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这个策略在战争中的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2:14:41

退避三舍这个策略在战争中的作用
退避三舍这个策略在战争中的作用

退避三舍这个策略在战争中的作用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退避三舍的意思是: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极端状态“反用兵法”,出其不意以哀兵骄敌,乃兵法之上上策;换作处世,其中道理更为深刻.作为渴望公正的强势一方,要实现生存也理所当然要“退避三舍”,不退不避,强势地位也就离颠覆不远了.一般强势者让步,弱势者也不会得寸进尺,如此就可能构造和谐,结果对双方都有好处.“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结果就是双方各让三尺,反而出现个“六尺巷”,这个典故中先让者官居宰相,之后人家也是世代高官.是为混沌处世三十六计之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按周恩来的说法,即你来,我先退,给你警告.再来,再退,再给警告.但事不过三.退为的是给对方以考虑的时间.这时候,将发生两种可能:一种是有远见的人会考虑,这不是软弱可欺,应该谨慎;另一种是有人可能视我可欺,逼我到墙角,我只好还击.周恩来所阐述的“退避三舍”的思想,明显受到中国道家哲学知雄守雌、以柔克刚和传统兵法中以静待哗、后发制人的影响,堪称道家与兵家思想精华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