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的简介和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0:48:25

花木兰的简介和事迹
花木兰的简介和事迹

花木兰的简介和事迹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诗是这样写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故里
(说法不一,为免改来改去,现全部列上)
一,木兰故里在虞城,有花木兰祠为证.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保存完好.
二,木兰家在亳州,至今遗址尚存.《毫州志烈女志》载:木兰,魏姓,西汉谯城东魏村人(今亳州魏园村).魏园村为淮北一普通村落,高约5米的木兰出征塑像,为故里平添无限光彩.村民指其村后即木兰故居,墓冢犹存.墓周苍松环护,翠竹成林,春来芍花飘香,蔚为壮观.《光绪亳州志》载:木兰祠在关外,相传祠左右即木兰之家.今祠已毁,遗址尚在.
三,木兰为黄陂人氏,木兰山下是其家.木兰山在黄陂城北30公里处,山高600余米,峰峦耸翠,风景秀丽,古迹甚多.传说当地有朱氏名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这,立功封为木兰将军.她不受朝禄,解甲归田,恢复红装,侍亲以终.历代在山上祭祀木兰,唐建木兰庙,明建木兰宫,后修木兰殿.现木兰殿在绝壁之上,朱柱青瓦,殿门额刻“忠孝勇节”四个大字.殿内端坐木兰鎏金塑像,男装女貌,英俊神武.两侧山墙,有“登山求嗣”、“河畔习武”、“代父出征”、“凯旋归时等木兰故事彩色壁画,栩栩如生.
四,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花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飒爽英姿.
史家关于木兰记载甚少,木兰究竟魂归何处,如云彩一般飘忽难定,以至传说众多.
木兰祠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逼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相关评价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