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真的有个宰相刘罗锅吗?他爹是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54:58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个宰相刘罗锅吗?他爹是谁?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个宰相刘罗锅吗?他爹是谁?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个宰相刘罗锅吗?他爹是谁?
.清朝书画家、政治家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没贪过国家一分银两,一件器物.修坝建桥时,自己带领百姓及工作人员努力奋干在第一线.衣着简陋,粗粮杂饭.他最爱的食物是煎饼卷大葱,可以看出为官的他生活是相当艰苦.
  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一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受株连而遭逮治,旋得宽释,降为编修.次年六月,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提为安徽学政.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贡生、监生管理的混乱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部议准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调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他又上疏:“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行政官员)既畏刁民,又畏生监,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后,应责革者,并不责革,实属阘茸怠玩,讼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时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称赞其“知政体”,并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命他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升任冀宁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间,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坐罪革职,判死刑.乾隆帝因爱其才,特加恩诏免,发军台(清代西北两路传达军报及官文书的机构,即邮驿)效力赎罪.次年赦回,命在修书处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授江宁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迁江西盐驿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陕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刘统勋病故,回家服丧.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人直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曾劾举秦州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刘墉以劾举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湖南巡抚.时值湖南多处受灾,哀鸿遍野,无灾州县也盗案迭起,贪官污吏猖獗,百姓怨声载道.刘墉到任后,一面查明情由,据实弹劾贪官污吏,建议严办;一面稽查库存,修筑城郭,建仓储谷,赈济灾民,井准许民间开采硝石.仅一年余,库银充实,民粮丰足,刘墉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迁刘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偕同和珅审理山东巡抚舞弊案.刘墉至山东,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访,查明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征税时,对无力缴纳者,一律拿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护国泰.刘墉遂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在处理国泰一案上,刘墉不畏权要,刚正无私,足智多谋,与钱沣一起挫败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挠而成功地执行了大清律法,为民除了害.后来,民间曾据此事写成通俗小说《刘公案》,对这位“包公式”的刘大人大加颂扬.
  国泰案结,刘墉被命署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命署直隶总督.八月,又调吏部尚书,不久,充顺天乡试正考.是年底,充经筵讲官.次年五月,复兼理国子监事务.六月,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之处)副总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以上书房阿哥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身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侍郎.不久,授内阁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迁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礼部尚书,并再次兼管国子监事务.五月,又署吏部尚书.嘉庆二年(1797)四月,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五月,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嘉庆四年(1799)三月,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不畏权势,很快查明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奏朝廷.皇上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家产.
  嘉庆四年底,刘墉上疏陈述漕政,对漕运中的漏洞体察至深,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嘉庆皇帝看后,深以为然.嘉庆六年(1801),刘墉充任会典馆正总裁.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书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刘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著有《石庵诗集》刊行于世.
  嘉庆七年(1802),皇上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八十有余,却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墉卒于官,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