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4:14:08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情况介绍
  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已经列入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这项工作是我省现阶段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由省建设厅牵头,各市具体实施.
  一、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背景
  近年来,我省城镇化取得了较快发展,每年以1.5个以上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去年达到了40.25%,与全国的水平(44.9%)不断缩小.但是,城镇的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却明确不足,多数缺乏活力、实力、竞争力.特别是反映城镇面貌上,虽然纵向看取得了明显改善,但横向与先进省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改善生活条件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已经成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省委、政府审时度势,针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抓手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一)对城镇化的一般理解
  重要认识: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完成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改革开放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国外学者对中国城镇化一直比较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提高2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
  联合国统计,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超过50%,人类真正进入城市时代.
  曲折历程:从全国范围看,十五大以前,城镇化进程随着经济发展出现过较大波动,客观上表现了一定的自发性,城镇化的概念大多限于理论界的讨论,缺乏政府主导的推动力量;从十五大到十六大,城镇化的概念逐渐在政府决策中得到认同并逐步深化,突出了其战略地位.
  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第一次专门制订了《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党的十六大(2002)则更为鲜明地提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至此,终结了“小城镇大战略”)
  党十七大(2007)进一步提出,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至此,“大城市”和“城市群”成为主流认识)
  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是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世界性现象.城镇化是在研究城市发展问题时提出的概念.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等学科研究城市时,多次使用城镇化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不同解释,虽各有侧重但总体上是互相补充的.综合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一般将城镇化定义为: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构成向城镇社会构成、人类聚居场所从农村空间形态向城镇空间形态的转化为本质的多元演进过程.(周一星、唐子来)
  城镇化的这种演进过程,通常概括为三个“转”: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二是第一产业
  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重要的因素就是农民工进城,将近有1.5亿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大部分的农民工已转化为城镇的暂住人口.这是我国城镇化成长发展的主流形式.农村劳力推动我国特色的城镇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大幅度的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依据我国的国情状况,近3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较为迅速,农业劳动力转化的规模也较大,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利于扩大城市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必需的市场需要,而且建立在农村发展基础上的小城镇发展,也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促进了大中城市与乡村小城镇相互协调发展的新道路的形式.
  农业劳动力大批转移,缓解了城镇化滞后的状况.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工大批进城务工,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5%左右,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已经得到有效的扭转,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
  我国城镇化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低的局面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已上升提高了农业规模经营和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有利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得以调整,城镇化发展由此获得新的动力.一个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农业及农村的发展.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效应的激发下,我国农业生产获得空前发展,大批农业劳力转移到城镇,发展工业生产;农民进城打工,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