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17:22:04

北宋历史
北宋历史

北宋历史
960年正月,传闻辽军南侵,赵匡胤奉命出征,到达黄河南岸的陈桥驿时按照预谋的计划发动兵变(史称“陈桥兵变”),当即返回开封夺取政权,正式建立宋朝,建元建隆,定都东京(开封),以洛阳为西京.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勾结北汉,起兵反宋,宋太祖派石守信、慕容延钊分兵进讨,并亲自前往督战,李筠、北汉联军大败于泽州南,李筠逃入泽州固守.六月初,宋军攻占泽州,李筠自杀,其子李守节以潞州降宋.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十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十一月,宋军攻占扬州,李重进自杀.“杯酒释兵权” 961年春,免除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同时还免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的军职,两人都出任节度使.七月,在一次宴会上宋太祖向石守信等亲信指明利害关系,次日他们就主动交出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侍卫亲军都虞候张令铎等都被免去军职而出任节度使,石守信虽然名义上还兼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职位,但并没有军权.962年十月,湖南将领张文表据衡州叛变,袭占潭州,自称权留后,并向宋臣附以期获得宋朝的承认.湖南周保权(周行逢之子)遵照周行逢的遗嘱,命杨师璠率军抗击,同时向荆南及宋朝求援.963正月,宋朝起用慕容延钊率军南下讨伐湖南叛将张文表,出兵之际,赵匡胤授权慕容延钊以借道南征的名义,在途经江陵时先灭荆南.二月,宋军迅速占领江陵,高继冲被迫投降.时湖南已将叛将张文表消灭,宋军出师的公开理由已不存在.二月中旬,宋军先锋丁德裕率部到达湖南首府朗州城下,湖南守将张从富采取坚壁清野的防守战略.二月下旬,宋军大败湖南军并攻占岳州.三月上旬,宋军进入朗州,湖南周保权出逃后被俘.964年十一月,宋派王全斌率主力由陕西南下,刘光义率偏师沿长江西上,进攻后蜀,后蜀随即派知枢密院事王昭远和赵崇韬统军北上抗击王全斌.十二月末,王全斌军连克兴州、西县、三泉,俘蜀主将韩保正、李进.宋东路军刘光义亦连败后蜀水军,蜀守将高彦俦兵败自杀,宋军遂攻占夔州,后蜀东部门户首先丢失.965年正月初,宋军王全斌以小部队由小路出剑门后,与宋军主力夹击剑门,攻占剑门,并俘蜀军副统帅赵崇韬,接着攻占剑州,又俘蜀军统帅王昭远.后蜀太子孟玄喆率领的援军刚进至绵州,闻讯后随即逃回成都.后主孟昶见大势已去,于当月派使臣前往宋军前奉表投降.968年七月,北汉帝刘钧死,养子刘继恩即位.八月,宋任命李继勋、党进为正副统帅进攻北汉.宋军进入北汉境内时,刘继恩已被杀,刘钧养子刘继元即位.十一月,辽军救援北汉,李继勋等退回宋境,北汉因而侵入宋晋州(今山西临汾)、绛州(今新绛)境内.969年正月,宋太祖决定亲征北汉,曹彬、党进率军先行,李继勋率军继发.二月,屯守团柏谷的北汉军得知宋军主力到来,立即逃回太原,宋军遂进抵太原城下.四、五月,北汉军仍坚守太原,并杀死动摇军心的宰相郭无为以稳定民心.围攻太原数月的宋军终因夏雨连绵、疫病流行,辽军又将到来之际,不得不于同年闰五月退兵.970年九月,宋太祖派湖南驻军将领潘美、尹崇珂统率湖南地方部队讨伐南汉.南汉后主派宦官龚澄枢到贺州措置防务,但当宋军迫近贺州时,龚澄枢立即逃回广州,宋军遂围攻贺州,并在大败伍彦柔的援军后迫使贺州守将投降.南汉后主不得已,只得起用宿将潘崇彻统兵3万屯防于贺江,而当宋军转而西攻昭州时,潘崇彻只是拥兵自保并不出兵救援.十月,宋军连克昭州、桂州.十二月,宋军进至韶州,南汉都统领李承渥统兵十余万以象兵为前锋,抗击宋军,宋军以强弩射象,象中箭奔回,冲散南汉军,宋军遂攻占韶州,南汉后主慌忙在广州城北郊部署防务.971年正月,宋军占领英州、雄州后,统率重兵的潘崇彻降宋,宋军长驱南下,直至广州城北十里.二月初,宋军以火攻焚毁南汉以竹木筑成的防栅,攻至广州城下,南汉后主刘?出降,南汉亡.南唐的落第进士樊若水为了寻觅投靠宋朝的资本,在采石矶附近以钓鱼为名,往返于两岸用丝绳测量江面宽度,并向宋朝建议造船建浮桥以渡宋军消灭南唐,受到宋太祖采纳.974年十月,宋太祖以曹彬、潘美为帅,自江陵顺流而下进攻南唐,水陆并进,连克长江南岸数州.十一月中旬,宋军于采石以船建成浮桥,宋军主力得以渡江长驱南下.南唐以郑彦华、杜真分统水、陆军各万人抗击渡江宋军,杜真与宋军接战,因郑彦华拥兵不救而战败.南唐都城金陵开始戒严,并募民为兵,以神卫都指挥使皇甫继勋负责防务.975年初,宋军进攻金陵,败城外的南唐守军.吴越王钱俶受命派兵助攻南唐,南唐常州守将在吴越军长期围攻后于四月投降,吴越军又进围润州.南唐杀死防守不力而又阴谋降宋的皇甫继勋,并命令镇守湖口的朱令赟统兵十余万东下金陵抗击宋军.九月,朱令赟为宋兵击败而被俘.十一月(976年元旦),宋军攻占金陵,李后主出降,南唐亡.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死.
976年十一月,宋太宗赵光义即位.978年三月,吴越王钱弘俶(钱俶)入朝宋太宗.四月,陈洪进入朝,见宋朝决心消灭割据,主动献出2州14县,史称“泉、漳纳土”. 五月,钱俶为了避免杀身灭族之祸,被迫献上所属13州1军86县,史称“吴越归地”.979年正月,宋太宗亲征北汉,任命潘美为主帅.三月,郭进击败辽军于石岭关南,并断绝了北汉与辽的交通以孤立太原.四月,宋军围攻太原,五月,北汉帝刘继元出降,宋朝消灭了最后一个汉族割据政权.六月,宋太宗乘势自太原直接进攻辽南京(北京),宋军随即攻降辽涿州、东易州,进至辽南京城南.辽南京原有萧讨古率军驻防,三月间辽出兵救援北汉时,又派耶律奚底、耶律撒合率军前来南京戍守.当宋军进至辽南京城下时,辽军耶律奚底、萧讨古所部与宋军激战于沙河(北京城北),辽军战败后退屯沙河北,宋军遂四面围攻辽南京城.七月初,宋辽两军大战于高梁河,辽军耶律沙部战败退却,宋军乘胜追击,但遭到辽军耶律斜轸、耶律休哥两部的左右夹击,耶律沙又率部反击,宋军大败,全线溃退,宋太宗也在中箭后随乱军南逃(史称“高粱河之战”).宋太宗逃到定州才命崔翰守定州、李汉琼守镇州、崔彦进守关南,以防辽军进攻,然后回开封,攻辽战争以失败告终.辽军在稍事休整以后,于当年九月以韩匡嗣为统帅率辽军主力自辽南京南下,另以耶律善补率偏师自大同南下进行报复性攻战.辽宋东路军大战于满城,宋军伏兵突起,辽军战败溃逃,耶律善补得知后也退回辽境.980年十月,辽景宗决定亲征.十一月,辽军围攻瓦桥关,宋军突围南逃,辽军追至莫州,宋廷大震,宋太宗出巡北边以稳定军心.辽军耶律休哥部与宋关南守将崔彦进激战,胜负相当,辽军无法取胜,遂退回辽境.982年四月,辽景宗再次亲征,分兵三路南下,主力于满城、唐兴为宋高阳关守将崔彦进所击败,辽主将奚瓦里战死,耶律斜轸率部救出被围辽军后退回辽境,辽西路辽军,也被宋守军击败.辽景宗进行的三次战争,皆以失败告终.九月,辽景宗病死,子辽圣宗即位,年仅12岁,母承天太后(萧绰)摄政,对内镇压女真族的反抗,对宋采取防备与小部队侵扰,以破坏宋朝修筑边境城池的活动.986正月,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内部不稳,是攻辽的好时机.于是命曹彬、崔彦进为统帅率东路军出高阳关,持重缓进,等待中、西路军到达后共同会攻辽南京;又以田重进统率中路军出飞狐口,攻占山后地区.以潘美、杨业为西路军统帅,北出雁门东进.宋西路军很快就攻下数州城池,中路军也攻占灵丘、蔚州等山后要地,东路军则攻占了新城(今新城东)、固安(今属河北)、涿州等地.辽朝得知宋军进攻后,即派耶律抹只统兵驰援南京,承天太后、辽圣宗也亲自赶往督战,并调回正在东方征讨女真的耶律斜轸,命他率辽西路军抗击宋军中、西路军的进攻.宋东路军攻占涿州后退回.五月初,辽援军耶律抹只部与南京留守耶律休哥会合,随即进攻因粮运不继而南退的宋东路军于岐沟关北,宋军大败(岐沟关之战).八月,宋西路军主帅潘美、监军王侁拒绝副帅杨业的合理战略,迫令杨业在不利的形势下前往朔州接应南撤的居民,杨业为此要求统帅潘美设伏兵于陈家谷口,准备伏击追击的辽军,杨业与辽军主帅耶律斜轸激战于朔州南,又为辽军萧挞览部伏兵所袭击,当杨业按预定战略退到陈家谷时,潘美、王侁却早已违约率军逃跑,遂使杨业全军覆没,杨业身负重伤后被俘,不食而死.宋朝此次攻辽损失惨重,宋太宗从此放弃攻辽,但是辽朝决定进行报复.十一月,辽承天太后、圣宗亲征,以耶律休哥为先锋.十二月,辽军击败宋军于望都,时任瀛州主帅的刘廷让主动出击,耶律休哥闻讯后东进截击,两军大战于莫州境内的君子馆,宋军大败,辽军乘胜攻掠邻近州县后于次年正月退兵.988年九月,辽承天太后、圣宗再度亲征,在唐河北为宋军定州主帅李继隆、监军袁继忠击败后退回.993年二月,青城茶农王小波领导一百多人起义.王小波提出了“均贫富”作为号召,佃农纷纷响应,参加起义的人日益增多.十二月,王小波率起义军与宋西川都巡检使张玘所部激战于江原,王小波杀死张玘,但此前也被张玘射中头部,伤重而死,起义军推李顺为首领继续进行斗争.起义军接连攻下蜀州、邛州,杀死知州、通判、监军等官吏,又大败宋巡检使郭允能军,杀郭允能,随后攻占川西平原的诸多县城,进而转向成都,成都知府吴元载因未能镇压王小波起义军而被罢官.994年正月初,新任知府郭载刚到职不久成都即被起义军攻占,郭载率残兵逃往梓州.同月,李顺起义军建立政权,国号蜀,李顺称蜀王,建元应运,并派兵四出.二月,宋廷加派王果率军由北路攻蜀,尹元率东路军沿江西上,都受宦官王继恩节制.五月,宋军攻占成都,李顺被俘,起义军又推举张余为首领,继续进行斗争.995年二月,起义军首领张余在嘉州(四川乐山)兵败就义.996年五月,起义军残部又推举王鸬鹚为邛南王,活跃在邛州、蜀州一带,又为石普扑灭,李顺起义军的残部相继被灭.
997年三月,宋太宗因高梁河之战的箭创复发而病死,子宋真宗赵恒即位.999年冬,承天太后、辽圣宗亲率辽军大举攻宋,宋名将杨延昭(杨业之子)被围于遂城,杨延昭命令士兵乘夜以水浇城墙外侧,次日即冻成冰城,使得辽军不能靠近城墙而无法攻城,辽军遂于次年正月退兵.1000年正月,戍守益州的神卫军指挥使王均发动兵变占领益州,王均称帝建元,国号蜀.蜀州知州杨怀忠乘王均北上剑门时,进攻益州,一度攻入城内,但杨怀忠所调集的壮丁中有许多是原王小波、李顺起义军战士,临阵变乱,杨怀忠因而战败,退保江原.二月,北巡到德清军的宋真宗得知王均叛乱,立即从抗辽前线抽调曾参与镇压王、李起义有功的雷有终再任益州知州兼主帅,并抽调曾担任过镇压王、李起义的先锋石普为副帅,率步骑八千赶往川蜀镇压.王均向外发展先后受挫后,只得困守益州城,到九月初不得不突围南逃.十月,正准备南渡沱江的王均为宋军先锋杨怀忠所杀,兵变失败.1004年闰九月,承天太后、辽圣宗以收复被后周世宗占领的关南地区为名,发动大规模战争.宋君臣对于辽军采取避实就虚战略长驱直入的态势惊恐万分,副相王钦若请真宗南逃金陵(南京),枢密院的副长官陈尧叟则请真宗西逃成都,真宗犹豫动摇,时宰相寇准陈明利害关系力请真宗北上抗辽,真宗遂不得已同意亲征,但求和心切,尚未离京,就先派曹利用和辽将王继忠(原宋定州路副帅,望都之战被俘后降辽)进行议和活动.十一月,宋真宗才从京城北上,但前进不到二百里到达韦城时又想南逃金陵,只是在寇准和禁军统帅高琼说明了如果南逃,辽军必将追杀而不可能逃到金陵的情势下,宋真宗只得继续北上,并在寇准、高琼迫请下渡过黄河,进到澶州北城,宋军士气因而大振.时辽军主将萧挞览(凛)被宋军伏弩射伤致死,宋朝重兵驻守的定州也威胁着辽军的后方,因而辽承天太后、圣宗也想议和退兵.十二月,双方订立和议,规定宋朝每年交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以换取和平,澶州的郡名为澶渊,故史称 “澶渊之盟”,从此宋辽和平相处直至北宋末年.1006年二月,寇准以“无大臣体”而被罢相,王钦若建议真宗“封禅”以粉饰太平(封禅是秦汉以来帝王建有非常功业,并得到上天所赐的“祥瑞”才能进行的所谓“大功业”),又说祥瑞可人为制造.由此宋真宗开始长期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及伪造诸多所谓的“天书”.真宗晚年多病,皇后刘娥开始协助处理政事.
1022年二月,宋真宗病死,子宋仁宗即位,由皇太后刘娥(后谥章献)垂帘听政.1033年三月,章献太后刘娥死,仁宗亲政.宋仁宗亲政后,群臣希望革新政局,右司谏范仲淹上《救弊八事》要求“销冗兵,削冗吏”.后又指斥时政,得罪宰相吕夷简而被降官,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也因支持范仲淹而先后被降职.在1040年至1042年间,北宋与夏西进行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宋军三战皆败,西夏军亦伤亡近半,宋夏于是谋求妥协,于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西夏臣附于宋朝,宋则每年“赐”银、绢、茶等大量财物,宋夏关系自此趋于缓和.辽兴宗乘宋与西夏作战无力北顾之机,于1042年九月以索取后周世宗所占关南10县进行要挟,宋仁宗则以每年增“纳”银、绢各10万两、匹为条件换取和平.1043年三月,吕夷简罢相,仁宗欲改革弊政,遂重又任命欧阳修、余靖等人为谏官,议论时政.四月,又任命范仲淹、韩琦为枢密副使.八月,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仁宗想依靠他们改革弊政,更新政局,并多次督促.九月,范仲淹与富弼商议后奏上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这是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建议,被仁宗采纳,新政从十月起陆续实行.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遭到权贵们的攻击,指责支持改革的官员是“朋党”.1045年正月,仁宗罢免了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副使富弼,二人均被贬为地方官;守旧派代表贾昌朝、陈执中接替杜衍、章得象而任宰相.“庆历新政”最终失败.
1063年三月,宋仁宗死,宗室宋英宗赵曙入继帝位,因病由仁宗皇后曹氏垂帘听政.英宗病愈后处理的政事,仍须经曹太后复审后才能施行.1064年五月中旬,曹太后勉强撤帘还政.英宗关心国家财政及“冗兵”情况,希望改革积弊,然而首相韩琦、副相欧阳修、枢密使富弼都没有支持改革的意向.
1067年正月,宋英宗去世,子宋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即位时,王安石已独负天下盛名多年,司马光也推荐王安石当政,宋神宗遂召王安石赴京,但王安石引病不赴,神宗即令王安石就在本地任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同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首先创设变法改革的指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枢密副使韩绛兼领,吕惠卿任“检详文字”,章敦为编修三司条例官,曾布任检正中书五房公事.七月至十一月先后颁布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1070年五月,废“制置三司条例司”,并其职权归中书(宰相府),司农寺成为推行新法的机构,吕惠卿改任判司农寺.十二月,王安石与韩绛同时拜相,变法一直在守旧派的攻击和变法派内部意见不一致的艰难情况下进行.1074年四月,王安石在实行免行法时受到神宗和曾布的联合抵制,辞相就任江宁知府,吕惠卿升任参知政事.1075年二月,王安石复相,受到吕惠卿的攻击,神宗对王安石的意见也事多不从,加上爱子王雱病死,精神受到重大打击遂力请辞相,十月,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出任判江宁府.1075年九月,交趾军攻占宋古万寨,十一月又大举进攻,水路渡海攻占廉州、钦州;陆路于次年正月攻占邕州(南宁).1076年二月,宋任命郭逵、燕达统兵5万号称10万进行反击,失地相继收复.十二月,宋军攻入交趾境内,洪真太子战死.同月(1077年1月)交趾王李乾德割地求和,宋军统帅郭逵接受降书后班师北返.1081年,西夏惠宗秉常拟割地与宋议和,被梁太后囚禁.七月,宋乘机出兵,五路攻夏.十一月末,宋将刘昌祚攻至灵州城下,即将攻入城内,为主帅高遵裕嫉功驰使制止,以致贻误战机,久攻不下,反被西夏决河水所淹,宋军被迫退回.
1085年三月,宋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赵煦即位,英宗皇后高氏以太皇太后垂帘执政.神宗生前高太后就不赞成变法改革,司马光遂用“太皇太后以母改子(神宗)”作为废除新法的理论依据,新法渐被废除.七月,首先罢保甲团教,半年之内,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马法等相继被废.1086年初,司马光病,将废除新法的任务交给吕公著,使废除新法的事不致中断,随即又废免役法,恢复差役法.蔡确、章敦先后被罢左相、知枢密院事而出任地方官,司马光、吕公著先后升任左、右相,并借81岁已致仕的四朝元老文彦博复出,担任平章军国重事.八月,罢青苗法.九月,司马光去世,右相吕公著独相,继续进行“元佑更化”(废新法复旧制).但守旧派内部因政见、学术见解分歧,加上人事倾轧而互相攻击,分化为洛阳人程颐为首的洛党,以四川人苏轼为首的蜀党,以及河北人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人为首组成的朔党,三党皆继承司马光废除新法的遗志,势力很大.程颐因事对宰相吕公著及高太后不满,被贬.苏轼后也因受到攻击,自请外任而出知杭州.1088年吕公著以年老辞相,改任同平章军国事,以吕大防、范纯仁分任左、右相.范纯仁在司马光当政之初,即反对完全废除新法,对于废除免役法认为尤应慎重缓行,此时任右相,对变法派的章敦、邓绾和守旧派的苏轼、韩维等贬官或受攻击,多所维护,1089年即因不赞成过分贬逐新党蔡确,为朔党所攻击而被罢相.1091年,朔党首领刘挚升任右相,同年也以交结变法派蔡确、章敦受到攻击而罢相.1093年九月,太皇太后高氏病死,宋哲宗亲政.哲宗在高太后生前就对她一味废罢新法、打击变法派的作为不满,想继承神宗遗志推行新法,亲政后不久即恢复变法派主将章敦、吕惠卿的阶官(寄禄官)、职名.1094年二月,首倡“绍述”的邓润甫、李清臣同时任执政.四月,哲宗改年号元佑为绍圣,明确宣示继承神宗改革事业,不同意再行新法的执政苏辙被贬出任知州,袒护苏辙的首相范纯仁也被贬出任知府,任命章敦为首相,曾布入主枢密院,蔡卞、许将、黄履等先后任执政,林希任同知枢密院事,变法派控制了朝政.各项新法先后恢复,并根据神宗时推行新法的弊病作了些改进,以便于推行.在打击守旧派官员方面,变法派官员的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守旧派的重要官员吕大防、刘挚、苏辙、梁焘相继被贬往广南东路(广东).曾布还夺去司马光、吕公著的谥毁碑.此外,韩维等三十人也相继被贬官,主要是朔党成员,也有一些蜀党成员,蜀党首领苏轼被远贬于惠州、昌化军,已被放归田里的洛党首领程颐,也被贬往涪州.
1100年正月,年仅二十五岁的宋哲宗病死,宰相章敦主张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或长弟申王赵佖,但向太后(神宗皇后)主张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章敦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许将等执政的支持下,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敦、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七月,向太后还政后不久,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敦被罢相,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1101年十一月,邓洵武攻击左相韩忠彦并推荐蔡京为相,得到执政温益的支持,为徽宗所采纳.1102年五月,左相韩忠彦首先被贬任知府,蔡京升任执政.随后右相曾布也被贬任知州,蔡京升任右相,不久又升为左相.蔡京当政时,重用苏州人朱勔主持苏州应奉局、杭州造作局,年复一年地强取民间奇花、异木、怪石.应奉局的官吏在抢夺民间花石竹木时,乘机敲诈勒索,逼得民户拆房毁屋,甚至卖妻鬻子,民怨沸腾.时人谓之“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形成了以蔡京为首的腐朽统治集团,蔡京、王黼先后任首相或太师、太傅,依靠宦官童贯、梁师成,以朱勔、李彦为爪牙,控制着整个徽宗时期的朝政,使北宋末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腐朽的时期之一.1119年,宋江起义于河北路.十二月已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军,被称为“河北剧贼”.北宋朝廷曾下诏进行招降,但宋江未受招安,而是于1120年转战南下京东路,被称为“京东贼”,活动于青、济、郓、濮诸州境内.这时亳州知州侯蒙上书建言“赦宋江,使其讨方腊以自赎”,徽宗即任侯蒙为梁山泊附近的东平府知府,负责招安宋江,侯蒙未及到任即病死.其后宋江移军南下,沂州知州蒋圆假作同意起义军借道而乘机袭击义军,起义军遭受较大损失.1121年初,宋江起义军南下进入淮南路楚州(淮安)地区,二月,起义军在海州(连云港)为知州张叔夜伏兵攻击,宋江投降(另一种记载是宣和四年夏季,折可存在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军之后,又“奉御笔,捕草寇宋江).1120年十月,方腊利用明教(摩尼教)等各种秘密宗教组织起义.十一月,方腊建立政权,首先攻占青溪县城,深受“花石纲”之害的两浙人民纷纷响应.徽宗派亲信宦官、知枢密院事(最高军事长官)童贯统率数十万原准备攻辽的大军迅速南下.1121年四月,方腊为宋军小军官韩世忠所俘,起义失败.1123年五月,降金辽将、金南京(平州)留守张觉据平州叛金.六月初,张觉兵败逃往燕山府,为宋朝收纳,招纳叛亡破坏了宋金盟约,宋随后虽将张觉处死并将人头函送给金朝,还是成为金太宗侵宋的借口.1125年三月,金将宗翰奏请伐宋,金太宗遂于十月下诏攻宋.金军兵分两路,西路军以左副元帅宗翰为统帅,自西京大同府南攻太原;东路军以南京路都统宗望、六部路都统挞懒为主将,自南京(平州)西攻燕山.十一月,东路金军占领檀州、蓟州.十二月初,西路金军统帅宗翰攻占朔州、代州、忻州,围太原.同月,东路金军进至三河,大败宋军郭药师部,又败另部宋军于古北口,郭药师以燕山府降金.在金军大举南下的情况下,徽宗只想逃跑,匆忙任命太子赵桓为开封牧,并下诏各地起兵勤王,并企图以太子“监国”名义,将抗金的重任推给太子赵桓.徽宗急于逃往南方,几乎是在吴敏、李纲等人逼迫下,于十二月下旬传位给赵桓,是为宋钦宗.
钦宗即位后,东路金军相继攻占庆源府、信德府.1126年(靖康元年)正月初,东路金军又占领相州、浚州,黄河南岸的守军焚河桥溃逃.东路金军迅即渡河南下到达开封城下,开封军民在执政、东京留守李纲的率领下,打退金军的多次进攻.但金使要求宋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以宰相、亲王为质的条件下退兵时,钦宗即决定派九弟康王赵构、少宰(次相)张邦昌前往金军中谈判.当宋朝勤王军兵不断到达开封,西路金军因久攻太原不克而滞留在河东未能前来,钦宗同意割让三镇,改以三弟肃王赵枢代替赵构、张邦昌由少宰升太宰(首相)作为人质的条件下,二月,东路金军从开封退兵.徽宗逃到镇江后,随即以太上皇帝圣旨,将东南地区的“递角(报告)”、“纲运(物资)”和“勤王”的军队扣留,掌握东南地区的军、政、经济大权,企图重新上台当皇帝.钦宗为了维护帝位,首先贬逐“六贼”中的王黼、李彦、朱勔,不久又将王黼、李彦、梁师成处死,随后将徽宗身边的童贯、蔡攸以及南逃的蔡京贬官,并下诏太上皇宋徽宗不得干预政事.徽宗被迫以密信向钦宗表示愿回开封,回开封后行动即受到限止.蔡京死于贬途,蔡攸、童贯、朱勔等相继被处死.宋钦宗在李纲等坚持抗金与三镇军民抗拒割地的形势下,二月中旬又废除割地议和的协议.种师中等率军西进增援太原,主力于寿阳与金军遭遇,五战三胜,继续向榆次进发,增援太原.在榆次又与金军相遇,宋军饥困交迫,激战近半日,另两支援军又失期未能到达,种师中部宋军溃败,师中战死,河东其他宋军也连连战败.八月上旬,金太宗以宋废除割地和议,命宗望、宗翰分率东西路军第二次侵宋.王禀率军民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坚守太原长达八个多月之久,九月初,太原被金军攻破,王禀率军进行巷战兵败自尽.十一月末、闰十一月初,两路金军先后到达开封城下,钦宗即以蜡书诏令在相州的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同时任命坚守中山府孤城已达半年之久的知府陈遘为元帅,相州知州汪伯彦、磁州知州宗泽为副元帅,起兵抗金,入援首都开封.金军多次攻城,均为开封军民击退,但宋钦宗等竟然听信骗子郭京以所谓“六甲神兵”攻打金军.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郭京声称神兵出战而开城门逃跑,金军乘机攻占开封的城墙.十二月,宋钦宗奉上降表.1127年(靖康二年)二月,金下令废宋徽宗、钦宗二帝,四月初,宗望、宗翰押着徽宗、钦宗二帝及其宗族四百七十余人北归,北宋亡.金太宗在废宋徽宗、钦宗二帝后,下诏册立张邦昌为楚国皇帝,在开封登基为帝,定都城为金陵(江苏南京).四月初,金军撤军,张邦昌迫于形势,迎哲宗废后孟氏为宋太后,自己为尚书左仆射.金军北撤后伪楚自行消灭,垂帘听政的元佑皇后孟氏布告中外,由赵构嗣位当皇帝,张邦昌赶到南京表明拥戴赵构为帝,并当面认罪,赵构见时机成熟,遂于1127年五月,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宋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