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的典故为话题 的高中作文8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0:25:02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的典故为话题 的高中作文800字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的典故为话题 的高中作文800字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的典故为话题 的高中作文800字
人每天都能感受到八面来风,很难做到宠辱不惊.之所以不能宠辱不惊,要么是被宠坏了,要么就是被辱惯了.闲着没事,我就琢磨到底有没有一种东西能让人惊一惊呢?
这种惊一惊的迷惑,不独本人有,他人也有;不独今人有,古人也有,比如苏轼苏东坡.读书读到苏东坡的一个典故,这是一桩禅门公案,说的是:苏东坡得罪了王安石被弄到扬州,很郁闷.一天在金山寺看到端坐的佛像,灵光闪现,回家就写了一篇作文:“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老师很是得意,派秘书把这首偈子送给江对岸的佛印禅师欣赏.佛印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他看了看苏东坡的作文,提笔在上面写了两个字“放屁”,让秘书带回交给苏老师.苏老师看了很不高兴,马上乘船过江找佛印要说法.佛印看到他气冲冲的样子,微笑着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让我一屁就打过江来?”这事被后人提纯成“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苏东坡,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从勤苦读书到考取功名,平步青云身处庙堂.直至晚年悟到“世事变迁,万物无常”的宇宙人生道理,他自以为面对这“八风”已从容了,却架不住佛印的这“一屁”.修身养性,难啊.何谓“八风”呢?从字面上看,是八面来风的意思.在禅师佛印看来,乃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种情绪之风.今有明白人认为“八风”也可以算是吾等俗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遭遇到的八种境界吧.利:当你的事业成功“顺利通达”,自然感到满足.衰:当你的“事业衰败”,难免万分颓丧.毁:一旦知道有人“说我坏话”就忍受不了,甚至心存报复.誉:当人家“褒奖”你,不觉沾沾自喜.称:每逢人家“称赞”你的时候,总不免感到满怀的欢喜.讥、苦、乐分别是说:讥笑、苦恼、快乐.
站在风口浪尖的人,要么玉树临风,要么迎风流泪,很幸运地比多数人更能被“八风”吹到,但是谁要是说自己已然“八风吹不动”,就不妨回忆回忆苏东坡,再吃上一顿东坡肘子,最后想想佛印的那两个字.
别说自己风吹不动、雷打不动,那是因为你没被“一屁”击中

苏东坡很喜欢参禅,也喜欢跟和尚做朋友,他有一位很好和尚朋友叫佛印。有一天,苏东坡盘腿打坐参禅,境界很好,下了座也就写了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天中天” 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稽首” 就是磕头礼拜。毫光遍大千,打坐参禅入定时,顿见一片光明,照遍大千世界,苏东坡体会到这个境界了,所以他说:“毫光遍大千”。“八风” ,是指贫、富、贵、贱、苦...

全部展开

苏东坡很喜欢参禅,也喜欢跟和尚做朋友,他有一位很好和尚朋友叫佛印。有一天,苏东坡盘腿打坐参禅,境界很好,下了座也就写了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天中天” 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稽首” 就是磕头礼拜。毫光遍大千,打坐参禅入定时,顿见一片光明,照遍大千世界,苏东坡体会到这个境界了,所以他说:“毫光遍大千”。“八风” ,是指贫、富、贵、贱、苦、乐、毁、誉、。“端坐紫金莲”是说苏东坡他自己不为八风所动心,可见苏东坡修禅已达到较高境界。
苏东坡写完,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就叫小童拿这首诗,过江送给佛印看。佛印看罢,拿起笔批了一个字:屁!叫小童带回去。苏东坡一看佛印的批阅“屁”字 ,顿时大怒。便亲自过江去找佛印理论。来到金山寺时,只见寺门关着。门上有佛印的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东坡看后惭愧不已,感觉自己修养不够。也很感激佛印,用这种方式给自己警醒和教育。
如果淡定的功夫好,管你“放屁不放屁”,管你境遇好坏、贫富得失、荣辱存亡,都能从容应对,淡定自如。
做人不能让别人来掌控自己快乐的钥匙,也不能让外物的变化来掌控自己的心情。
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得有失、有顺境有逆境都很自然。南怀瑾先生说过,为人做事应似“风过竹林,雁过长空”,“事来则应,过去不留”,我颇为认同。人生总要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面对现实,无需回避。事情来了,尽心处理,理智应对;事情过了,是好是坏就不必耿耿于怀。“风过竹林”,风不着痕,“雁过长空”,雁不留迹。我们来世上一遭,哭过笑过,爱过恨过,苦过乐过,得到过放弃过,我们真真切切经历过了,便不枉此生。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每个人都需要拿起一些东西,放下一些东西,拿起也许仅需要勇敢、激情,但放下有太多的不甘、不舍、无助和无奈。金钱放不下、美色放不下、权力放不下、名利放不下、领导的脸色放不下、别人的看法放不下……有这么多放不下,就有太多的牵挂、顾虑和担忧,人心被困扰,就不得安宁。
“淡中知真味,静中识本然”。诸葛亮在《诫子书》也说“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是定的基础。浓于酒色财气,醉心权名功利,心就静不下,定不住。佛事者何?戒定慧。有道是“戒能生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淡定的心态就像有副对联中写的“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淡定的心态也是随缘的心态 。 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是“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
做人需要练就淡定平和的心态。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