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扬州经济发展概况及特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4:23:07

古代扬州经济发展概况及特征
古代扬州经济发展概况及特征

古代扬州经济发展概况及特征
您好,扬州百问 知道团队为您解答!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曾是我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都会,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港埠,富甲天下的商业中心,是通史式的历史文化名城.市区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7处.扬州数度繁华,尤以两汉、隋唐、清代康乾年间为盛.
唐代的扬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不仅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成都).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道采访使和淮南节度使治所,领淮南、江北诸州.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体系中,扬州始终起着枢纽和骨干作用.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扬州专设司舶使,经管对外贸易和友好往来.唐代扬州,来自新罗、高丽、日本、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婆罗门、昆仑等国客商长期居住经商者达数千人.当时的扬州港“帆樯如林、商贾如织”,被誉为“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埠.日本遣唐使来扬州和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交流.新罗文豪崔致远于公元880年来扬州,从职淮南,勤于政务,参与军事,职掌馆驿,辛勤笔耕,撰写了大量的诗赋、公文、表状,884年回到新罗,传播汉文化,被称为“东国儒宗”,成为最杰出的新罗文豪.扬州人李善在吸改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注释的《文选》,旁征博引,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已经散失的重要文献资料.其子李邕,不仅文章、诗歌很有影响,也是继虞世南、褚遂良之后的大书法家之一.张若虚为“吴中四杰”之一,仅《春江花月夜》一首诗,就有“孤篇压全唐”之誉.公元684年,徐敬业、骆宾王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执政.唐末五代,军阀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杨行密在扬州建立政权,史称“杨吴”,有短时间的经济恢复.不久,又陷入战争的破坏之中.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扬州又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商业税收年约8万贯,在全国居第3位.公元1127年,高宗赵构在金人威逼下,迁都过程中,以扬州为“行在”一年,更促进了扬州繁荣.1275年~1276年,李庭芝、姜才率军队与扬州人民一起向元军开展了不屈的斗争,不幸殉难,扬州城只剩数千人.100多年间,扬州一直是抗金、抗元的战场.韩世忠、刘琦、岳飞等南宋名将在这一地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战争使经济和社会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局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扬州的经济又不断恢复发展.在文化上,欧阳修、苏轼、秦观、姜夔等在扬州留下大量传世名作.元、明两代,扬州经济发展加快.来扬州经商、传教、从政、定居的外籍人日渐增多,其中仍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最.
  元时,几次整治运河扬州段,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走向,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又迅速繁华起来.其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旅居扬州为官三年,成为中意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明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扬州的商业主要是两淮盐业的专卖和南北货贸易,盐税收入几乎与粮赋相等,商业扩大到旧城以外.手工业作坊生产的漆器、玉器、铜器、竹木器具和刺绣品、化妆品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文化上出现了睢景臣等一批杂剧、小说家.明朝灭亡后,为阻止清兵南进,南明督师史可法率军坚守孤城,宁死不降,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城陷后,清军屠城10日,死者数十万.
  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使扬州出现空前的繁华.城市人口超过50万.当时的扬州,居交通要冲,富盐渔之利,盐税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关系极大.各地商人增多,纷纷在扬州建起了会馆,各有营业范围和地方特色.在文化上,一些盐商广结文士,爱好藏书,修建府学、县学,恢复名胜古迹,对扬州的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这期间出现了以金农、李鱓、高翔、郑燮、罗聘等“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以阮元、焦循、汪中、任大椿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为代表的“扬州学派”.扬州戏剧历史悠久,至清代大盛.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80寿辰,以宝应高朗亭为班主的三庆班进京演出,与其它剧种一起,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扬州的评话、清曲、扬剧、木偶和棋、琴均在清代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了扬州成为当时中国文化中心的形成.
  扬州繁荣昌盛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郑燮、朱自清以及马可·波罗、崔致远等大批中外文人雅士在古城扬州留下千古佳作.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和扬州学派在中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扬州戏曲、扬州评话、玉雕漆器、扬派盆景、雕版印刷、淮扬菜系等更是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为今日“文化扬州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