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南通卷 一道风景线满分作文有谁知道?不是(我是风景线),也不是(你是风景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6:48:42

2008年江苏南通卷 一道风景线满分作文有谁知道?不是(我是风景线),也不是(你是风景线)
2008年江苏南通卷 一道风景线满分作文
有谁知道?不是(我是风景线),也不是(你是风景线)

2008年江苏南通卷 一道风景线满分作文有谁知道?不是(我是风景线),也不是(你是风景线)
“风景线”里的风景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评析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
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点、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以“风景”为主题词的作文在全国各地历年的中考试卷并不陌生,如2004年山东淄博以“我就是一道风景”或“你就是一道风景”为话题等.2008年宁波市选题作文之一也就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基本方向一致.难怪题目一经面世,就有人认为此题太“老”、太“俗”了.细细玩味,综观全题,应该说2008年南通市中考作文具有如下鲜明的“亮”点.
一、比喻设题,与诗意的提示语相得益彰.“一道风景线”以比喻的修辞设题,题面灵动,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提示语的设置,用语像一首诗,读来清新优美.文题是对提示语的凝练,提示语又是文题的诗意诠释,把“风景线”这一喻体化为一个个具像,铺展在人们面前,为考生找到审题立意选材的方向.提示语精妙地扫除了学生审题障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考查“不设置审题障碍”的基本要求.
二、题面开阔,为选材的多样性开拓视野.用比喻设题,文题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选材视野开阔.提示语的前三句话,很清楚地告诉学生,选材角度可以来自自然,可以来自社会,可以来自精神(心灵),三个角度三个层次,次第展开,触发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感悟积累,选择自己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
三、关照现实,为立意的多元性启发思维.有人认为,此题考生很难出新,因为题目似曾相识.但是笔者认为,从提示语中,我们并不难发现,命题者鲜明的指向,要学生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无论是“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还是“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都是引领学生去留意去观察去思考现实的点点滴滴.其实,不仅仅是要学生看到这些“风景线”,更要去思考、感悟、回味,在思考、感悟、回味中提炼,明确自己的写作立意.应该说,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写作的立意自然呈现出多元色彩.
四、强调个性,让心灵感悟折射理性光辉.如果说,题目的大众化,所谓的“老”“俗”,考查的重点自然在强调个性化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同样的“眼中景”,不一定产生同样的“心中景”.这事实上是本道作文题要求学生突破的难点.写作中,要把眼中所见与自己的心灵感悟融为一体,折射出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发.有人说,这对初中生的要求偏高.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导向,在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同时,很有必要提升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文题的大众化,笔者以为,不在于一定要学生出新,更在于引领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再看这个命题,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景线”的泛化,题旨容易牵强附会.尽管提示语对文题的要义作了具体化的补充,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让人觉得题目有些宽泛,是不是所有的自然景观、社会现象、心灵感悟都可以贯名以“风景线”呢?这样,是否会出现硬拉死扯的现象呢?套题使题旨牵强附会,必然使主题简单化和肤浅化,或者刻意追求一种深刻.
二、选题的俗化,选材容易移花接木.“风景”和“风景线”是两个外延和内涵不同的词语,因此尽管似曾相识,但如果不加以细致考量和推敲,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将“风景线”的理解泛化,加上题面眼熟,选材套陈题,就显得在思维惯常轨道里了,不可避免地为作文移花接木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文题的诗化,行文容易空灵浮华.文题很美,是对南通近几年作文命题的延续,例如06年的话题“生命的芬芳”,07年的命题“带着微笑出发”,都给人诗意的美感.事实上,一看到“一道风景线”这个题,就会给人以遐想的冲击,这正是命题者所追求的一种审美价值所在.加上提示语诗化的语言,很容易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散文化的倾向,在浮华的语言上做文章,导致文章空灵无物,主题难以捉摸的恶果.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作文中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自然对当下的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作文规范大有必要扎实训练.诸如审题、立意、谋篇等写作知识新课改的“淡化”要求之下,教学实际中已经被忽略了,作文教学更显随意和无序.读懂文题是立意谋篇的第一步.审题不到位造成作文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主题不鲜明、思路不清等等问题,与作文有效的规范训练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必要的作文规范要循序推进,扎实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走向作文的自由和个性.
二、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提高自身审美素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那种编造故事,脱离自己的生活,甚至靠移花接木写出的文章必然矫情做作.生活中不是缺少“风景线”,而是缺少发现“风景线”的眼睛.给学生一双慧眼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等等,同时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书目,拓展视野,垫高灵魂,提高审美素养.
三、加大阅读量,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笔者曾经撰文批评学生作文浮华的现象(见《警惕:作文走向浮华》,《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6期),认为学生作文中词语华丽是一种作文毛病,反思下来,还是觉得此种观点有失偏颇,有问题的不是学生作文用词的华丽,而是一味追求用语的华丽忽略了作文的内容,使主题飘忽,难以捉摸.事实上,初中阶段要鼓励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大胆使用,或直接引用,或模仿写作.初中阶段积累的匮乏,自然很难说语文素养的提高.阅读用时不足,指导不足,是目前依然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很难对一道题做出一个优劣之判断,事实上,一个文题的出现也无须评判它的优劣.中考命题也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写作的过程.文题的成品呈现体现了命题组智慧的结晶,我们在解读它,就像解读一篇文章一样,可以是多元,也可以是自主的,力求接近命题者理想,力求更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
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满分作文:
带着微笑出发
当一种声音,强劲得让你拒绝归顺;
当一张隔膜,厚实得让你无法穿越;
没关系,不要害怕,让我们带着微笑出发.
——题记
陶渊明带着微笑隐入山林
忙碌的田园生活,处处浮现着你微笑的脸.这微笑牵动着你与悠闲的交流.夕阳西下,在山坡采撷一株野菊,像一个活泼可爱的灵童,自得于南山的不可及之中.
你带着微笑出发,来到这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冷眼相待的松山野林,让我明白,面对不幸就该像你这样带着微笑乐观的面对.
李白带着微笑乘帆济海你,带着微笑,一个人一路走,哪管此路风雨兼路,哪管此路命运坎坷,挥一挥手,总有长风破浪之时,总有乘帆济海之日.
李白,你带着微笑出发,呐喊一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让我明白,面对困难就该像你一样以微笑面对,以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来面对.
刘禹锡带着微笑住入草房
二十三年的流水光阴,拌不住你飞起的灵魂.在这巴山夜雨涨着秋池之际,你想象着与自己妻子一起剪那西窗的烛影.虽然活在无边的思念之中,但你还是带着微笑住入了那简陋的草房,摸一摸心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有了山神,山还在乎高低吗?有了龙神,水还在乎深浅吗?自己有高尚的品德,陋室也是归依.刘禹锡,你带着微笑住入草房,让我明白做人就该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微笑面对生活中的贫困.
几百年潮起潮落,雨起雨息,洗不尽黄河之水,汹涌浩瀚;
几百年花开花落,情生情灭,抹不尽微笑之寓意脉脉.
带着微笑出发,让微笑为你打开一扇勇敢的门.

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则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

全部展开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则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导写】
写好这篇命题作文,必须注意三点。

一、体会命题意图。首先,题目中的“风景线”无论是在“眼中”还是在“心中”,都应该美好、高雅、感人,是值得赞美的人和事物,例如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博大的胸襟,等等。“一道”这一数量词也要注意,它给出了数量上的限制,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罗列没有内在联系的几道风景线,又没有把这几道风景线收拢为“一道”,便是偏题。

二、选好构思角度。构思角度大体有三种:以实为主,由实而虚;以虚为主,逐步深化;虚实结合,相得益彰。选哪个角度都可能写出好文章,能否出新的关键在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地说,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由表及里,往往更容易出新。正如提示语所引一位哲人说的话——“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例如写游黄山,只写黄山“四奇”,很可能流于一般化;但如果你有关于黄山旅游区清洁工是“美容师”方面的感悟积累,将自然美与心灵美糅合在一起写,则富有新意。如果写虚实结合的散文,“散”开时写几道风景,则必须做到形散神聚,找出几道风景的内在联系,将其归结为“一道”。

三、冷静面对热点。今年的热点较多,雪灾,抗震,奥运……考生一看到题目,会感到“风景线”太多了。但不假思索地随便选取一件,往往会是 “人有我有大家有”,与大多数人的文章撞车。写出热点“风景线”的新意,关键在于要有别出心裁的切入点、个性化的体悟,做到选材与其他考生相同,但切入点和体悟却来自自己的创造。

【佳作示例一】
一道风景线
南通一考生

如东县城掘港影剧院广场中央,一个椭圆巨柱上有座青铜牛雕。“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精灵”,繁衍、劳作于海滨滩涂的海子牛,是我们南黄海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远望,一尊灰黑色的水牛立于一座石板上,平凡、朴实之中透出几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逼人英气。基座呈梯形,还立有一块石碑,这又使“海子牛”显出粗犷和敦厚,这一点很像咱们如东人——海的儿子所具有的性格品质。近看细细的纹理显现在黑色的石料上,将水牛身上特有的满是皱纹、满是沧桑的皮肤展现得很真实;而那微微翘起坚挺的两角,将老牛的顽强意志和朴实无华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再看那微微张开的嘴唇,似乎正发出一声沉重的低吟;那满溢温情的眼睛似乎正感激地望着路人;那戴着鼻环的硕大的鼻子似乎正喷出热气,一副劳碌一天之后刚刚归来的模样;而那健壮的身躯和厚实的蹄子又体现了老牛风刀雨剑心不惊的吃苦耐劳精神,一如那些拓荒者的任劳任怨和无私无悔。再看老牛的四周,一盆盆鲜花竞相怒放,如彩霞般艳丽,如云朵般素雅,如火焰般热情,这又使风景线多了几分绚丽和雅致。站在牛雕前,我突发奇想,那“海子牛”每天都在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吧,不信你看,它眼中分明写满了祝福,分明在期待着每一个黄海人的心中都有一道更加美丽的风景线!
清人杨廷曾写《海上乘牛车口占》一首:“微醉登牛车,云容忽晴晦。海滩不见人,夕阳上牛背。”吟诵着这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诗,欣赏着眼前浑厚古朴、凝练圆润、洋溢着“不待扬鞭自奋蹄”气概的海子牛雕塑,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油然而生——这是百万黄海人民心中的风景线啊!

【点评】
关注、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考生对地方文化资源了解得广泛,观察得细致。古诗能信手拈来,牛雕的纹理、两角、嘴唇、鼻子、眼睛和蹄子无不写得生动逼真,饶有情趣;不仅如此,在描写可视性外型的同时,作者还把笔触探入“风景线”的精神层面,自然地揭示牛雕的内在美,展示家乡人民海子牛般的奋斗精神。文章虚实结合,乡土气息浓厚,的确是中考作文中一道别具韵味的风景线。

【佳作示例二】

一道风景线
南通一考生

我心中的一道风景线充满绿色——生命的颜色。边走边涂,便是我一生的使命。
草,绿
草的绿很特别,是一种厚重的绿,溢满沧桑。我的绿色涂料的底料便是它——草之绿。
草将所有的坎坷当做对自己生命的考验,刚刚长出的小草只有嫩绿,很淡很浅,经过风雨的洗礼、动物的踩踏与侵犯,早春的严寒,仲夏的干旱,绿色逐渐变深变厚重,于是“疾风知劲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人说“贱如草芥”,草自卑吗?不,它从不自卑,即使被踏在脚下,也只是弯一弯腰,不折不断。它坚韧,它懂得平凡就得坚强,所以草拥有的绿是特别的绿,只属于草的绿。
我要将它作为我心中风景线的底色,在人生路上涂抹坚韧、顽强,涂抹着自己平凡里的不平凡。
树,绿
树叶的绿给人安静、谦和、愉快的感觉,是一种墨绿,我的绿色涂料里决不能少了它——树之绿。
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总会抬抬干涩的眼,投向窗外的树,树叶的绿让人消除疲劳,找回轻松。树懂得谦和,它平和地生活在世上,年年泛绿;它更懂得乐观,将上天对它的折磨——暴雨,化作大地浅浅的微笑,丰润着它的墨绿。它将上天对它的考验——烈日,化作自己不竭的能源,收集着它的墨绿。需要时,它把绿奉献出来,毫无保留。我要将它作为描画我心中风景线的涂料,为我的人生涂出乐观、谦和与奉献的亮色。
水,绿
水的绿很透明,很清爽,是一种碧绿,它灵动、活泼,充满智慧。我要在我生命的涂料里请进它——水之绿。
当你把手伸入冰凉的水中想掬起水的碧绿时,它只是潺潺地抚着你的皮肤,将凉意渗入你的心中,却丝毫不留恋你手心的温度,不会用它空灵的碧绿取悦你。水不贪恋,它只朝自己既定的方向奔跑,翻腾着一身的绿一路作别,智慧地挥手。
我当然要将它作为心中风景线的涂料,让我的一生机灵、鲜活而充满智慧。
我心中的风景线充满绿色——生命的颜色。有了它,风景才有灵魂,生命才能常新。

【点评】
这是一篇新意迭出、含蓄隽永的抒情散文。特点有三:一是借“绿”抒情,三种“绿”代表着三种人生追求,立意高远;二是将眼中之绿与心中之绿交融,将自然之景与人生感悟合一,巧妙地展示了一幅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的“心中风景”画,使读者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受到哲理的启迪;三是讲究结构的精致严谨,小标题、开篇收尾、每部分的内部构建,或一线贯串,或复沓回环,或照应紧密,或布局整饬,无不独具匠心。

收起

“风景线”里的风景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评析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
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

全部展开

“风景线”里的风景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评析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
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点、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以“风景”为主题词的作文在全国各地历年的中考试卷并不陌生,如2004年山东淄博以“我就是一道风景”或“你就是一道风景”为话题等。2008年宁波市选题作文之一也就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基本方向一致。难怪题目一经面世,就有人认为此题太“老”、太“俗”了。细细玩味,综观全题,应该说2008年南通市中考作文具有如下鲜明的“亮”点。
一、比喻设题,与诗意的提示语相得益彰。“一道风景线”以比喻的修辞设题,题面灵动,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提示语的设置,用语像一首诗,读来清新优美。文题是对提示语的凝练,提示语又是文题的诗意诠释,把“风景线”这一喻体化为一个个具像,铺展在人们面前,为考生找到审题立意选材的方向。提示语精妙地扫除了学生审题障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考查“不设置审题障碍”的基本要求。
二、题面开阔,为选材的多样性开拓视野。用比喻设题,文题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选材视野开阔。提示语的前三句话,很清楚地告诉学生,选材角度可以来自自然,可以来自社会,可以来自精神(心灵),三个角度三个层次,次第展开,触发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感悟积累,选择自己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
三、关照现实,为立意的多元性启发思维。有人认为,此题考生很难出新,因为题目似曾相识。但是笔者认为,从提示语中,我们并不难发现,命题者鲜明的指向,要学生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无论是“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还是“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都是引领学生去留意去观察去思考现实的点点滴滴。其实,不仅仅是要学生看到这些“风景线”,更要去思考、感悟、回味,在思考、感悟、回味中提炼,明确自己的写作立意。应该说,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写作的立意自然呈现出多元色彩。
四、强调个性,让心灵感悟折射理性光辉。如果说,题目的大众化,所谓的“老”“俗”,考查的重点自然在强调个性化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同样的“眼中景”,不一定产生同样的“心中景”。这事实上是本道作文题要求学生突破的难点。写作中,要把眼中所见与自己的心灵感悟融为一体,折射出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发。有人说,这对初中生的要求偏高。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导向,在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同时,很有必要提升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文题的大众化,笔者以为,不在于一定要学生出新,更在于引领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再看这个命题,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景线”的泛化,题旨容易牵强附会。尽管提示语对文题的要义作了具体化的补充,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让人觉得题目有些宽泛,是不是所有的自然景观、社会现象、心灵感悟都可以贯名以“风景线”呢?这样,是否会出现硬拉死扯的现象呢?套题使题旨牵强附会,必然使主题简单化和肤浅化,或者刻意追求一种深刻。
二、选题的俗化,选材容易移花接木。“风景”和“风景线”是两个外延和内涵不同的词语,因此尽管似曾相识,但如果不加以细致考量和推敲,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将“风景线”的理解泛化,加上题面眼熟,选材套陈题,就显得在思维惯常轨道里了,不可避免地为作文移花接木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文题的诗化,行文容易空灵浮华。文题很美,是对南通近几年作文命题的延续,例如06年的话题“生命的芬芳”,07年的命题“带着微笑出发”,都给人诗意的美感。事实上,一看到“一道风景线”这个题,就会给人以遐想的冲击,这正是命题者所追求的一种审美价值所在。加上提示语诗化的语言,很容易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散文化的倾向,在浮华的语言上做文章,导致文章空灵无物,主题难以捉摸的恶果。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前作文中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自然对当下的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作文规范大有必要扎实训练。诸如审题、立意、谋篇等写作知识新课改的“淡化”要求之下,教学实际中已经被忽略了,作文教学更显随意和无序。读懂文题是立意谋篇的第一步。审题不到位造成作文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主题不鲜明、思路不清等等问题,与作文有效的规范训练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必要的作文规范要循序推进,扎实训练。笔者认为,没有充分的入“格”训练,是很难实现作文的出“格”,更难做到升“格”,走向作文的自由和个性。
二、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提高自身审美素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叙写出自己的生活,展示生活细节,把自己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他人的文章。那种编造故事,脱离自己的生活,甚至靠移花接木写出的文章必然矫情做作。生活中不是缺少“风景线”,而是缺少发现“风景线”的眼睛。给学生一双慧眼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等等,同时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书目,拓展视野,垫高灵魂,提高审美素养。
三、加大阅读量,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笔者曾经撰文批评学生作文浮华的现象(见《警惕:作文走向浮华》,《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6期),认为学生作文中词语华丽是一种作文毛病,反思下来,还是觉得此种观点有失偏颇,有问题的不是学生作文用词的华丽,而是一味追求用语的华丽忽略了作文的内容,使主题飘忽,难以捉摸。事实上,初中阶段要鼓励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大胆使用,或直接引用,或模仿写作。初中阶段积累的匮乏,自然很难说语文素养的提高。阅读用时不足,指导不足,是目前依然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很难对一道题做出一个优劣之判断,事实上,一个文题的出现也无须评判它的优劣。中考命题也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写作的过程。文题的成品呈现体现了命题组智慧的结晶,我们在解读它,就像解读一篇文章一样,可以是多元,也可以是自主的,力求接近命题者理想,力求更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

收起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