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招贤令内容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9:04:41

曹操 招贤令内容是什么
曹操 招贤令内容是什么

曹操 招贤令内容是什么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奏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和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先后三次颁布《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曹操说,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因此只 能讲能干不能干,不能吹毛求疵,讲究太多.如果一定要求道德品质无可挑剔,方方面面十全十美,那么齐桓公又何以能够成就霸业?高皇帝又怎么能够创立大汉? 所以,只要是人才,有“治国用兵之术”,哪怕有不好的名声(污辱之名),被人耻笑的行为(见笑之行),甚至“不仁不孝”,也请大家推荐,我一定该怎么用就 怎么用(吾得而用之).
曹操的《求贤令》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他改变了帝国的用人制度(两汉察举制度推出历史舞台,而后代之以魏晋荐觉制度,至隋唐始改为科举制度),也牵涉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不能兼备时,哪个是熊掌哪个是鱼呢?传统的做法是取德而不取才,至少是先德后才,曹操却明确提出 “唯才是举”.所谓“唯才是举”,就是说,只要有才就行,德可以不问,甚至“不仁不孝”也不要紧.这当然有点惊世骇俗,也容易引起误会,因此需要稍加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