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来历.足迹不能到达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告诉我这说这句话的人,还有他是在哪里或者说是在哪篇文章里说过这句话.希望能说的详细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3:30:40

谁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来历.足迹不能到达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告诉我这说这句话的人,还有他是在哪里或者说是在哪篇文章里说过这句话.希望能说的详细点.
谁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来历.
足迹不能到达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
告诉我这说这句话的人,
还有他是在哪里或者说是在哪篇文章里说过这句话.
希望能说的详细点.

谁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来历.足迹不能到达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告诉我这说这句话的人,还有他是在哪里或者说是在哪篇文章里说过这句话.希望能说的详细点.
试着帮你找了一下,不知是不是你想要的.下边文章里,翠峰说的话:“足迹不能到,心念总可以到吧!
人生禅趣
禅特别“重人”、“贵生”,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它是对生命存在意义、价值的诗性之思.两年前那个阴霾的冬天,在禅宗美学专家皮朝纲老先生家里,笔者初涉禅这一玄之又玄的命题.如今贸然谈禅,甚是惶恐——何谓禅?禅能告诉现代人什么?
唐朝黄(上“辟”+下“木”)大师的弟子临济禅师与翠峰禅师的一席对话解开了世人心中的“禅结”.翠峰问:“平常您师父怎么教导弟子?”临济说:“用言语表达不出真理,师父不用言语教导学生.”翠峰又问:“什么都不说不教,学生怎么参学呢?”临济答:“教是有的,只是不同于一般言说,他有时扬眉瞬目,有时棒喝打骂,若论教授,一字也无.”于是翠峰要临济举个例子,临济却说,没有办法举,因为那不是足迹能到的地方.翠峰很疑惑地说:“足迹不能到,心念总可以到吧!”临济说:如果要心念到达,那就有所偏差,因为有到达的地方,也就有不能到达的地方.”翠峰更迷惑:“如果完全封闭语言意念,我们如何见道呢?”临济慧心而答:“当下见道.”
临济禅师说得极是,禅不是知性的语言文字,更不是学术的理论和系统知识,而是当下一切具足的生活实现;禅不是加给生活一些勉强的约束刻意造作出来的东西,而是在醒觉自在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自然.简单地说,禅是自己从种种贪婪和执着中解脱出来之后的恬悦、闲适和睿智,是一种生命的艺术.禅就是要一个人充分地醒觉过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如地绽放生命之华.
庄子那样大智大慧的圣人也时常能能“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而凡人却很难把禅说清楚,更不用说轻易有所得了.这大概就是禅学家常把禅生动恰当地比作“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得缘故,无迹可寻和说不清楚正是它的妙之所在.但是,在忙碌、竞争和紧张的现代物欲生活之余,拭亮自己的“法眼”,静悟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我们也能孕育出睿智的生活方式,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
禅家认为,贪、嗔、痴、慢、疑是影响人心灵自由的五种毒害因素,是人生的五种障碍.这五种障碍构成无量的痛苦与烦恼,以致丧失生活的悦乐.因此,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展露生命的光华,就应该做到:化贪婪为恬淡,化嗔怒为宽容,化愚痴为醒觉,化傲慢为谦卑以及化疑心为信心.
人生禅趣之化贪婪为恬淡
禅宗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弟子在无德禅师那里学了几年,自以为够了,想要到别处参学,请求禅师准许他游学他方.老禅师问弟子:“你自己以为学得够透彻了,可你知道什么叫够吗?好,在你离开之前,先去装一盆石子来给我.”那徒弟依照无德禅师的吩咐,装满了一盆石子放在禅师跟前.无德禅师问:“这盆石子满了吗?”徒弟说满了.于是无德禅师抓了好几把沙子掺进盆子里,沙子全部渗进去,一点也没溢出来.装满之后,无德禅师又问:“满了吗?”徒弟还是回答满了.无德又倒了一盅水,水仍然没有溢出来.无德再问:“满了吗?”这是那徒弟恍然有所悟.无德禅师深知一个贪多务得的人,往往只注意外表,而不懂得深耕细耘,这样做人、做事和做学问都不能彻底.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现代人太强调比较,看重占有和囤积,以致许多人在心理生活上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贪婪并不一定是贪图名利财富,有时也表现在对事务过分追求完美上,有时还表现在渴求别人的重视与赞美上.贪婪的人,他们像是紧紧地握着双手,不舍得放下他追逐得来的东西.正因如此,他们显得非常吝啬,生活上也就变得拘泥,缺乏创意.
禅家认为,贪婪是一种恶习,它可以妨碍一个人未来的生活空间,必须予以革除.贪婪引发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识、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执着和烦恼,只有放下贪婪,才可能从许多桎梏中解脱出来.
如何才能放下贪婪?禅家告诉我们,真正的放下是一种恬淡,是“于相而离相”.即懂得知足,一切贪婪和苦闷自然消退;知道布施与跟别人分享,自己也就觉得丰足;不与别人比较,高下竞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禅家看来,放下贪婪化为恬淡,是解脱烦恼和苦闷的第一法门.
人生禅趣之化嗔怒为宽容
大部分人在受到别人侮辱、冷落、毁谤和功讦时,会即刻嗔怒,遇到挫折、失败或不如己意时也会嗔怒.嗔怒是一种攻击行为,它伴随着爆发性的紧张、心跳加快、情绪冲动,一时失去冷静思考和不能自我控制,所发出的攻击行为包括语言、姿态、表情和直接的暴力行为.嗔怒者常因小事恼羞成怒,争执不休,以至于干扰或破坏平静的心情,造成生活上严重的苦恼.
嗔怒会妨碍现在的生活空间,使人恚恨而失去理智.因此,禅家非常重视治嗔毒.古代有两位禅师,一个叫坦山,一个叫云升.坦山放荡不羁,烟酒不戒;云升为人庄重,不苟言笑.有一天,坦山正在喝酒,云升从他的房门经过.坦山便邀云升一起喝酒,被云升婉拒了.坦山说:“连酒都不喝,真不像人!”云升听后大怒,气愤地说:“你敢骂人!”坦山疑惑地说:“我并没有骂你!”云升说:“你不会喝酒酒不像人,这不是明明在骂我吗?”这是坦山缓慢地说:“你的确不像人.”云升更生气追问:“好!你骂我,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你说!”坦山一本正经地说:“你像佛.”云升哑然不知如何.
这个故事清楚地道尽了嗔怒发生和消灭的原因,禅者相信,真正避免发生嗔怒的方法是宽容.一方面,要避免伤害到别人,就应该注意维护别人的自尊(布施)、善巧的言语(爱语)、给别人一些方便(利行)和为别人设身处地想一想(同事),如果能做到这“四摄”,就不容易引发别人的嗔怒.另一方面,当自己嗔怒时,要提醒自己,给自己三分钟时间不说话(禁语).
人生禅趣之化愚痴为醒觉
愚痴是一种自我迷失,说的是一个人被过去的经验所束缚,不能从过去的情感、知识和情绪经验中解脱出来,从而妨碍了自己充分醒觉.愚痴有两种情形,一是任何过去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感情,对不切实际的感情执着便是痴情.痴情是一种心理障碍,它堵死了心理活动的空间,一时像窒息一样,慧命也就烟消云散.二是知识也与感情一样,执着于某一个刻板的观念或理论,而不能打开智慧的活水源头,便失去光明睿智的觉察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现在最好的观念,可能是下一次解决问题的障碍.禅家认为,最珍贵的情感,也可能是下一次心灵交会的障碍.唐朝佛光禅师说:“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一片白云也许很美,但能遮蔽视线,使鸟儿迷失自己的归路.所以,禅家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流连于过去,而要化愚痴为醒觉,否则会变得愚笨壅滞.
人生禅趣之化傲慢为谦卑
禅宗有一则故事,以非常精致的寓言,说明傲慢者的堕落与无援.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经过一个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深渊.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抓住崖壁上的树枝,悬荡在半空中.这时他求佛陀解救他:“佛陀!求你慈悲救救我!”佛陀告诉他说:“我可以救你,但必须先松开你的手!”这个人一听,心想着自己只要一松手就要掉下山谷,跌得粉身碎骨,怎能保住自己的命呢?于是他始终抓紧树枝不放,这样佛陀也无力救他了.这个寓言故事是说,当一个人总是以为“自己”才是最好最可靠的时候,就会跌落进灾难的深谷,连佛陀想营救他也没有办法.
傲慢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以自我为中心,鄙视别人,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批评别人的过失,自己也就因此走向刚愎自用的愚昧并失去喜悦和气的性情.禅者认为,人若执着自己的我相,就会变得傲慢起来,那么距离地狱也就不远了;反之,能以谦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谦卑,要放下自己比别人强的观念.
人生禅趣之化疑心为信心
一个缺乏自信、信人和信仰的人,通常被称为疑心.疑心是一种心理的不安全感,它使一个人习惯性地往坏处想,往消极面想,最后使自己陷入紧张与焦虑之中.疑心的人,一般自我强度较差,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和忍受刺激能力弱等方面.禅家认为,克服自我强度不足的方法是信仰,有了正确的信仰就能产生力量.《六祖坛经》所云“一念觉,烦恼即菩提”提供了一套化烦恼为菩提的方法,即第一放下执着,放下过去熏陶习得来得种种烦恼习性,心理障碍自然消逝;第二是逍遥任运地去生活.
唐朝古灵禅师在悟道之后,忆起当时为他剃度得和尚,于是千里迢迢地回到他身边,引导这位老和尚悟道.有一天,老和尚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老和尚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老和尚回头看看,古灵禅师接着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这段禅语在于点醒老和尚: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空,而是自己.再过不久,古灵禅师又告诉整天读经的老和尚:“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只要脱离一切烦恼障碍的熏习,不要被贪、嗔、痴、慢、疑等五毒所牵挂,那生活就自然地流露出喜悦自在,展现芳馨的生命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