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传”第六章,慎独的含义慎独的含义,以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含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2:08:39

大学“传”第六章,慎独的含义慎独的含义,以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含义.
大学“传”第六章,慎独的含义
慎独的含义,以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含义.

大学“传”第六章,慎独的含义慎独的含义,以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含义.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然而,七十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五行》经传和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竹简《五行》都提到一种慎独,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文云: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第8章)
对于这个慎独,传文的解释是:“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疑当补为“一”)心也,然后得之.”这里所说的“五”,是指“仁义礼智圣”,按照《五行》的规定,它是五种“形于内”的“德之行”.在《五行》的作者看来,仁义礼智圣虽然是“形于内”、形成于内心的,但它还有“多”的嫌疑,还没有真正统一于心,故需要舍弃仁义礼智圣形式上的外在差别,将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使其真正统一于内心,故说“一也者,夫五为一心也”.因此,这里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具体讲,是指内心专注于仁义礼智圣五种“德之行”的状态.《五行》又说: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同上)
传文的解释是:“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世间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人们过分关注外在的形式,内心的真情反而无法自然表达,所以真正懂得丧礼的人能够超越丧服(衰绖)的外在形式,而关注内心的真情,“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在传文作者看来,这即是“独”:“独也者,舍体也.”所谓“舍体”,即是舍弃身体感官对外物的知觉、感受,而返回于内在的心理状态.所以慎独的“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心理上的“未发”或未与外物接触,指内心的意志、意念.“独”的这种含义也见于先秦典籍之中,如《庄子·大宗师》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所描绘的“见独”颇类似于现象学中的先验还原,即舍弃对世界的自然态度和固有看法,而回到纯粹的先验意识,见独即发现内在、先验的心理状态.这里的“独”与《五行》一样,都是在“舍体”的意义上使用的.所以庄子的“见独”与儒家的慎独虽然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内心的精神状态而言,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显然是建立在他们对“独”的共同理解之上.独也可以做动词,作“内”讲.《五行》传文解释“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第9章)一句时说:“有与始者,言与其体始;无与终者,言舍其体而独其心也.”这里的独即作“内”讲,“独其心”即内其心.“内心”的说法也见于先秦典籍,并与慎独联系在一起,如《礼记·礼器》说: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对于“内心”,郑玄的注释是“用心于内,尚其德在内”.《礼器》以“内心”来理解慎独,与《五行》显然是一致的,这应该即是慎独的本来含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慎独呢?《尔雅》云:“慎,诚也.”而据《五行》传文,独是指“舍体”,也即内心的意志、意念,故慎独即是诚其意.只不过慎独在当时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其内涵已广为人知,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如《五行》的“能为一”、《礼器》的“内心”等等.但不论是“能为一”还是“内心”,其实都是指诚其意,只是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而已.

有学者可能会有疑问,将慎独释为诚其意,是《五行》等篇的特殊理解,还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理解?难道《大学》、《中庸》的慎独也是指诚其意吗?回答是肯定的.先秦典籍中的慎独都是指诚其意,《大学》、《中庸》也不例外.先看《大学》的慎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里出现两个“必慎其独也”:前一个“慎其独”是指“诚其意”,意思非常清楚;后一个“慎其独”前,由于有“小人闲居为不善”一段,需要做一些辨析.朱熹对此的解释是:“闲居,独处也……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掩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其恶而卒不可掩,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大学章句》)按照朱熹的理解,这段话是说,小人独自一人的时候,常常干出不好的事情来.然而,从他见到君子后试图掩盖自己恶行来看,他并非不知道应该为善去恶,只是一到一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便故态萌发,无力做到这一点.既然伪装并不能真正掩盖自己,那么就应当引以为戒,“慎其独”,过好独居这一关.可是我们稍一留意就可发现,朱熹的这个注解并不正确.在《大学》原文中,“小人闲居为不善”并不是“慎其独”的直接原因,而是要说明“诚于中,形于外”,“诚于中,形于外”才是慎独的主要含义.这一段话是说,小人平时喜欢做不好的事情,当他见到君子后,却试图伪装自己,“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然而,人们的内心与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勉强在形迹上伪装是伪装不了的,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所以“慎独”必须落实在“诚于中”上,可见后面的“慎其独”同前面“慎其独”一样,实际也是指诚其意.《大学》的慎独是指诚其意,《中庸》的慎独也是如此.《中庸》首章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作者提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下面“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均是对此的进一步说明,因此,这里的“道”具体指什么,便成为理解慎独的关键.由于本段以下,文章接着讨论中庸,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等论述,往往使人们容易认为这里的“道”是指中庸之道,或至少与中庸有关,而慎独就是指在独居时谨慎其所为.但是我们知道,今本《中庸》实际包括两个部分,从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为准,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为一个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则立”以下为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谈论中庸,后一部分主要谈论诚明,它们被编纂一起乃是后来的事情.(参见拙文:《郭店竹简与〈中庸〉公案》,《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5期)所以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道”,不应是第二章以下,而应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谈论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诚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诚而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就是要时时保持内心的诚,它与《大学》的“诚其意”实际是一个意思.如果说上面的分析多少还带有推论的话,我们不妨再来看更为直接的文献材料.刘向《说苑·敬慎》云: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谚曰:“诚无垢,思无辱.”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之谓也.
这里明确提到《中庸》,说明它谈论的正是《中庸》的慎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虽然略去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句,但它先是提出“圣人重诚,敬慎所忽”,又在下面接着引时谚曰:“诚无垢,思无辱.”又说“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说明《中庸》的慎独主要是对诚而言,乃是当时人所共知的事实;同时也说明我们对《中庸》文本的分析,确实是能够成立的.
参考资料: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zgsssyjtx/ss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