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真是“薄如纸”“声如罄”吗—五代天青釉钵盂遐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1:13:14

柴窑真是“薄如纸”“声如罄”吗—五代天青釉钵盂遐思
柴窑真是“薄如纸”“声如罄”吗—五代天青釉钵盂遐思

柴窑真是“薄如纸”“声如罄”吗—五代天青釉钵盂遐思
经过多方面探究后,才知道它产于五代时期,其釉色被称为“天青釉”.提起五代的天青釉瓷器,自然会联想到千古之谜的“柴窑”,不由地会让人遐想.
柴荣在位统治仅六年左右的时间,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为大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等.所以,多部史料高度评价了柴荣不朽的历史功绩.柴荣还针对当时民间盛行、甚至不惜毁铜钱“铸佛像”的状况,从政治和经济的战略出发,开展了“限佛”运动,下诏“禁天下铜器,始议立监铸钱.”朝廷除留铜质法物、兵器外,其余铜质礼器、日用和陈设器尽皆交监铸钱.宫廷过去所使用的铜质的生活器具、礼器、陈设器一下子没有了,必然要找替代品来代替.据史料记载,世宗柴荣在继位前开店经营过茶叶、瓷器,尤其熟悉制瓷之术.所以,采用原料来源广泛、造价低廉的瓷器,来替代材料稀缺、价值昂贵的铜器,以供宫廷所需所用,成为柴荣的必然选择.因此,柴荣在短暂的执政时期内,创建了烧出天青之釉色、供宫廷之用瓷器的御窑.后人们把该窑冠以帝王姓氏,称之为“柴窑”;把该窑烧出的瓷器称为“柴窑器”.这种冠名方式,在中国陶瓷史上绝无仅有.“柴窑”,被后人们誉为“诸窑之冠”,这是柴荣为中国陶瓷发展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柴氏窑”最早见于欧阳修晚年的一部著作《归田集》.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豪、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成就很高的史学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归田集》作出过如下评定:“大致可资考据,亦《国史补》之亚也.”欧阳修在《归田集》书中,谈及一件“汝窑花觚”时曾有:“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罄,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柴窑器”的记载见于明代曹昭在洪武年间撰写的《格古要论》中,他对“柴窑器”的记载从已知的文献记载来看,比较详实、全面一些,“柴窑器出北地.世传周世宗姓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首次将所闻所见描述为:“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此必亲见,故论之如是其真.余向见残器一片,制为绦环者,色光则同,但差厚耳.”的是明代张应文,在其所记的《清秘藏》中.
欧阳修生于公元1007年,终于公元1072年,离后周世宗帝柴荣在位的公元954年至959年不足百年的时间.他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还用大半生精力独自撰修了《新五代史》,对后周的史实了如指掌,烂熟于胸.加上他官至副宰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或见过“柴窑”真器或了解“柴窑”的创烧工艺.所以,他对“柴窑”的记载被公认为不仅最早,而且最可靠、最权威.通过他的描述,人们对“柴窑”或“柴窑器”有了这样几个方面的认识:首先,他告诉世人,后周世宗帝柴荣在位期间创建了御窑“柴氏窑”,同时他还见证了汝窑的存在.这个时期的汝窑当属非宫廷使用,所以敢于这样推论,因为根据大量史料考证和已故的陈万里先生的推断,汝州烧宫廷用瓷,大约是在公元1086年至1106年的二十年左右.这期间,欧阳修已经逝去,不可能见证汝窑宫廷用瓷的存在.其次,他指出“柴窑器”的釉色为“色如天”,即天青色.天青色创烧于五代时期,已被学界认同,是不争的事实.后代在传承中不断地发展创新,特别是北宋的汝窑宫廷用瓷把天青釉色推到了极致.第三,叩击“柴窑器”能发出“声如罄”的声音.这是一种鉴定瓷器的方法,通过叩击瓷器听声音,以此来判断瓷器的胎质致密度以及烧制的温度等.现在有些瓷器鉴定专家仍然采用此法来判断胎质质量.千年前,欧阳修就知道“听声断质”,从这一点上讲,欧阳修还应该是位“陶瓷鉴赏家”.欧阳修用“声如罄”来说明“柴窑器”的胎质致密度以及烧制的温度不是太高.因为“罄”字表示的意思为:尽,用尽,器皿已空.大文豪在用词用字方面,应该十分精确,一个 “罄”字,表意绝妙无比.第四,他指出“北宋汝窑颇仿佛之”、“汝窑磁较似”.说明当时的汝窑在釉色、胎质、纹饰等方面十分像“柴窑”.汝窑最基本的天青色、疏松胎质、有开片等主要特点,“柴窑”应该都具备.敢于猜测汝窑具备这些基本特点,是有一定根据的.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家依据现有的供宫廷御用的汝窑实物资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得出:其胎质疏松,没有很好烧结,断面干涩而没有玻璃光泽,釉为石灰釉,烧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就会严重流釉.因为烧制温度不仅关乎瓷器的美观,而且还会影响到天青色的发色.要获得天青色,必须控制烧制温度和窑炉还原气氛,低了不行,高了也同样不行.开片大多与釉的烧成状态有关系,微生烧或正烧容易出现开片,生烧或过烧一般没有这种现象或较少出现.供宫廷使用的汝窑的胎质、烧制温度及开片的形成如此,欧阳修所见到的非宫廷用汝窑又将如何.一句话,它们(胎质、温度)要为天青色的发色让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分析,再次印证了欧阳修使用“声如罄”所要表达的意思,即“柴窑”胎质疏松.第五,他对“汝窑花觚”外部特征的描述,与现存于世的宫廷专用的汝窑的釉色、质感、胎色、胎质等方面十分接近,说明他对当时的汝窑及汝窑瓷的烧制工艺非常了解,才能够做出准确的描述,进一步说明了欧阳修的记载“大致可资考据”.通过对欧阳修记载的简要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釉色、胎质等方面来看,汝窑应该是继承和发展“柴窑”的产物.
据已知资料,明代张应文是第一个提出“柴窑器”具备“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四如”特点的人,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否定“柴窑器”胎体“薄如纸”的人.他在描述“柴窑器”时说,他听别人说“柴窑器”具有“四如”的特点,是不是真的如此,只有见到真器后才能知道.
五代“天青釉色”的出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开立了先河,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烧造更加精美的“天青釉”瓷器奠定了基础.“柴窑”的“天青色”釉色不同于以前其他时期的青瓷,应该有它独特的风格,总体不会离开“天青釉色”这个基本色调,只是有深有浅的变化而已.退一步讲,即便想要做到所烧瓷器的色调窑窑(每窑)一致,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为它要受到窑炉、窑温、还原气氛等等因素影响.宋代汝窑“天青色”是对五代“柴窑”“天青色”的继承和发展,这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柴窑”追求“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大自然之景象,这种美好的向往,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宋代五大名窑中所表现出的艺术主流特色:风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美学思潮,追慕一种含蓄典雅‘素面’的意境,以自然天成的‘缺陷、瑕疵’开片‘细纹’纹饰,完美如玉‘滋润细腻’的天青釉色质感,古拙刚劲的造型,构成了庄重典雅与天然和谐为一体的艺术主流.宋代五大名窑中所表现出的这种艺术主流特色,不正是对“柴窑”所追求的陶瓷美学境界最好的诠释吗.
唐宋时期的宫廷用瓷,不论陈设器、实用器,其价值体现在瓷器或雍容华贵或含蓄典雅、自然天成的艺术外观上,对瓷器的釉色、釉的质感等方面要求很高.就整体而言,釉色比胎质重要,釉色、质感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古有“重器不重质”的说法.五代时期,临界于唐宋之间,“柴窑”作为宫廷用瓷,它同样不可能摆脱“重器不重质”的约定俗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柴窑”开创了追求尽善尽美的自然天成的釉色、釉的质感、纹饰等的先河.
从已知古文献、典籍记载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柴窑器”极其稀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它创烧时间短,主要生产宫廷用瓷,成品数量有限,加之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以及鲜为人知的种种原因等.所以,见到其“庐山真面目”的人肯定少之又少.拿供宫廷使用的汝窑来说,它烧制了二十余年时间,除挑拣精品上贡以外,剩余的次货方许出卖,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据说汝窑传世品不足百件.由于“柴窑器”弥足珍贵,古人赋予它过于完美的遐想和猜测,无疑给它蒙上了人为的、复杂的、神秘的、难解的谜团.难怪明代张应文说“差厚耳”;乾隆帝也叹“柴窑”“未若永宣巧”.乾隆帝说“柴窑器”的制作工艺还不够精湛,做工还不够精巧,与“永宣”时期的制瓷工艺水平相比有差距的评价非常客观,非常符合时代特征.如果“柴窑器”的制作工艺超过了“永宣”,那么,中国陶瓷发展史将会向前跳跃好几个时期,中国陶瓷发展史将会改写.
这件五代天青釉钵盂,出土于柴荣“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之地,即现在的甘肃省秦安县境内.由于坑口的原因,釉面腐蚀较重,但仍不失其本色.耐腐蚀性差,恰恰说明其釉面薄,烧结温度、玻化程度不够高,进一步表明“柴窑”釉药的成分,似与汝瓷有相似之处,不知与文献玛瑙入釉的记载是否有关系.这件五代天青釉钵盂的器型、尺寸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迎真身素面金钵盂》的器型、尺寸都十分相近,极其符合柴荣“铜禁”以后,要以瓷器之质和仿金银器之型代之的时代要求.该钵盂敞口,斜臂,平底,端庄大气.特别是口沿内壁凸起的一道边,加宽了器物的口沿边,不仅呈现出该器物秀美精巧更加浑重的造型,而且彰显了其“制精”的工艺.该钵盂为深色胎,胎上施了一层白色化妆土(亦称护胎釉),化妆土上再施青釉,底足有支烧痕.俯视该钵盂,由于器口釉较薄,显现出釉下的深色胎体,看似淡淡的黄色,凸显了“口铜”、“铜非钳口为”的效果.
《格古要论·古窑器论》系曹昭所撰,该书成于明代洪武年间,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难得的重要文献.曹氏治学严谨,深通古窑器,鉴赏造诣极高,关于古窑的记述经过考证大都可信,所以常为学者专家引证.曹氏用精准的语言把“柴窑器”的釉色、纹饰、质感、底足等外部特征概括出来,“柴窑器”的“影子”仿佛呈现在人们的脑海里.下面将这件五代天青釉钵盂的外部特征与曹氏记载的“柴窑器”外部特征进行简单的对照.
1、“天青色”.该钵盂的釉色大致与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汝窑盘的釉色比较接近,均为天青色.2、“有细纹”.钵盂内外壁均有细纹,为开片纹,尤其是钵盂内壁的细纹看起来细媚可爱.3、“滋润细腻”.由于受腐蚀的缘故,乍一看好像不光滑,一旦上手触摸,光滑细腻,滋润如玉,如同孩儿的肌肤.4、“多是粗黄土足”.从该器物的工艺看,底足施釉后,又将底足上的裹足釉药刮去,在除去釉药的足底刷了一层红黄色汁水,烧成后足底露胎处呈红黄色,犹如“粗黄土”一般.另外,“多是粗黄土足”的表述,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在修足或底足处理上草率不够精细,这是其一.其二,底足胎质粗,表明“柴窑器”的胎体粗松.胎体粗松,致密度、烧制温度肯定不高,胎体就不可能达到“薄如纸”的程度.可想而知,叩击这样的胎体粗松、致密度、烧制温度不高的“柴窑器”,它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
今天将它展示出来,期与古陶瓷爱好者共赏、共同探讨.唐迎真身素面金钵盂
五代天青釉钵盂侧面五代天青釉钵盂侧面天青釉
五代天青釉钵盂底足五代天青釉钵盂内部口沿及细纹五代天青釉钵盂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