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下期中试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3:02:07

语文六下期中试卷!
语文六下期中试卷!

语文六下期中试卷!
2011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第12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识字写字】(30点)
一.请同学们用钢笔端正清楚地写好每一个字,并保持卷面的整洁.(3点)
二.读拼音,写词语(12点)
chōu yē róu zhòu hé mù gé bì zhuān xīn zhì zhì
( ) ( ) ( ) ( ) ( )
cuò yāng zhēng yì xiù chú
不知所( ) 遭( ) ( )融 演( ) 生( )( )窗
( )折 插( ) ( )扎 对( ) 刺( )( )菊
三.在下列选项中有4个错误的读音,把它们圈出来在括号内改正.(4点)
A、别墅(sù) 吞噬(shì) 贮(zhù)仓 爱憎(zēng)分明 ( )
B、撇(piě)嘴 窈窕(tiáo) 拧(nǐng)螺丝 衣衫褴(lán)褛 ( )
C、妩(wǔ)媚 汲(jí)取 奇葩(pā ) 歉疚(jīu) ( )
D、掺和(huo) 摩(mō)平 执著(zhuó) 引吭(háng)高歌 ( )
四.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点)
A、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姐姐?
B、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
C、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五.按照要求填词语.(3点)
A、把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妈妈言辞诚恳、情意深长地说:“孩子,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 )
B、填写带“入”的成语:银泰周庆大减价,门刚打开,顾客们便( ),疯狂大扫荡啊!
C、★根据提供的词语猜作家:幽默大师、美国 、水深十二英尺( ).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点)
A.《两小儿辩日》选自《论语》,从“孔子不能决也”可见孔子对待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 ( )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或”字意思是“或者”.
( )
C.《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均出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 ( )
D、“成果 结果 后果”是一组近义词,但感情色彩各不相同,与“保护 袒护 庇护”相类似. ( )
E、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藏戏》却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 )
【阅读·积累】(42点)
一.填空.(共11点)
1.《学弈》用对比的方法叙述,说明学习应该( )的道理,用文中的结语回答是“( )”.(3点)
2.本学期我们积累了不少反映传统节日的古诗: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皮日休的“(
)”描写了中秋节月光下桂花和雨露交融之美;还有,★杜牧的“( )”平添几分愁绪和对先辈的追思.(4点)
3、同学们,本学期我们还积累了不少励志名言,如果看到同学应遭受挫折而潸然泪下时,可用拉克司内斯的“( )”去劝勉,当然也可以用“(
)”去激励他收拾心情,扬帆起航. (4点)
二、阅读文稿,完成练习.(7点+7点+8点+9点)
(一)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 关注文中的两个“曾经”,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象:暖和的火炉,
.(2点)
2、 关注文中的两个“幸福”,其含义不一,分别指的是
.(3点)
3、 思维碰撞:《卖火柴的小女孩》删去这最后一小节依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你认为可否,请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2点)


(二)邯郸学步
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注释:馀(yú),同“余”)
1、 解释字词,并给带点字注音.(2点)
故( ) 直( ) 匍匐( )( )
2、 读着“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你仿佛看见了怎样可笑又可悲的场景?请描写下来:

.(2点)
3、 这个成语故事现在用来比喻
.由此,我们还想到了成语故事 .(3点)
(三)鲁迅与时间
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人作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醒来以后又继续工作.
一年到头,鲁迅很少休息.他常常在每一年的除夕写作,翻译,编集一年中所写的文章.如1925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一本《华盖集》,写了1200字的《题记》;1932年的除夕夜,他编成了《南腔北调集》,写了1000多字的《题记》;1934年的除夕夜,他翻译了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的小说《少年别》,还写了译后附记;1935年的除夕,也就是鲁迅生前的最后一个除夕,他又编了《且介亭杂文二集》,除写了《序言》外,还写了长达近万字的《后记》.此外,鲁迅还常常利用每年除夕整理日记或计划第二年的工作.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1、结合课题,想想短文为什么要用上一系列的具体数字.(2点)


2、读文中画线句子,体会带点字在句子中的作用.(2点)

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2点)
4、摘录文中鲁迅先生“惜时”名言一句,再写一句平时积累的“惜时”名人名言.(2点)


(四)寂静除夕夜
(1)每当___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___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2)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这____的打击让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
(4)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5)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分工.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有个怪癖,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由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
(6)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7)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早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永年好运的预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的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8)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
(9)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她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
(10)“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11)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
(12)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13)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即将面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家什—一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他们四人则和衣而坐,围着小火炉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
(14)那一夜好长好长,躺在被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 11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姐姐则设法招架母亲,二姐和哥哥的任务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
(15)时间一分一秒地慢慢过去,我终于热不住睡着了.
(16)也不知过了多久,公鸡的啼鸣声将我唤醒.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熟睡一般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17)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____.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就此我们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18)20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时感染着我.熟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一如我,一如我们全家.
(19)我再次遥望远方,默默祈祷:
(20)愿你们永远平安.
1.依次加到文中__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点
A.清脆 响亮 情不自禁 意想不到 平反昭雪
B.震耳欲聋 不由自主 突如其来 报仇伸冤
C.清脆 响亮 不由自主 意想不到 报仇伸冤
D.震耳欲聋 情不自禁 突如其来 平反昭雪
2.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是:( ).2点
A.文章所叙主要事件发生在20年前的那个寂静除夕夜,地点是在我们家当时居住的那个村庄.
B.本文叙写的人物是“我”的一家及众乡亲.
C.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革给我们一家带来的灾难.
D.全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3.(18)结尾写“我深深懂得了……”什么道理?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2点
A.善良的内心产生的行动,能给受创伤者以慰藉 .
B.在最艰难时得到帮助,最值得珍爱
C.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D.善良的义举都是出自对精神病人的关爱.
4、作者用较多笔墨记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的事情,这有什么作用?

.(3点)
【习 作】(28点)
记得有这样一幅画:远处是座入云的高山,近处是一条崎岖小路;路边坐着一位背着行囊的旅人,正拿着一只鞋在磕.画的下面有这样一句话: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这是一句意蕴多么深远的话啊!其实,这“沙子”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处事中种种来自外界及内心的困扰与烦恼么?那么,面对种种不顺心、不如意的小事,你将怎么办?
请你以“面对生活中的困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记叙经历,生发议论,抒发感情等;2、题目自拟;3、不少于400字.

信达外国语学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卷评分标准
识字写字:共30点
书写要求:规范(按格式行文)、端正(字迹秀美)、整洁(修改痕迹、涂鸦影响阅卷).
一、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酌情扣1—2点
二、共12点,每个字错误扣0.5点.
参考答案:抽噎 揉皱 和睦 隔壁 专心致志 措 挫 殃 秧 蒸 挣 绎 弈 锈 绣 橱 雏
三、共4点.选错一个扣0.5点..
参考答案:A、别墅(shù)B.窈窕(tiǎo) C.歉疚(jiù)D. 摩(mā)平
四、共3点.
参考答案:B
五、共3点,一个词语1点.
参考答案:语重心长 蜂拥而入(一拥而入) 马克·吐温
六、共(5点)
参考答案:× × √ × √
【阅读·积累】(42点)
(一)、填空(共11点) 错别字两个扣0.5点.
参考答案
1、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或不能三心二意) 1点,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点)
2、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各2点).
3、眼泪无法洗去痛苦(2点)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答案多元的)2点
二、阅读文稿,完成练习.(7点+7点+8点+9点)
(一)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参考答案:
1、喷香的烤鹅(0.5点) 美丽的圣诞树(0.5) 慈祥的奶奶 (1分)
2、“幸福”,分别指的是:小女孩临死前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各1.5点)
3.思维碰撞:不能,因为删去后虽然完整且令人深思,但不能清楚地表达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以及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悲惨世界贫富悬殊的强烈不满.(各1点) (二)邯郸学步
参考答案:
1、故:本来,原来的 直:只、只是、只能、只好.
匍匐pú fú 爬 (手足并行)(各0.5分)
2、读着“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你仿佛看见了怎样可笑又可悲的场景?请描写下来:(要点 人物(0.5分) 原来的走法忘了(0.5分)爬着回家(0.5) 旁人或余子的心理活动(0.5分)
4、 这个成语故事现在用来比喻别人的长处固然要学,但不应盲目模仿,否则别人的长处没学到,反而丧失了原本的自我. (2点)由此,我们还想到了成语故事《鹦鹉学舌》《东施效颦》《照猫画虎》《亦步亦趋》《生搬硬套》.(1点 书名号不写0.5分)
(三)鲁迅与时间
参考答案:
1、(2点)
表现了鲁迅先生珍惜时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2、读文中画线句子,体会带点字在句子中的作用.(2点)
这几个词语突出反映了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他常常在每一年的除夕写作,翻译,编集一年中所写的文章.”(2点)
4、摘录文中鲁迅先生“惜时”名言一句,再写一句平时积累的“惜时”名人名言.(2点)
(四)寂静除夕夜
1.依次加到文中__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2点
D.震耳欲聋 情不自禁 突如其来 平反昭雪
2.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是:( C ).2点
C.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革给我们一家带来的灾难.
3.(18)结尾写“我深深懂得了……”什么道理?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D ).2点
D.善良的义举都是出自对精神病人的关爱.
4、作者用较多笔墨记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的事情,这有什么作用?
A、为突出寂静除夕夜作铺垫(1点) ; B.二十三那天,乡亲们已做了牺牲,三十晚上再次成全我们,更见人心的善良和无私(2点).
【习 作】(28点)
作文:优秀(扣1-2.5)
良好(扣3-5.5)
一般(扣6-8.5)
及格(扣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