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简介(100——2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2:18:22

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简介(100——200字)
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简介(100——200字)

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简介(100——200字)
汉光武帝 刘秀 (前6-57)
字文叔,蔡阳人[1],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王莽政权的丧钟,由此而敲响.光武以偏师徇河北,平王郎,降铜马,艰难奠定中兴之基.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
李煜 “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璟未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曹操(155-220),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全部展开

曹操(155-220),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收起

冉闵(约生于西元322年左右,卒于西元352年6月1日),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民族英雄,中华文明之保护者。冉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以下是我的特别说明:
冉闵是一个淹没在历史中不朽的英雄,他生长在一个以暴制暴...

全部展开

冉闵(约生于西元322年左右,卒于西元352年6月1日),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民族英雄,中华文明之保护者。冉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以下是我的特别说明:
冉闵是一个淹没在历史中不朽的英雄,他生长在一个以暴制暴的时代,他的父亲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只义军的首领——乞活军!意为乞求活命的军队,五代十国的北方是汉民族最为黑暗的时期,汉民族差点就在想其他三个古国那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当时的北方是胡人的天下,这里所说的胡人不是像突厥、匈奴那样的黄种人,而是长相习俗完全不同的白种人!!但是在北方建立的胡人政权有一项所谓的国策,胡人自称为国人,对于黄皮肤的汉人有所谓的种族优势,他们可以任意的夺取汉人的财产、甚至是生命!汉人在这些地方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而冉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毅然号召汉人站出来进行反抗,颁布的鲜为人知的“杀胡令”,为汉民族留下了可贵的火种,这样的功绩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评述的
(希望不要有人说我大民族主义,不要和谐我)

收起

白圭 (元代)石泉人。至正年间(1341~1368)进士。官职礼部侍郎,掌管礼乐、祭祀、学校、贡举等事宜。为人诚实。办事果断,有魄力,有分寸。死后,奉祀在石泉“乡贤祠”。
李芳华 明代石泉贡生。官任礼部郎中。为人耿直,为官清廉。死后,被作为乡贤供奉。
任大仰 明代石泉人。曾担任过湖广德州府通判;后升任山东兖州府同知。学问渊博,很会办事。他还健在时,德州、兖州两地就为...

全部展开

白圭 (元代)石泉人。至正年间(1341~1368)进士。官职礼部侍郎,掌管礼乐、祭祀、学校、贡举等事宜。为人诚实。办事果断,有魄力,有分寸。死后,奉祀在石泉“乡贤祠”。
李芳华 明代石泉贡生。官任礼部郎中。为人耿直,为官清廉。死后,被作为乡贤供奉。
任大仰 明代石泉人。曾担任过湖广德州府通判;后升任山东兖州府同知。学问渊博,很会办事。他还健在时,德州、兖州两地就为他建立了生祠。
张俊迹 (1608~?)石泉县人。明末庠生。当时天下大乱,他避居山里读书,清初,同石泉县令涂之尧结为文字之交,常常作诗互相唱和。康熙十三年(1674),应石泉知县潘瑞奇这聘编辑《石泉县志》。他主编的县志,木刻印刷,传入后世。志文记事粗略。他还著有诗文,取名为《悲愤集》,没有印刷。
叶 珏 明代中池河增生。好学又注重操守。孝顺父母,家里很穷。教书40多年,对功课要求很严格,他的一切行为,都以书本上说的为准。《小学》、《孝经》更是他早晚诵读和教学的必修课。他教授的学生,不论是不是入了学或中了举,在人格上,都是地方上品德高尚的人。享年70多岁,死在学校里,所有一切安葬事宜,学生都争着料理。一些商人、农民,虽然不认识他,也拿来香蜡,流着眼泪来送葬。
朱启元 清代人。为人庄重正直,处事谨慎。道光末年,他助捐钱修筑石泉城墙。同治末年,努力办团练保卫地方。城内缺水,他日夜督工开凿李子园水井。石泉地方官保举,奖给他六品职衔。后来,潘台赠他“急公好义”匾额。
陈光映 清代石泉梅湖(今喜河)人。孝敬父母,治家严谨。同治八年(1869)见梅湖只设有下渡(口),过路行人很不方便,便捐钱造船,又设立(上渡)口。从梅湖到后柳的道路,有香柏岩一带又窄又险,他又于同治十年(1871)捐资进行修铺。还捐钱成立青苗会,以支应往来公差事务,减轻民众负担。享年86岁。
李映春 清代监生。光绪三年(1877)大饥荒,他办粥场,给民众发放稀有饭。粥场18人染瘟疫后,他一人仍坚持操劳。
王万全 石泉双嶂人。同治年间,石泉有生员去州、府应试时,常有分贫苦的没有赴考盘缠费用,他就把他在杨家坝的40石租课(水田约20亩)的田地,全部捐献出来,作为生员的经费开支。石泉当时的生员大都受过他的恩惠。后来,废除科举,那份田产即作为石泉县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
黄大顺 清代石泉县署职员,掌管户房(专管户口田地粮赋税)时,有农民完不起纳粮任务,合计有一二十两银子,黄大顺替他们垫付了。对于怜恤孤寡,救济急难,修桥补路一类善事,他总是尽力去做。光绪三年(1877)大荒,黄大顺举办粥场,因钱不够,便将妻子陪嫁的瓦房变卖,买粮为煮粥舍饭之用。

收起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赢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

全部展开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赢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关羽(160?—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注〕,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汉族。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身长九尺,《三国志》中无记载。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曾任蜀汉政权前将军,爵至汉寿亭侯。谥曰“壮缪侯”。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最后被封为“盖天古佛”。《三国演义》中,有“千里走单骑”“单刀赴宴”“温酒斩华雄”等佳话。
汉朝楚王韩信(?—前196年),汉族,古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楚王、齐王、上大将军。淮阴区码头镇现尚存有韩信当年故里,后曾在其府治内修祠堂。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收起

汉朝楚王韩信(?—前196年),汉族,古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楚王、齐王、上大将军。淮阴区码头镇现尚存有韩信当年故里,后曾在其府治内修祠堂。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全部展开

汉朝楚王韩信(?—前196年),汉族,古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楚王、齐王、上大将军。淮阴区码头镇现尚存有韩信当年故里,后曾在其府治内修祠堂。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