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孔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1:20:14

中国教育家孔孟?
中国教育家孔孟?

中国教育家孔孟?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这样的话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①,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的生卒年月,虽不能确定,但是他最活跃的时间,也县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孟子》一书开场即提到他见梁惠王,那是公元前336年的事,距离战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