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我要中国早期的共产党员的伟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4:56:27

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我要中国早期的共产党员的伟绩!)
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
我要中国早期的共产党员的伟绩!)

一个共产党员的故事我要中国早期的共产党员的伟绩!)
这个问题网上一搜索就有.关键字:永远的丰碑 早期 共产党
1 罗亦农
罗亦农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8年4月21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中共中央在5月30日出版的《布尔什维克》第20期上,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专文,题目是《悼罗亦农同志》.文章写道:“亦农同志被害了,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位最热烈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最英勇的战士.”文章高度评价了罗亦农的革命精神,指出:“罗亦农同志的热烈的革命精神,可为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的楷模!”
罗亦农,湖南湘潭人.1921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3月回国后,参与组织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中共江浙区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927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8月,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11月,在上海出席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不久,任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1928年4月15日,罗亦农因叛徒出卖被捕.他在狱中写下绝命诗:“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革
命气节
2 何孟雄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首诗是为纪念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的24位革命烈士而写的.在这24位烈士中,有一位著名的共产党员———何孟雄.
何孟雄,1898年6月生,湖南炎陵人.早年在长沙求学期间,与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等交往密切,建立了革命友谊.1919年3月,何孟雄入北京大学做旁听生,受《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成为北京大学学生运动的重要骨干.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何孟雄加入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加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何孟雄是全国最早的50余名党员之一;同年秋,任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成员;同年冬,中共北京地委成立,任地委书记兼组织委员;1925年5月1日,任刚刚成立的京绥铁路总工会秘书长;1926年初,调任中共唐山地委书记;1926年冬,调到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工作,任中共汉口市委组织部长.
在此期间,何孟雄作为北方党组织和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成员,参与发动和领导了京绥铁路、开滦煤矿、唐山铁路机车厂、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许多重大斗争.
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严重白色恐怖中,何孟雄于1927年10月奉调上海,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淮安特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军事委员会书记等职,参与领导江苏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工农运动和开展武装斗争.
1931年1月,因叛徒告密,何孟雄在上海被捕.在狱中,何孟雄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和崇高品格,宁死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1931年2月7日,何孟雄与其他23位革命者一起英勇就义,年仅32岁.
3 张宗兰
1935年冬,张宗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佳木斯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1936年冬,当选为中共佳木斯市委领导成员,负责妇女工作.其间张宗兰积极协助其兄张耕野处理党的临时工作,参与为抗联部队购买、运送防寒用品、印刷器材及药品等物资的组织运送工作.同年末,接受党组织派遣,利用中学毕业后找工作的机会,打入伪桦川县公署担任文书.在这个特殊岗位上,她不断搜集敌伪政治、军事等情报,并及时提供给市委或抗日联军,保护党组织和抗联部队的安全.
1938年3月,日伪集中大量兵力,对松花江下游一带抗日武装进行围剿,佳木斯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地下党组织中已有人被捕叛变.在此危急关头,张宗兰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按照市委负责人的要求,一面迅速将有关消息通知市内所有共产党员,并亲自安排上级来的一名干部紧急转移,一面秘密销毁和设法转移党的重要文件.此时,张宗兰已处在敌人监视之中,经过仔细筹划和安排,张宗兰将党的重要文件藏入掏空的萝卜中,交由化装成乞丐的地下党员同志安全带出城外.3月15日,日伪警特机关对地下党组织开始大搜捕.18日张宗兰与其嫂金凤英带家人往双城老家转移隐蔽,临行前在自家门前撒上草灰,发出了危险信号.为迷惑敌人,一家人取道牡丹江去哈尔滨,但仍未能摆脱4名暗探的跟踪.3月20日夜,尾随的特务带警察闯入张、金所住的客栈,强行逮捕.张、金奋起反抗,在搏斗中受重伤,随后被警察拉走,3日后张宗兰壮烈牺牲,年仅20岁
4 施滉
他是清华最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厅墙壁上汉白玉烈士纪念碑的这段铭文,纪念的是一位清华学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施滉.
施滉,白族,1900年出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人.1917年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参与发起成立了清华学校第一个进步社团———“暑假修业团”,1920年改名为“唯真学会”,施滉任会长.1923年秋,施滉被选为清华学生会会长.同年,施滉在广州见到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李大钊热情地肯定了他们的革命活动,鼓励他们的斗争精神.与李大钊的会见,对施滉后来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4年7月,施滉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他经常参加美国共产党组织的各种反帝活动,大量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在美共领导下,施滉等人成立“美洲华侨和中国工农革命大同盟”,筹办《国民日报》即后来的《华侨日报》等,团结爱国侨胞,声援国内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3月,施滉加入美国共产党,并当选为美共中央中国局首任书记.此后,在美共中央领导下,施滉在华侨和留学生中宣传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建立党的组织.1928年12月,施滉被美共中央派往古巴、加拿大,在华侨中发展共产党的秘密组织.1929年,施滉受党组织派遣到莫斯科学习.
1930年秋,施滉从苏联回国,先后在中共中央机关、香港海员工会等处工作.1933年被党派往河北,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中共河北省委书记.1933年冬,施滉在北平召开会议时,因叛徒出卖而被捕,随即被押解到南京.在狱中,面对残暴的敌人,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痛斥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坚信革命必胜,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1934年初,施滉被反动派杀害于南京,年仅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