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9:07:58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理解、、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理解
、、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理解、、
“意”即由“胸中之竹”预设已定的法则,是为“定则”;“趣”即着笔运行中的灵光闪现,是为“化机”.郑板桥在题画竹中云:“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而其“意在笔先”之“意”已暗含了“胸有成竹”.但他又开宗明义地提出“趣在法外”,强调“意”外之“趣”和“法”外之“趣”,提出“胸无成竹”之命题.这使清蔚之形相与湛深之画理、神趣之高远,自然融合,寻绎不尽.可见郑板桥“胸无成竹”并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
“意”之“定则”(法)与“趣”之“化机”(趣)之间存在的是“渐”、“顿”关系.“渐”即量变;“顿”即飞跃.对于“意”,郑板桥指出“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对于“趣”乃“笔参造化”之“化机”的闪现,在艺术家无意识中运行,缘于艺术家一刹中之“妙悟”,故说“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何以得来这一“妙悟”或曰“天机”,板桥云:“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
中国画向来追求“妙悟”,不求形似,而求会心深神.“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暗合的便是这一题旨.郑板桥强调“真性情”、“真意气”,故他的兰、竹、菊、石一改以往单纯写实、具象、形似的表现风格,融入了自我对社会、时代及人生的体悟,是写意的、抽象的、神似的.“其如画兰,用焦墨挥毫,以草书的中竖长撇法为之,脱尽时习.”其所画之竹,孤傲刚正、挺劲孤直,有“倔强不驯之气”,写出了君子不为俗屈的凌云之志.其兰之高洁,竹之洒脱,菊之清逸,石之坚韧,无不成为板桥生命情怀的写照.
“意在笔先”和“趣在法外”,要求艺术家既要有高超的技巧手法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又要具有外在于主体的丰满的、高质量的审美结构力.在创作之前做到“意在笔先”,有的放矢;在创作过程中将“胸中之竹”通过手中的笔墨、转化为“手中之竹”,心手相应;同时,又不局限于即初的意象,能心物相熔,“随机而化”,在舒展自适的“心物场”中实现艺术的自由化、个性化、生命化,达到“趣在法外”之化境.“意在笔先”和“趣在法外”不仅针对艺术的创作实践,而且对于艺术的审美品鉴也不无裨益.
纵观艺术作品的生成,“手中之竹”虽来自“眼中之竹”,却非自然物象的复写,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心性浸入、精神观照,获得对竹的“神理”的某种妙悟之后的创造.其中渗注了艺术家的主观个性因素,包括审美品愫、人格品质、生命取向、文化养成、习惯驱动、情感意志等.艺术实现的过程,伴和着仍在继续的创造性冲动、美感体验、生命意象,运用娴熟自发的手法技艺(如笔法、墨法),霎时进人“传神”——“变相”状态,由渐而顿,“笔到意生”,“定则”(法)与“化机”(趣)融结一起,让“胸中之竹”落入纸上,凝定成为物质化的艺术形象.一切艺术美的创造莫不如此.只有从生活中获得至真至深的生命体验,只有在艺术结构中形成成熟的酝酿构思,只有在不断的技艺磨化中达到技术的高峰,才能水到渠成,产生创作的“勃兴”,达到“笔下墨走”、“满纸烟云”的境界.
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重新思考“意在笔先”和“趣在法外”的关系对于我们的创作实践和审美活动不无裨益.它要求我们在创作实践和审美过程中既要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增强艺术感受的能力,更多更有效地参与艺术实践,不断钻研创作技巧,更细致地观察和体验外在于主体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在创作一幅特定的艺术作品之前一定要有特定构想,做到“意在笔先”,有的放矢,在创作过程中将“心中之竹”通过手中的笔、墨、技巧化为“手中之竹”,心手相应;同时,又要不局限于这一创作构想,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不断发展、超越作者的创作初衷,有时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艺术创作的材质加以利用,甚至将创作时间和环境、展览时间和环境,与观众的互动等因素考虑进去,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创作和审美过程中的“偶发性”因素,有利于扩大我们的视界,使艺术自由化、民主化,达到“趣在法外”的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