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理生物结业的好练习册最好是牡丹江或哈尔滨和大庆地区做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2:40:23

黑龙江省地理生物结业的好练习册最好是牡丹江或哈尔滨和大庆地区做的~
黑龙江省地理生物结业的好练习册
最好是牡丹江或哈尔滨和大庆地区做的~

黑龙江省地理生物结业的好练习册最好是牡丹江或哈尔滨和大庆地区做的~
练习册没找到!看看这个吧07的提纲!我想会对你有用的!
生物中考(七年级部分)(里面有题,还有答案和解析)
1.显微镜的使用
(1)目镜和物镜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放大倍数.
(2)移动玻片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视野中的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倒立关系.如物像是p,实际物体是d.
(4)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向上或向下作较大幅度的移动;旋转细准焦螺旋时,可将物像调节更清晰.
(5)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后,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洋葱外表皮为材料)
① 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应该滴加生理盐水)
② 用镊子撕取小块洋葱外表皮;
③ 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④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薄而透明的 .
3.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根据探究要求,合理提出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设定某一个变量,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学会进行“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食品保存”方面的探究实验的设计.即温度、空气、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自身条件对萌发的影响;光的有无、二氧化碳浓度高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学会鉴定是否产生了淀粉;温度的高低、水分含量的多少、盐分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1)设计实验时,应设置_对照实验_,通过对实验组与_对照组_结果的对比,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设计实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除了研究的实验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实验条件应完全相同.
(3)分析题:探究“夏季腐肉里的蛆是从哪来的”.
①根据探究的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蛆是(或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
②实验过程: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其中甲广口瓶 不封口 ,乙用多层纱布 封口 .
③实验现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甲瓶内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纱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蛆.
④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广口瓶没有封口,外界的蝇接触到腐肉 .
⑤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
⑥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外界的蝇是否直接触到腐肉 .
4.识图辨别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了解细胞和叶绿体的功能.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是染色体存在的主要场所.
5.植物种子的结构(识图)
种皮①:保护作用
大豆 胚根③:发育成根
胚轴④: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 胚芽⑤: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②: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6.花的基本结构
花的主要结构 果实主要的结构
花瓣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 果实
雄蕊 花药(内生有花粉)
花的结构 花丝
花瓣
花萼
花托
花柄
7.果实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8.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和能量的变化.
9.呼吸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和能量的变化.
区别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部位 细胞 细胞
进行条件 在 下才能进行 都能进行
气体变化 吸收 放出 吸入 呼出
物质变化 将 转化成 将 分解成
能量变化 将 能转变为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反应式
联系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10.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的强弱和光照时间、温度、水份、二氧化碳浓度.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浓度、水份.
人们通过调节温室中的_温度_、_光照_、水分和_二氧化碳_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 0.5%~0.6% 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称为“空中肥料”.
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增施_有机肥_,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_二氧化碳_,或直接施放贮藏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等.
减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11.青春期发育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2)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3)第二性征的发育(4)器官功能发育显著.
12.人体需要量的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和 纤维素.
识别判断合理的一日食谱:一日三餐的能量供给分别为30%、40%、30%;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三餐中应有足够的 糖类 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一定量的 蛋白质 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有一定量的 水 、 无机盐 、 维生素、 脂肪 和 纤维素 ,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合理科学膳食,不偏食.
13.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
消化系统 肝:分泌胆汁 (最大的消化腺)
消化腺 胰腺:分泌胰液
肠腺:分泌肠液
胃腺:分泌胃液
消化道: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4.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学会看化验单):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红细胞: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内含有运载氧气作用的血红蛋.
血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血细胞 形态特征 生理功能 正常值 临床应用
红细胞 3.5~5.5×1012/L 数目过少引起贫血
白细胞 5.0~10.0×109/L 数量明显增多,说明有炎症
血小板 1.5~3.5×1011/L 决定止血功能
血红蛋白 110~160g/L 含量过少引起贫血
15.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系统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外缠绕很多毛细血管,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16.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排出代谢产物的主要器官.
17.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
激素 内分泌腺 不足 过多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呆小症(幼年)
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 甲亢
胰岛素 胰岛 糖尿病 低血糖
18.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和实例
类型 区别 联系 示例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在进化过程中建立的;
由具体的实物直接刺激引起的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
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
条件反射 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具体的信号(光、声、气味、颜色、形状等)刺激引起的 看到梅子实物分泌唾液;
看到画的梅子图分泌唾液;
看到“梅子”二字、听到说“梅子”这个音分泌唾液.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里面有题的,还有讲解)
1、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发酵.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酿酒、制酱、制醋.
目前,发酵技术己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利用发酵技术可生产化工产品、生产医药产品、生产食品和饮料.
2、酒酿实验——步骤、微生物、条件[温度] 以及画酵母菌的结构图
步骤:①清洗容器 ②蒸熟糯米(灭菌) ③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 ④将酒曲均匀地与糯米混合 ⑤装入容器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增加氧气)后盖上盖子
⑥置于25℃~30℃的环境中 微生物:酵母菌 条件[温度]:25℃~30℃
3、食品变质的原因、常用保存方法[传统、现代](选择、判断)
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经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
4、克隆(大题)
(1)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2)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一模一样.
(3)原因:多利羊获得的是母羊A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5、分类的依据、单位、等级——(选择、判断)
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就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6、植物分类:主要特征、适应性特征、代表植物、保护级植物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紫菜、海带),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天气转暖,池水变绿,这与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关.
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依靠孢子繁殖.常见种类有石松、蕨、桫椤等.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因此,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常见种类主要包括各种松、柏以及银杏、苏铁等.
被子植物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我国有珍稀植物4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等.
7、动物分类:主要特征、适应性特征、代表动物、保护级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代表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等.
软体动物大多数在身体的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代表动物有:珍珠贝、蜗牛、枪乌贼等.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占动物总数的4/5以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和口等器官.
代表动物有:甲壳纲---蟹、虾、 蛛形纲---蜘蛛、
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蝴蝶、蝗虫等.
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的高等类群.现存的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的背部有脊柱.
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代表动物有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代表动物:蛙、大鲵
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肺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代表动物有蟒蛇、扬子鳄、壁虎.
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有: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了翼,体表被覆羽毛等.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有体毛,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依靠母乳作为营养物质.
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8、鱼的图——结构、功能、特点[指导书上的题目]P.34
9、微生物——类型、结构比较[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代表生物(填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有无细胞结构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 代表生物
病毒 无 —— 无 寄生 爱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
细菌 有 无 一般无 腐生或寄生 结核杆菌、甲烷菌
真菌 有 有 无 腐生或寄生 酵母菌、木耳、霉菌
病毒很小, 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们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里.
细菌分布极其广泛.它们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具有荚膜和鞭毛等结构.
根据细菌不同的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细菌营腐生和寄生生活.
除了少数真菌个体微小外,绝大多数真菌个体较大.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霉菌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真菌通过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后代.
病毒对人类生活有利有弊;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
10、生物的多样性——含义、保护途径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同时,应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管理.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1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的总称.
12、始祖鸟化石、进化规律[三句话]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生物遵循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发展.. 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古代的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13、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内容]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经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4、自然选择经典例子—长颈鹿、桦尺蛾(知道它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需分析原因)
15、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显著变化
.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
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
阶段名称 脑容量(mL) 特 点
南方古猿 500 两足能够直立行走
能人 550-750 可能具有语言能力
直立人 1000 最早用火、狩猎、制造石器、有语言能力
智人 1300--1500 身穿兽皮衣、手执标枪和长矛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16、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成分、数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起点、碳循环的主要方式途径、生物富集(大题)
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等.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以动植物为食的动物和人是消费者;许多微生物是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肉食动物取食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同时,生态系统中的各条食物链不是彼此分离的.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富集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17、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概念、特点、生态瓶[一个变量、一个对照](选择——体现探究特点)
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生态平衡.
特点: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的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的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小型生态瓶)
设计方案时,如何设计 对照实验 是本探究的关键所在.请写出一组变量: .
设计小型生态瓶方案时,如果提出了非生物成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无影响的问题,应选择的变量是( C )
A.鱼虾的大小 B.鱼虾的多少 C.水的多少 D.水草的多少
1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以下图食物网为例)
知识要求:
① 正确指出生产者、消费者
② 正确数出食物链的条数(食物链不超过4条)
③ 正确指出最长的或最短的食物链
④ 知道生态系统从固定太阳能开始
⑤ 正确指出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⑥ 生物富集作用
19、 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也可以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生物圈内有生命存在.
20、根据人类的需要,人工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农场、大型养殖基地等各种高生产率的系统称为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人类来维持.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人类需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态平衡.生态农业正是这样一种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协调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加工业等的综合发展.
21、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干出了自毁家园的蠢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森林面积的减少、荒漠化的扩大以及污染的加剧等,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