,而王守仁认为 格 的意思是 正.他以《尚书》 格其非心 为论据,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①由此来看, 格物 便成为 正物.王守仁认为: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② 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 ③由此而来的问题是, 物 本是外在之物,如何成为 心、意、知之物 呢?王守仁又对 物 字进行了解释.
王守仁这样说: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④他还说: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①可见,王守仁是把物与心放在一对关系范畴中,并以人的意识活动为参照来解释物的.外在的一切事物,不论是道德伦理,还是行动言语,乃至天地万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对象.
意念所及之处,外物才与人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对于人才有的存在意义.王守仁所说的 物 是作为 心 的附属品而存在的.通过这样的论述,意即是物,物即是事,事即是知,知即是行,于是,身、心、意、知、物便在心的基础上成为统一体,《大学》的 致知在格物 也就变成为 致知在诚意 了.王守仁说: 《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②这样一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序列范畴就在心本论的前提下,变为 格心 的理论,而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外王 目标服务了.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