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形成的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20:06:46

钱塘湖形成的原因?
钱塘湖形成的原因?

钱塘湖形成的原因?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
  “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杭外的西湖,被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风景名胜之一.传说西湖本是天的一颗明珠,由玉龙和金凤精心啄成.王母娘娘看见后想占为己有,一失手,珠子落入了人间,化作了天下无双的美景——西湖.
  据我国著名地理和气象科学家兰可帧先生的权威考证,西湖也就只有两千年的历史.相传秦始皇南巡,曾到过此地.传说秦始皇把船停泊在今天的宝石山下,缆绳就系在了一块临海的大悬岩上,后世称其为“秦皇缆船石”,石头有了故事,便有了生命的纹路,于是它见证了一个湖泊的形成.
  上古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西湖为江海间一湾,群山环其三面如块形.秦汉时,由海湾变成泻湖,渐成湖泊.此后千年,史载疏浚达上百次,重要疏浚20余次,使西湖免遭由湖变沼泽,再成平陆之灾,成为举世闻名之湖.唐时,湖达10.8平方公里,为现在湖面一倍大.至宋时,湖淤半面,苏东坡用民工20万浚湖,筑苏堤.至明时,湖又半淤,杨孟瑛兴工浚湖,恢复湖景,并筑杨公堤.此后,西湖又经几次疏浚,挖出的湖泥先后堆起湖心亭、三潭印月、阮公墩三岛,现代西湖形成.清乾隆年间,杨公提以西渐成田地沼泽.2002年岁未,经杭州市政府两年之研究,西湖湖西工程动工.历300余天,一期工程完成,湖西初现300年前胜景.西湖湖面由原来的5.6平方公里,增至6.7平方公里,“一湖双塔三岛三堤“之西湖全景梦圆.
  说到西湖,首先就会想到白居易.白居易是9世纪初时到杭州的,那年他已经是50周岁了,而且是被贬官.所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他是到杭州来休闲一下的‘并不是说要来搞建设的.但是他一到杭州以后,立刻发现杭州这个西湖治理得不好,旱涝都不能起到作用.当时老百姓生活得非常苦,白居易在杭州为官三年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西湖给治理了.他在西湖中建了一条白堤,但它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白堤.这个白堤在唐代的时候,叫白沙堤.这个堤建好以后,就把西湖分成了上湖和下湖,堤内是上湖,堤外是下湖,主要起到一个调蓄湖水的作用,特别是在天旱的时候.白堤建成以后,白居易还专门写了《钱塘湖十记》一文,派人镌刻在西湖边上,专门指教后来的人们应怎样放水、怎样开闸、怎样蓄水、怎样护堤.而且他还专门设了一个惩罚的条例:如果穷人破坏了西湖的堤岸,就罚他去种树;如果富人破坏了堤岸,就要到水里面去捞水草.
  公元910年,后梁尊钱镠为尚夫,特许他扩建玡城,修筑王宫,杭州城开始了它第三次大规模的修建.王宫建在何处,钱镕一时拿不定主意.当时杭州城里据说有个很了得的风水先生,神神叨叨地对钱镠预言,大王的宫殿若是仍建在原先的旧址上,国运不过百年,若把西湖填了,在那上面建子城、造宫殿,则你钱氏的江山可享千年.钱镠回答说,“百姓靠西湖生存,填湖岂不殃民?千年王朝自古还不曾有过,我钱镠有国百年也就心满意足了.”于是王宫仍建在凤凰山麓节度史府坻的原址,后来这里又成为南宋宫城的基础.西湖保住了,西湖继续以其洁净的水源灌溉了千顷良田,养育了数以百万计的杭州人.
  北宋时期,西湖有幸迎来了另一位让后人自豪不已的地方宫——苏东坡,他在杭州历史上的地位,只有唐代的白居易可以与之媲美.而今西湖上的苏堤正是苏东坡发起西湖清淤后,由湖里挖出来的葑泥堆积而成的.苏堤长约数里,既达到了浚湖蓄水的目的,又沟通了湖之南北,方便了行人.而且那一时期正好遭遇灾害,老百姓生活艰难,苏东坡就依靠修筑长堤,以工代贩,使得百姓得以度过灾年.据说提成之日,杭州人杀猪宰羊呈给苏东坡,他不肯独自享用,就让厨师将肉烧成小方块,大家共享.这就是传说中杭州名菜“东坡肉”的由来.
  南宋时,虽然隔江的刀光剑影让千里南避的王朝显得摇摇晃晃,但西湖却仍是一派“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象.大批文人聚集到了此处,画家们要作画,诗人们便要写诗,这是挡也挡不住的雅兴,这就是形成于南宋的“西湖十景”的由来.“西湖十景”包括了西湖山水四季不同的自然风貌,展示了宋代传统风景园林的神采,同时还灌注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对天人关系、山水环境的审美意趣,集中展现了西湖自然风光和人文相融合的精华.
  元末明初,整个西湖已经淤积得非常厉害了,特别是苏堤以西的部分,基本上长满了野英白,整个湖面也淤塞,原来的碧波荡漾,当时只剩下一条很窄的水道.此时,西湖又迎来了一位贤太守,他就是杨梦瑛.杨梦瑛争取了5年时间,朝廷才同意治理西湖.在治理西湖的过程中,因为很多已定居的人不愿意搬迁,他费尽了心血,这当中纳艰辛也是一言难尽.最后,终于治理好了西湖,同时修筑了一条杨公堤.其实杨梦瑛疏理西湖,还有个插曲.杨梦瑛为了疏浚西湖,把官都丢掉了,但是杭州的老百姓还是很认可他的.老百姓把他的像放到杭州的先贤祠里面.先贤祠原来只有4个人,把杨梦瑛的像放进去后原来的四仙祠就变成了五仙祠了.
  可以说,对西湖景观的建设和保护,都一直贯穿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湖存在宣营养化趋势.为此,杭州市先后采取了常规疏浚与重点疏浚相结合的办法,对上游溪演进行整治,建成了西湖环湖污水截流工程,还从钱塘江引水入湖,使西湖每天可以接纳30万立方米的钱塘江活水,从而使得江水与湖水变得亲密无间.今天的西湖平均水深1.8米,1000多万立方米的湖水等于过去的三个西湖,水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每年都有成群的候鸟来到这里,成了西湖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西湖的景观主要是由山、水以及堤、桥、岛构成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总体格局,历经数代,依然保持着它的完整性.今天的西湖除天然形成的孤山外,有三个岛:湖心亭、小赢洲和阮公墩,形成于15—18世纪,完全是由人工堆筑的,利用的是西湖的淤泥.湖中三岛的形成,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信息.荡舟湖上,看着烟雨迷离中的小岛,在桨声橹影间,就能体会到西湖无边的风情.先人们为这个湖泊的发展做了许多的努力,如今的人们很难想像,在完全依靠人力的时代,那样浩大的工程是怎样完成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湖中三岛,构成湖面空间的分隔与联系,深化了湖的空间景观,同时也是最佳地利用了淤泥废弃物,因此成为人们治理西湖的标志之一.湖中三岛是人文和自然的完美结合,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可以算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精神产物.
  所谓”堤横一线,岛隐几点”的景观,杭州是先有水后有城的.而西湖呢,则是失有堤后有岛的,湖中央的这三座人工堆筑的小岛是西湖风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想一下,今天的西湖5.6平方公里这个湖面上要是没有这三个岛,欣赏起来会显得多么单调.应该说增加了这个三岛以后,一方面我们站在湖岸上,或者站在湖边周围的群山上看湖面,那便不是5.6平方米的单调的水面,而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特别在岛上,借着天光、清风、明月,西湖把明月、山体都借过来,这也是中国园林艺术上很重要的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