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请您结合事宜具体谈谈他改革的利弊就没有自己思考出来的观点么?可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0:03:55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请您结合事宜具体谈谈他改革的利弊就没有自己思考出来的观点么?可悲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请您结合事宜具体谈谈他改革的利弊
就没有自己思考出来的观点么?可悲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请您结合事宜具体谈谈他改革的利弊就没有自己思考出来的观点么?可悲
王莽何以会失败,曾引起中外学者的争论.50年前,还有人张扬他为“初期社会主义者”.其实这个比拟不合实际,而且王莽的败亡,有他亲身实历的前后史迹足以解释,用不着我们提供没有发生的情事作假说.
  王莽新政涉及虽多,其要点不难缕列.其一是称天下之田为王田,亦即土地国有,各家室占领的面积及使用奴隶人数都有限制,也不得自行买卖.其二则为作“五均”“六管”,也就是政府经商,也用金银布匹大钱五铢钱下至龟贝造成一个彼此能互相更换的货币制度.一为农业政策,一为商业政策,也符合传统所谓“食货”的范畴.其理想则是农民都有田种,货物既流通,价格也公平,高利贷则绝迹.
  这种理想,牵涉国家社会的根本,目标远大.可是根据这改革者自己所发诏书的揭示,汉初以来假设全民平等的赋税制度,因为“豪民侵凌,分田劫假”已经名不副实.新莽由于财政困难,公卿以下月禄才得帛一匹,“课计不可理,吏终不得禄”,这时候还以为所要的改革可以一纸文书颁布,则天下怡然景从,也未免太乐观了.
  西汉与东汉之交,两件事情值得注意:一是政府管制力量降低,民间士族大姓兴起.二是官僚机构膨胀,据估计中央地方官吏逾13万人.光武帝刘秀崛起于民间,他利用前者的力量,而不为后者所羁绊;王莽则反是.他不能与巨家大姓抗衡,偏要下诏书和他们作对.他虽改长安为新安,仍是与积习难返的官僚机构结不解缘.均田则应在农村着手,政府经商也要组织普通商人作第二线及第三线的支持.他对这些事全未着意.
  今日我们读《汉书》里面的王莽传,不能忽视此人书呆子的“气派”.比如他用“五威将”巡行各处,乘“乾文车”,驾“坤六马”,各人“背负莺鸟之毛”.他又分大郡为五,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匈奴单于被他改为“降伏单于”,所辖国土人民也被分为十五部.高句骊则降为“下句骊”.
  王莽可能精神失常,他做皇帝时总是接受外间至大的压力,也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然则,他也有很多我们在今日视作离奇的办法,例如事前造成理想上的数学公式兜须用在真人实事上,以一种象征性的指示当作实际的设施,注重视觉听觉上的对称均衡,不注重组织的具体联系,这些都与传统中国思想史有关.这也是初期政治早熟,技术供应不及时的产物.因为统治这庞大帝国,包罗万象,即使博士顾问,也必须保证对万绪千头的事物,都有知能上的掌握,才能表彰皇权之万能.于是只有将原始片面的见解牵扯着笼罩着去推衍出来一个内中凡事都能互相关联而有规律性的宇宙.
  在汉朝提倡“天人合一”的著名人物,首推董仲舒.他对武帝策问时就已提出“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的解说.他的《春秋繁露》,更是阴阳五行的渊薮.凡是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中也都与木火土金水有关,也与五官五味天地父子“各如其序”.董仲舒自己言灾异,几乎闯下大祸,幸经武帝赦免.可是阴阳五行的假科学经此一代大儒的提倡,成为众所周知的真理.因为“火居南方而主夏气”,又与军事相配,所以《汉书》五行志指出汉武帝几次伐匈奴都在春夏之间有大旱之年施行,只是书里没有讲明究系因天旱而动干戈,或是因为起兵戎而有旱灾,或者两者都因“夏气”旺盛之故.同书天文志也指明“经常星宿”(常见的星和星的集团)“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从西汉到东汉,这种信仰只有变本加厉.《后汉书》的仪礼志更记载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服.乃是因为冬至那天昼夜最短夜最长,以后白昼渐长,黑夜趋短,也就是阴去阳来,朝廷也要集体的相时而动,才能“承天理物”.也还要在那一天权量水之轻重,确定晷影之长短,并且调整乐器.这也就是乘着“节气”之气,对凡与数目字有关的工具,给予一番饬备.
  凡是一种动作,都有阴阳的关系在内,凡是数种事物,既有自然赋予的一定序列,则可以用数目字解释,并不与现代科学冲突.就是拥护王莽的刘歆,解释下雨为阴气不能上达,阳气又无可下透,也可以说是用一种美感的方式阐述一种物理现象.所以李约瑟说中国哲学家猜测自然的奥妙与希腊思想家不相上下.我们则觉得希腊思想家还只认为自然法规须待断的发现,才能不断的展开.汉代的思想家如董仲舒等则以为人类应有的知识都已在掌握中,并且自然的现象,正常与非正常,都与人事有关,凡人一眼即可看穿.这当中已有一段很大的区别.而中国思想家最大的负担,则是他们所揭开的知识很难与朝政分离.
  光武帝刘秀也重图谶.他和郑兴讨论郊祀,有下面这段记载:
  曰:“吾欲以谶断之,何如?”对曰:“臣不为谶.”帝怒曰:“卿不为谶,非之邪?”兴惶恐曰:“臣于书有所未学,而无所非也.”帝意乃解.
  这也证明专制君主需要一种意识形态做他的张本,臣下很难抗拒,因为不支持它,就是反对他.郑兴只好服输,自己承认学术浅陋,不如圣见高明,才得脱身.
  在同样的情形下,我们也可猜想以当日文字传递的艰难(纸张仅于公元105年前后出现),加以政府收揽读书人之广泛,凡与当局意识形态格不相与的知识就很难普及.东汉之张衡作浑天仪,又于公元132年作地动仪,能不待各处报告,预知何方地震.他的浑天说,称天如鸡卵,地如卵黄,日行一度,共365又4分之一度,他又算出圆周率为3.1622.可是他为宦官所谗,自己也不如意,还不敢向皇帝直说,“及后之著作,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这和董仲舒所著“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有霄壤之别.比张衡还要早约50年的王充,对当日迷信作有系统的批判,所著《论衡》二十余万言,但是他人为“异人”,书为“异书”.《后汉书》里写他的传记,只聊聊数十行,除了说他所著书,“始若诡异,终有实理”之外,无一字一句抄录.可见得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知识,总有与时尚不合的趋势.
  从这些观点出发,我们回头看王莽:《隋书》经籍志说:“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谶兴,遂盛行于世.”从此也看出新莽与光武帝刘秀同以原始型的信仰带有神秘性的色彩,去支持他们的帝业,并无基本的差别.可是除此之外,刘秀注重实际的组织,有步骤的达到他的目的.王莽则眼高手低,只能宣扬天下大局应当如是,做事经常文不对题,可能被他自己的宣传所蒙蔽.作他的传记者只要把他的诏书书前后摘录,也可以给人看出这位改革专家,实际上仍是一个大书呆子.
  王莽的“新政”
  1、“王田”与“私属”
  公元9年,王莽颁诏,宣布天下土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一律不得买卖,按照>所在的井田制,一夫一妻受田百亩的原则分田.“此举的实质内容是冻结土地,奴婢买卖,以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但他不顾社会环境变化和历史发展趋势,照搬古制,脱离现实.” (引自教科书> 张帆老师著,103页).所以这激起贵族官僚的反对,与此同时,奴毕业还在黑市中进行,丝毫没有缓解社会矛盾.终于在3年后这项法令被废止.
  2、五均,六管制
  这项措施缘于汉武帝时期,它在当时能起到抑制富商囤积居奇,过分剥削,增加国库收入.这是因为汉武帝能够控制这些富商,而王莽所任命的“五均,六管”官员都是当地大富豪,他们与官吏勾结,巧取豪夺,使“五均,六管”成了官商渔利的工具,从而加剧了贫富差距.
  “无均,六管”最早出现于>中,这是王莽复古主义的一种体现,他无视经济规律,盲目复古,最终导致失败.
  3、改革币制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王莽时期的货币一共有28种,甚至把早已被历史淘汰的龟、贝拿来使用.这样复杂、落后的币值,百姓如何能够接受,结果有人抵制新币,有人私自铸币因此许多人被捕、被杀、沦为奴婢,是全国人口减少一半,这同样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体现.币制改革加速了新王朝的灭亡.
  4、改革中央机构,重划行政区域
  王莽附会西周官制,恢复公、侯、伯、子、男五爵,滥加封赏.朝中大臣的官名也都恢复古制.郡县名称也变来变去,有的更改达5次之多.王莽这种根据古籍改名称,想把新朝的典制改的与经典一致的做法,只是他追求虚荣的一种表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受儒家学说影响之深.
  王莽政权的覆灭及教训
  公元23年10月1日,王莽被起义军中的商人杜吴杀死.从此,之通知了全国14年的新莽政权结束了.
  历史上像王莽这样通过“和平演变”夺取政权的例子是很少的(只有武则天是这样),大多数政权都是通过武装起义夺得的.所以这个政权必然具有特殊性.在王莽刚刚上台时,歌颂者极多,而当他败亡时,学者们都开始唾骂它篡汉.东汉王充认为王莽是最坏的人,他因邹伯奇的话说:“桀、纣之恶不若亡秦,亡秦之恶不若王莽.”翦伯赞曾说过:“王莽成了篡逆者的符号.”这说明百姓们认为天下不是刘家一家的,而是属于全天下人的,老百姓反对王莽不是因为他篡汉.那究竟是什麽原因导致新朝的灭亡呢?我认为是王莽在执政后一系列改革措施不力而造成的.
  曾经有人所过:“如果一个靠政变夺取政权的皇帝没有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的话,那他就会成为是世人攻击的.”王莽不幸就是这样.他的改革措施目的是要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但他慕法上古,改革措施多遵循古制,无视社会发展规律.他以周公,尧、舜作掩护,掩饰自己篡汉;他是研究《礼经》出身,所以在各种礼仪上处处都要按章办事,追求虚荣;在经济上,他的政策不但没有缓解社会矛盾,反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扰乱了市场秩序,弄得民不聊生;在对外关系上,他妄自尊大,藐视少数民族,引来无休止的战争.王莽如此之国,怎能不败.
  另外,王莽在称帝之后,再没有了以前那种节俭、大方、慷慨的作风.他改革币制的目的就是从民间聚敛钱财,至死时,他的国库中还有60万辆黄金,而此时的他又极其小气,指给上前线做最后一博的官兵每人4000钱,令军对上下普遍不满,在接触到起义军后一触及溃.王莽虽比汉朝皇帝勤政许多,但他丢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法宝——以高尚品德换来的民众的支持,这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莽的改制是失败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完全否定一个人,抛开想为篡位制造舆论不说,他的种种善行在现在也是值得提倡的.另外,西汉儒者崇古,经常称尧、舜、禹是黄金时代,贬斥当今,王莽为此作了试验,证明了一切按《周礼》的制度来治国是行不通的.此后再没有政治家想要恢复古制.知识王莽给后人提供的前车之鉴.
  总之,我们应该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又辩证的方法分析一个人.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就能够很客观的分析王莽.他对王莽的事迹和别人对王莽的评价都如实的载入.是《王莽传》成为《汉书》中最长的一篇,共156页.他在《王莽传》最后有明确的议论,曰:“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在家必闻,在国必闻”.这些都是对王莽称帝前良好品德的称赞.对于王莽的败亡,班固认为是:“色取仁而行违,”表面装成仁者的样子,而实际行为却违背仁道.但班固还提到王莽篡位后,利令智昏,独断专行,祸害天下.这些评论虽然带有“袒刘”的色彩,但基本上还是符合史实的.我们在对待一个历史问题是,也应该有史学家那样严谨的史学态度,这样才能符合事实地给一个人定论,给后人留下一部真实的历史.
  脱离现实,托古改制,自走绝路
  一般都说王莽是“托古改制”,认为他的真正目的是改制或篡权,“古”只是一个幌子,只是假托.我以为,王莽倒是真心诚意复古,因为他把儒家经典中描述的古代社会当成了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王莽的复古只是为了篡权,那么在他当了新皇帝后就可以改弦更张了,而他推行的实质性的改革却都是在当了皇帝以后.王莽上台以后以更大的热情顽固地推行他的复古改革,把自己推上了绝路.
  王莽曾经使社会各阶层、各类身份的人都获得过实际利益,因而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但在社会财富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完全没有物质基础,只能加速国库的枯竭和财政崩溃.这些利益还诱发了得益者对王莽、对他的改革过高的期望,一旦事与愿违,这些支持者马上会变为反对者.知识分子如此,其他阶级、阶层也会如此.
  王莽想在不触犯贵族、豪强、官僚利益的前提下,让百姓、贫民、甚至奴婢的生活也得到改善,完全是痴心妄想.增加王侯官员的俸禄和供养学者的开支,势必减少农民土地,提高百姓赋税;而要缓解土地矛盾,减轻百姓赋税,只有削减朝廷开支,裁减贵族官僚,限制他们的土地占有量;绝对难以两者兼颐.
  当王莽实行改革时,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目标,不惜得罪所有的人.例如,对社会矛盾的焦点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宣布的政策是:将天下田改名“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每个不足八个男口的家庭,使用的田不得超过一井,超过部分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原来没有田的人可以根据制度受田.还规定,对胆敢说“井田圣制”坏话的人,违反法令造谣惑众的人,都要押送到边疆去.
  大地主豪强当然会激烈反对,因为他们占有的田地远不止一井,要他们将多余的土地交出来等于要割他们的肉.他们占有的大部分奴婢是用于农业生产的,现在将土地都交了,难道将奴婢白养着?而奴婢又不许买卖,岂不是逼着他们白白送掉吗?由于既没有可行性,又没有切实的强制措施,地主豪强多余的土地大多没有交出来,所以政府没有足够的土地分给应该受田的无地、少地农民,对这一纸空文,农民自然也不会满意.三年后,王莽只得让步,于是土地和奴婢买卖合法恢复,原来的业主肯定要索回已交了公而被其他人“受”了的土地.至此,王莽就将唯一拥护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也得罪了.
  王莽对货币的改革,开始时模仿周朝的子母钱.以后又不顾五铢钱从武帝时开始已经生产了280亿万的现实,盲目推行花色繁多却没有信用的各种新货币.受到百姓抵制后,还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规定携带使用五铢钱的人与反对井田制同样处罚,流放边疆.
  由于王莽定下了过高的目标,又深受“夷夏之辨”的影响,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为了使这块荒地像一个郡,必须强制移民,于是增加了五十条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万的罪犯,满足移民的需要.为了这个西海郡,王莽招来了最初的不满.
  王莽要匈奴改为“恭奴”、“降奴”,将“单于”改为“善于”、“服于”,改“高句丽”为“下句丽”.他又轻率地决定动用武力,不仅导致边境冲突,还使数十万军队长期陷于边疆,无法脱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了北方边疆人民深重的灾难.
  王莽泥古不化,掀起了空前绝后的改名运动,无论地名、官名、建筑名,差不多都改了,而且还任意调整行政区划和行政部门的职权.这样改一次已经够折腾了,王莽却一改再改,有的郡名一年间改了五次,最后又改还到原来的.官吏和百姓根本记不住,所以每次颁发诏书和公文,都要在新名后注旧名.不但影响效率,造成浪费,而且造成官民心理上的厌恶.
  天时对王莽也是极其不利的,公元初前后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阶段之一,见于记载的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如此大的灾害,即使是在国家储备充足、社会秩序稳定的条件下也会造成巨大损失,何况发生在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动荡时代,出现在国库早已耗费殆尽之时!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十月初一,响应更始政权的军队入长安城.初三天明,王莽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退至渐台.将士全部战死.商人杜吴杀了王莽后还不知道他的身份,取下了他身上的绶带,校尉公宾就见了,忙问是从谁身上拿到的,得知尸体还在后,立即冲进室内砍下王莽的头,王莽尸体立即被争夺的士兵肢解.几天后,王莽的头被挂在南阳宛县市上,这里是更始帝的驻地,也是西汉宗族的重要基地,当地“百姓”纷纷向头上掷石子,甚至有人割下他的舌头吃了.
  王莽彻底失败了,但在他山穷水尽、必死无疑时,竟然还会有千余人自愿与他同归于尽,或许能给他一丝安慰,也向后人透露了一点真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