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师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7:13:26

如何实施师爱
如何实施师爱

如何实施师爱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这种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性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教学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吴倩发言:2、师爱的作用\x0d教育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x0d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爱.这种爱,促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x0d柳春玲发言:3、师爱的性质\x0d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赖以为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师爱是一种最理智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结合.师爱是一种最无私的爱,无私在于,师爱是不求回报的.我们都得一味地奉献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x0d陈燕发言:4、师爱的表现形式\x0d一是关心学生;二是尊重学生;三是对学生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四是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x0d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能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真的了解学生.尽管他们每天都在认真地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可是他的关爱方式方法,让学生接受不了,让学生感到很难受.教育是心灵培育心灵的事业,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只有用爱架起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方能称之为师.爱心,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心如同春风给社会带来和谐. 师爱,是主动的.夸美纽斯认为:“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人们之所以对教师有如此的赞誉,是由于千百年来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挥之不去的浓浓的关爱.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比起人类最本能的爱——母爱,师爱则体现为一种社会的、责任的高级情感.苏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的确,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是教师对学生将来能为祖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殷切期望而产生的深厚感情,是教师对祖国之爱、对民族之爱的集中体现.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这种爱具体表现在教师甘愿无私地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与精力,他们无怨无悔.陈燕老师过度:这是大家总结的理论部分,下面我们就大家平时怎么做的再来谈谈,可以请大家各抒己见.吴倩发言:在劳心劳力、繁杂琐屑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总是忙着招呼那些“两端”学生,而疏于对“中间”地带孩子的呵护关照,这个学期我开始注意起班内一个自卑而胆怯的小姑娘——郭止珊.我深知,较之那些总闹出些动静而自己闯入教师视野的活泼调皮的孩子,这类学生往往更具教育难度.他们总是那样不声不响地避开别人的注意,畏难心理导致他们个性自闭而让有心相助的老师无从下手.为淡化教师的施予色彩而恰到好处地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我只是深藏爱心,不动声色地观察、等待,却不轻易出手.一次课堂讨论,两派学生观点尖锐对立争执不止.在学生的争吵声中,我特别留意了郭止珊.她依旧那样迟疑着,几番左顾右盼之后,她怯怯地举起了手表示同意少数派的意见——这次少数派的观点是正确的!大喜过望的我抓住时机,热情赞扬于悦善于思考,还特别提及她敢于坚持正确观点,惹得学生们都向郭止珊投以赞许和钦佩的目光.自此,于悦便自信、活泼起来------作为教师,要特别关照班级里的这样一群中间力量.其中那些个性发展较多受挫而胆怯自卑的孩子,既怯于展示自己的个性亮点,更无勇气惹事生非,往往以“安分守己”的状态而淡出教师的关爱视野.正是因为一份对孩子的爱,使我历练出了教育智慧,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没有频频出手,无原则地滥施那些廉价的溢美之词(我知道于悦需要至少一次实实在在的成功体验才能重获自信的支点),而是带着那份牵挂默默地等待,寻求,甚至创设那种能真正点化心灵的、最微妙的教育契机.此举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我们教师要用那份高尚的爱心、要用那深厚的师德修养对孩子施爱无痕——我们需要帮扶孩子,给予身处困境的孩子以最适当的爱心奉献,却让孩子们不知,受惠者也不知.然天道公正,大凡健全的身心,只要被这种高尚的爱心所点染、浸润便会永志不忘!不掺杂质的爱心就是这样能在默然中催进人际关系的高尚化——受惠者为自己受惠于高尚而高尚起来,更会充满爱心地制造高尚,传播高尚…… 白璐发言:呵护童真,宽容是爱.宽容是理解,是信任,是激励,宽容是滋润孩子心田的雨露,是温暖孩子心灵的阳光.实施爱的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有宽广的胸襟,有一颗为孩子的成长甘愿改变自己的诚心,具备无微不至的细心,铁杵磨成针的耐心与慈母般的爱心.当学生有过错时,教师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度量;要有宰相胸襟,肚里能撑船,要千方百计多想办法,而不能赤裸裸的教育学生.所以平时孩子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要动不动就加以训斥,而要呵护孩子的童真,委婉地细心地谆谆教诲,用慈母般的宽容之心与爱心去包容孩子. 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 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有时,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x0d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但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厉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最求.柳春玲发言:师爱——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他们讲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满足他们渴望被爱、被保护、渴望成功感的心理感受,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联想,自由地言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渴望自主活动的需要.师爱——理解孩子 教师要正视、儿童之间的差异,正确引导、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由于受遗传因素和不同环境的影响,儿童间存在着一的发展差异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应该认真了解每一个儿童的发展状况,兴趣爱好,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有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有的特别喜欢绘画,手工做得很精巧;有的身体棒,喜欢运动;有的爱动脑,喜欢提问题.而不要轻易的下这样的结论:“这个孩子真聪明”“这个孩子是怎么教也没用了”…… 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能 , 需要我们平等地去对待 , 科学合理地去引导、开发,使每个儿童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陈燕发言:师爱——信任孩子 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也是一种动力,老师的信任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乐于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并积极主动地实施. 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也就 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幸福, 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美好、欢乐,为他们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 捧着一颗新来,不带半根草去 ”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每个人对师德都有不同的理解,但“ 师德 ” 中最真实的一个字 ——爱!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用心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用心聆听孩子们稚嫩的声音.用我们的爱拨动孩子们心灵的七弦琴;用爱心之水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让爱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保罗韦地博士将“友善的态度”即爱学生,善待学生,放在了第一位.\x0d美国芝加哥一所私立中学,一位九年级的英语教师布朗女士在讨论完一道学习上的难题后,突然提出想到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如果在洪水来临时,你将先救谁?”这个提问立刻使课堂炸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同学们一片笑声和喝彩声中,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学生回答道,如果他结婚了,他会救自己的妻子,而一位女生则大声回答说,她要去救老师布郎女士.\x0d“因为您最爱我们,最关心我们,您是我们最值得依赖的朋友!“\x0d话音刚落,又是一片喝彩声,情绪激动的学生们顺着她的话纷纷发言,一致赞美他们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富有同情心、最完美的人,也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x0d显然,这位布朗女士的教育工作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来源于最根本的教师素质——师爱.\x0d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x0d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x0d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遵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反映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关于这方面,相信老师们都有切身的体会.\x0d师爱,不仅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这种爱,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信任与沟通相结合信任是实施爱心教育的基础.在教育的过程中,切忌出现两种极端现象:对优秀学生一味信任,对后进学生一味排斥和怀疑.阳光雨露般的情怀远胜于硬邦邦的说教.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善意的手势,一句真诚的表扬,一句婉转的劝告,每每会事半功倍,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待生如子、呵护有加的关爱之情,是师生关系得以直接沟通的纽带、桥梁.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要多走“学生路线活动,多实现“真正的沟通”.(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我主要谈谈对学困生.一、建立感情,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学困生,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师,喜欢听教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二、树立自信.我们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学困生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同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自我、他我的学说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灵魂的搏斗”,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三、关爱落实在教学中本着“低起点、小步走”的教学原则,(1)“低起点”——就是给予学困生所布置的各项任务,降低要求,使他们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要求.(2)“小步子”——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合理分层渐进,使学困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 平时学习上,为了激发兴趣,变课后辅导为“课前指导、课内点拨、课后补差”;比如:像梁佰淇,课堂上,针对他的学习能力,鼓励他积极动脑想、大胆开口说、认真动笔练;作业上,实施分层教学,如:其他同学要完成一页的自主练习,而我只要求他完成他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鼓励他可以试着做做其他的题目,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做.提高学困生的作业成功机会,让他们坚持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人际交往上,让学习成绩好的刘世文与他结对子,主动督促帮助学习,与他谈心,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送他小礼物,带他出去搞活动等.又如:张萃,在一次学校大扫除时,水槽堵了,其他同学不愿意干的脏活,他自愿干,没有一句怨言,劳动十分卖力.我看在眼里,回教室后,作为典型,我加以大肆表扬,同学们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还有的同学鼓起了掌,在同学的掌声中,在他的眼中我看到了少见的自信.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要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 四、肯定成绩,激励成功 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在某一个时间或某一个学科中取得成绩,尽管他们的成绩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扬长避短,大讲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在老师的表扬声中,在同学们的喝采声中,分享到取得成绩的喜悦,营造一个适合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氛围.我常想,只要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够以爱心、热心、细心、耐心、恒心去面对学困生,就一定能让他们进步.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这纷繁浮华的人世间,我认为最富有爱心的人莫过于两类人:一是医生,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医生拯救的是人的生命,所以人们称其为“白衣天使”,二是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铸就的是人的灵魂,所以人们赞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一颗充满爱的心,尤其是我们教师更要时刻准备着奉献我们的爱心,因为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而爱心却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面对形形色色富有个性又有差异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爱生,就会出现偏爱好生,歧视差生,甚至出现工作敷衍塞职,讽刺、体罚学生,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所以教师职业必然要求每个教师要真心实意去爱每一个学生,要特别“偏爱”、特别关注那些所谓“双差生”,用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尊重、理解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做到热爱学生,我们的教师才会真正的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苦与乐,去忧虑着学生的忧虑,关心着学生的关心,希望着学生的希望,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才会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忠诚奉献;才不会出现诸如以教谋私,热衷于搞有偿家教的事件发生.更多的是为了学生带病上班;为了转变一个后进生费尽心机;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学生调查表明,令学生终身难忘的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的事例,如雨天教师借给的一把伞;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入骨髓的甜蜜,久而久之,这份情感就会演绎成一团幸福,时刻慰藉着我们的心灵.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渐渐地理解了教师职业的内涵,也让我深深领悟到——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爱我们,只有用爱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古语说得好:“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多一分真诚就多一分关怀,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温暖!只要走上那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面对那一张张神情专注的面庞,你的心中自然而然的有一种情绪在涌动,那就是——爱,至高无上的师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能守护住心灵的宁静,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教师有了爱,才能用温情去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有了爱,才能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用行动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又一个典范!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四块糖的故事,先生之所以赢得世人的爱戴和崇敬,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了爱心才有耐心,有了耐心才能和学生交心,才能赢得那令人向往和珍惜的师生鱼水深情.带着爱心教书育人,说不定你也会创造奇迹!说起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可谓家喻户晓,七岁之前她一直生活在悄无声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到遇到了她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正是沙利文老师用她那伟大的师爱,才使得海伦凯勒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小家伙蜕变成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作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爱,黑暗如何迎来光明,残缺的身体又如何驻守健康的灵魂,如果没有爱,这么巨大的奇迹又怎能出现?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的自序中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读了这段话,一下子觉得“班主任”这三个字的神圣与崇高.“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我们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从我们当了班主任的那一刻起,我们深深知道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任重道远,“师爱至上”是每一个班主任乃至每一个教师应该作为上课警示自身的座右铭.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只有在这条路上风雨兼程,而且你必须在某些时候适当“放低身姿”,千万不要高高在上,否则你上得越高,跌得可能越惨,多亲近他们,多和他们沟通和互动,当然需要讲究一些策略和原则,如果你做到了这些,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并不是你事先想像的那样糟糕,你会发现即使“放低身姿”,你也不会“矮了高度”! 四位老师畅谈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