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墨者黑是谁说的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这个成语其实有一个故事的,是孟子与一个国君的对话,他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0:57:24

近墨者黑是谁说的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这个成语其实有一个故事的,是孟子与一个国君的对话,他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
近墨者黑是谁说的
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这个成语其实有一个故事的,是孟子与一个国君的对话,他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当政治国的国君应注意自己身边所用亲信的考查和选择.因为,如果国君周围 以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
这里的道理并不深奥,实际上也就是《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的意思.所谓“昔孟母,择邻 处”,“孟母三迁”不也就是为了找一个周围环境好一点的地方以利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吗?孟子是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早有切身体会的了,所以说得非常在理而又举例生动形象.
哲理:
(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指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体现这个哲学原理,有一定的道理.
(2)但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近朱者”不一定会“赤”,“近墨者”也不一定会“黑”,我们还有另一个成语叫做“出于淤泥而不染”,可以反证这个成语的道理不是绝对的.

近墨者黑是谁说的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这个成语其实有一个故事的,是孟子与一个国君的对话,他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
傅玄
傅玄,字休奕,公元217年生于北地郡宜阳,即今铜川市耀县.出身于官宦家庭,是西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幼时,父被罢官,同逃难河南,“专心诵学”.“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清高、孤赏、不落俗尘,同情农民.举秀才后,选为著作史,“撰集魏书”.再迁弘农太守.精心政务,忠于职守,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指出弊端.因政见超众,奏章明析,封鹑觚男”.
晋武帝即位,进傅玄“爵为子,加驸马都尉”,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傅玄以锐敏的眼光,提出在阶级、民族矛盾的实际情况下,应以“舜之化,开正直之路,体夏禹之至俭,举清远有礼之臣,以敦风节;未退虚鄙,以征不恪”.武帝赞同后,化针对晋社会依靠氏族,封官许愿,任人唯亲唯势,机构庞杂的情况,提出要以才录官,考察官员政绩,减少机构,使宦不废职于朝,国无旷官之累.又针对农业衰败,弃农商,富豪子弟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情况,提出“尊儒尚学,贵农商贱”.武帝甚悦,拜为“侍中”,成为近臣.
公元268年,傅玄最有名的“五条政见”,针对当时水旱灾的情况,表达了他重农爱民的政治主张及反对“天命”的唯物观点,晋武帝十分赞许地说:“所陈五事,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双安边御胡政事猛宽之宜,申省周备,一二具之,此诚为国大本,当信急务也”.乃下令按“五事”办理,并加傅玄为太仆.
傅玄一生,喜爱读书、写书.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共四部、六录,一百四十卷,数十万言.与文集百卷全为一书,起名《傅子》,刊行于世.文辞之美,深为世人所赞,足可以与《杨子》、《墨子》、《孙子》、《孟子》齐名.现存5卷.原有集15卷.已散佚.明人著有《傅鹑觚集》.278年,卒于家中,年62岁,谥号“刚”,追封“清泉侯”.
附其诗一首
车遥遥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傅玄名句】
1.志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长 .
——《杂诗》
2.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太子少傅箴》
3.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傅子·口铭》
4.势利之交出乎情,道义之交出乎理,情易变,理难忘.
5.至衰反无泪.
6.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7.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8.祸莫大于无信.
9.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10.开收谏之路,纳逆已之言.
11.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12.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
13.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