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方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8:00:58

说明文阅读方法
说明文阅读方法

说明文阅读方法
(一) 、说明对象与特征的把握
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特征作出直接的说明.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对特征的介绍或说明,一般不要求我们去作形象的描绘,或者发表什么看法.无论是事物性的说明文还是事理性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是说明的核心,只有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事理.正确地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由于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既包括事物性的说明文,又包括事理性的说明文.这两者是不同的.一般说,事物性的说明文,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事理性的说明文则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因此,只有先区分了说明文的类型,从大类上进行了划分,才能较为确切地去了解它是从哪个方面进行说明的,这是掌握有关方法的基础.
2.要能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事物性的说明文首先要通过阅读来了解文章倒底在说明什么.
3.注意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中心句.作者为了要在文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就会将有关事物特征性的句子放在显著的位置.一般说,放在篇首或节前.但由于每篇文章的格局和不同作者对文章的不同考虑,有时上一节的某个特征也会出现在下一节的开头,或放在篇末.例1就属此类.但不管怎么说,中心句一般都是明确而简洁的.所以说把握中心句、寻找关键句是我们迅捷把握被说明事物特征的有效方法.
4.借助于说明的内容,概括出事物的特征.并非每篇文章中都能找到有明显说明特征的概括性的语句,甚至在显著的位置上也可能没有什么中心句、关键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通过研读课文,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去提炼其特征.有时,事物的特征还不止一个,我们在研读时应充分注意,否则归纳的内容就不完整了.
5.借助于一定的说明方法反观说明特征.这实际上是从写作说明文的角度来反推的一种方法.因为作者要更好地说明某项事物的某个特征,必定要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方法的识别,及其作用.
说明文中,作者常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来准确、有效地说明事物的某些特征,达到说明的目的.说明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主要应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
说明方法既然是学习说明文的重点,那么牢固地掌握它就显得很有必要.大致上,我们可从以下相关的几个方面入手:
1.整体把握,着重体会.文中被说明的事物之所以需要说明,就是因为人们对该事物不了解、不熟悉.也正因如此,就更需要我们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作如实的说明.为了使说明更清晰、有效,又往往要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但说明方法不是孤立的,因为它融会在文章的说明中,与
文章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只有对文章的内容熟悉,对整体的说明加以了解、研读和分析,我们才能从总体上去把握,才能深入浅出地去体会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说明方法的具体掌握.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最基本的说明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使被说明事物具体化、形象化的.它能给人以具体、充实、可感等效果.因为有些事物单靠文字作一般说明,仍只能给人一种粗略的印象和轮廓式的概念,这时,作者往往采用举例子的方法,以起到精当、富于启发性等作用,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
在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有时为了醒目,引起读者注意,常会出现“比如”、“例如”、“如”等字样.但有时文中出现的一些带有这些字样的叙述性的文字,并不都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须加以鉴别.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也是各类说明文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使用时出现数字的缘故,所以无论它的形式或作用,在说明文中都是明显的、引人注意的,它有时又被称作“举数据”、“举数字”等.它往往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从数量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但要注意,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关键是看它是否是在说明事物的特征.与事物特征无关的数字的出现,不能看作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说明文中常使用的一种重要说明方法.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之一.事物的特征、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些联系往往可以通过比较显现出来,由难懂变为易懂,由模糊变为清晰,由抽象变为可感.
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时在文中不易被人察觉,要特别注意.一般说,采用此方法时总有相比事物之间的可比性,所以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相比”、“……是……的几倍(几分之一)”、“……大似……”等字样,但也不尽然.关键是仔细阅读,细心辨察,才能掌握其特征.
至于其他各种说明方法,还有打比方、分类别、引用(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等.
总之,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理性的内容形象化.
(三)、语言准确性的分析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一些副词、连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限制性短语等词和短语上.说明文语言强调准确、明白、简洁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对说明文语言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形式,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1、整体把握、理解词义,特别要注意同义词的选用.由于被说明对象的不同,在具体运用名词和术语时就要相当准确.我们在阅读和操练时就要联系对象及其特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注意推敲、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特别是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的选用,不可随意确定或武断否定,而要再三斟
酌,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对上下文的分析、揣摩,然后才能酌定.
2、正确体会关键性词语在不同方面的具体作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练与精当,还表现在修饰、限制、补充成分运用得好.我们要适当地运用一些语法知识,仔细领会作者的用词意图.一般充当这些成分的是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连词,如“日本的石油运输绝大部分是从马六甲海峡通过的”、
“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蚕丝一股只有一英寸的二干分之一粗”、“吸收水分和养料是根的主要作用之一”、“草地成了天然的‘减音器’和‘吸尘器’”等,这些句中加线的黑体词在文中能否去掉、替换及其理由一类的问题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阅读时应注意从以上提及的方面去辨析、比较.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出用词的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质量.
3、看似模糊的语言,实则反映了事物的客观存在.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例句:“原来草地的温度比一般水泥地温度要低十几度”,为什么“十几度”不写成具体确切的度数呢
那是因为文中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再说草地、水泥地的温度本身还受到环境、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化.所以不可能是一个恒定的确数.诸如这样看似模糊的语言还很多,如“可能”、“几乎”……文中运用这些模糊的语言,或反映事物的实际存在,或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尤其是有些事物本身尚处于变化、发展期,有时又囿于人力、物力及科学水平,对有些客观事物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和发现.如果说得太绝
对、太肯定,反而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违背了客观事实的真实性.
所以我们看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还是要抓住根本的一条,即客观地、确切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明白地、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这一部分内容考查的常见题型是词语的替换、增删、移位以及与原文的词语进行比较等.我们既要抓住这些词语细加体会,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辨析.
(四)、说明顺序的了解和识别
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言之有序”.任何说明文,总是循着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等,或者解说事理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阅读时,我们如果弄清了这些顺序,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思路,掌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是作者根据对说明对象的主次、轻重、因果、内外、先后、上下、大小等内部联系的科学的认识顺序来作出的一种安排.有序的说明是说明文的特点之一.这一般是指能反映客观事物的逻辑顺序.另一方面,从文章层次看,它也应包括有条理有顺序.所以只有理清了说明顺序,才能把握作者的思路,看清事物的特征,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常见的说明顺序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1.空间顺序.物体总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复杂的事物也一定有多个侧面组合而成.要说明对象的构成,必然会涉及到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呈辐射式……按一定的顺序对事物作介绍. ’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性的介绍,多以此为序.这样,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对象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运用这种顺序,文中常会出现“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
2.时间顺序.这是指以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的一种顺序.在介绍事物时,有的文章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为次序的,而有的是按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顺序的,有的又会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演变的过程为顺序、……
一般讲,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方法等的时候,常采用这种顺序.这种顺序的好处是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时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和事实性的说明文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顺序.特别是运用逻辑顺序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总之,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顺利地分析说明的顺序.
值得注意的是,说明顺序应局部理解,整体把握.一篇说明文往往不仅使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会根据说明的需要将几种顺序结合在一起.我们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去寻找和归纳其顺序.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说明顺序,又要把握各层次中局部的说明顺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说明对象.

说明文阅读考点分析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
一、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三)、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四)、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二、考查要点
(1)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及阐释.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准确把握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
(3)能够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4)能够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阅读对文章的观点、说明对象等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5)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
科技说明文阅读能力测试,主要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考查的角度是语言信息和图表信息的捕捉能力,而不是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明确考查对象和要求,便于我们复习备考.
三、命题规律
说明文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题肢时,往往有以下几种思路:
(1)偷换概念.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2)有意混淆程度深浅、范围大小.
(3)从发展规律看,有意混淆或然、必然的情况.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4)就时态而言,有意混淆已然、未然的情况.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
(5)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
(6)因果颠倒或强拉因果.即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因,或给无因果关系的二者建立因果关系.
(7)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8)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9)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