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诸葛亮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以及对应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3:00:25

出师表 诸葛亮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以及对应事例
出师表 诸葛亮
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以及对应事例

出师表 诸葛亮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以及对应事例
刘伯温
  朱元璋打下江山后,渐渐忘掉了当年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变得刚愎自用.他偏听谗言,屡次杀戮功臣.足智多谋的军师刘伯温为了避祸只好装聋作哑;要么托病在家,要么游山玩水;要么与秉性仁厚喜读书的太子朱标谈论一些无关政治的诗书.
  有一天,阳光灿烂.刘伯温带太子到紫禁城外去游玩.一行人走到一个山青水秀的村庄,隐隐听到猪发疯般嘶叫的声音.太子朱标好奇地问刘伯温村民在做什么.刘伯温无意中对太子说:“我们去看看!可能是在杀猪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音.刘伯温这句话不知被谁传到朱元璋耳里.他以为刘伯温暗指“杀朱”,图谋不轨,便对他恨之入骨,想找借口除之.
  马娘娘察知此事,急忙吩咐内监送给刘伯温两篮水果.可是那天刘伯温正好出游,回到家已是中午时分.管家说马娘娘送来两篮新鲜水果,请刘伯温品尝.刘伯温忙问是啥水果.
  仆人拿出两个空篮子,篮中的水果已经被人偷吃光了.管家大怒,鞭打仆人,但仆人们却说他们并没有偷吃过水果.
  刘伯温闻讯后赶到后院,喝住了管家,亲自替仆人们松绑,随即吩咐厨子将酒端上来给大家压惊.
  仆人们见刘伯温不予追究,暗暗高兴,均将酒一饮而尽.谁知酒一下肚,只觉得翻肠倒吐,忍不住呕吐起来.呕吐物中,夹杂着不少没有消化的水果.
  刘伯温笑着说:“我在酒中加入了催吐的藜芦散,你们挨得住鞭子,可受不了藜芦散,你们吃了几个水果不算什么,但你们的行为却违背了道德,这只是给你们一点小小的惩罚.快说,马娘娘送来的是什么水果?”
  仆人们顿时色变,一个个嗑头认罪.有的说吃的是枣子、有点说吃的是蜜桃.刘伯温一听,脸色大变:“唉,你们可误了我的大事了.这或许天命如此,你们去吧.”
  料事如神的刘伯温自然悟出马娘娘送这两种水果的含意,是叫他“及早密逃”.他正要偷偷逃出京城时,太监已经来传旨命他立刻入宫.刘伯温想:皇上既然存心害他,必定早已降旨封锁城门,此时逃走也是插翅难飞.怎么办呢?
  刘伯温顿生一计,故意迟一会儿去见朱元璋.朱元璋问道:“军师为何来迟?”
  刘伯温说:“刚才有个字,臣一时忘了,想不起来.”
  朱元璋问是什么字,刘伯温道:“就是那个赦免的‘赦’字.”朱元璋得意忘形地笑道:“国师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待朕写来你看!”
  刘伯温摊开手掌,朱元璋大大方方写了个“赦”字.
  君臣下了一会棋,刘伯温借口去解手,走出后宫.只见宫门加守了重重锦衣卫.刘伯温当即伸出手掌,给锦衣卫看了皇上御笔写的“赦”字,才安然走出了皇宫.
  刘伯温来不及回府,只怀揣随身带的天书,匆匆往城外赶,没走多过远,一辆马车在面前嘎然而止:“主人,快上车吧.”刘伯温抬头一看,是家中仆人.刘伯温赶紧上车,向城外飞奔而去.
  张良
  汉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十分宠爱他的妃子戚夫人.爱屋及乌,因此,刘邦对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也特别喜爱.由于刘邦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转战,经常跟随他的又是威夫人,因此戚夫人就利用经常接近刘邦的机会,日夜啼哭,在枕边不断央求刘邦,要把他的儿子立为太子.
  不过,那时太子早已立定,就是吕后所生的长子刘盈(后来的汉惠帝).对于戚夫人的央求,刘邦一时不好答应她.后来由于吕后年老色衰,又经常不在刘邦身边,因而与刘邦关系越来越疏远.再加上戚夫人的日夜相磨,刘邦的心有些活动了.
  公元前197年,刘邦终于向群臣提出要更换太子的主张,但是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为了保住儿子太子的地位,吕后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后,她想到了足智多谋的张良.张良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太子去请刘邦当年请都请不出来的“商山四皓”.
  所说的“商山四皓”,是指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很有学问的老学究.这四个人在社会上很有名气,刘邦早就想把他们请出来,但听说刘邦对臣子们有些傲慢失礼,四个人都拒绝出山.
  太子刘盈受吕后指点,携带大量礼品,卑辞安车亲自到山中,终于感动了四位先生,把他们请了出来.
  张良对吕后献计道:“以后太子上朝时,勿必请“四皓”相随,一旦皇上相问,就把四人一一奏闻.”吕后听信了张良的话.
  一天,刘邦召集众臣入朝,太子当然也去了.刘邦看到太子身后跟着四位老人,不禁问道:“这四位是什么人?”太子奏道:“启奏父皇,这几位是皇儿新近请的老师,人称为‘商山四皓’的四位先生.”
  刘邦一听,呆了半晌.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能请来这么有名的人.回到寝宫他叹道:“太子的根基已牢,谁也撼不动了!”
  管仲
  (前723一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因以敬仲称之.颍上人(今县北10公里管谷村).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出身贫寒,早年与鲍叔牙游,合伙经商,因母老家贫,常受鲍叔牙资助,成为挚交.齐襄公乱政时,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他治齐40年,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了全面改革,制订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略.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论点,把礼、义、廉、耻看做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他还特许在庶民中选拔人才,予以破格提升,重视奖勤罚惰.并合理划分行政区域,把行政组织同军事编制相结合,统一军政领导,增强国防力量.从此,国力大振.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著有《管子》一书,共86篇,今存76篇.
  管仲出身于破落名门之后.青年时期的管仲,一方面受其曾显赫辉煌一时的家族史的影响,超凡脱俗,志存高远,具有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意识.另一方面家境的贫困,谋生的坎坷,使管仲具有了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乱世的纷争,时局的动荡,锻炼、铸就了管仲明察世态、洞悉时局的能力.他为了实现功名显于天下的志向,学先贤、习武艺、交友共勉、调查实践,多方吸纳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为其后来能成为治齐贤相、称霸诸侯、建立伟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仲早期的个人奋斗是不顺的:经商赔本、做官被逐、打仗败北、辅佐公子纠沦为阶下囚.但是这些磨难正丰富了他的阅历,磨练了他的意志,积累了他的处世经验,提高了他的政治素质,于是才有了他后来的抓住机遇,一举功成.
  管仲从阶下死囚犯一跃而为齐相的直接原因是其知心好友鲍叔牙的推荐.当齐桓公欲委相于鲍叔牙时,鲍叔牙以国家社稷为重,力荐管仲:“治理国家的大事,不是我能胜任的,只有管夷吾才行.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厚惠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士气倍增,我不如他.管夷吾犹如人民的父母,治理儿子,不能不用他们的父母.”(《管子·小匡》下注只书篇名.)然而到后来管仲与齐桓公临终论相的时候却没有推荐鲍叔牙,而是推荐了隰朋,这同样是体现了以国家社稷为重.可见,被世人称颂的管鲍之交是建立在以国家社稷为重的共同志向基础上的友谊.
  齐桓公弃一箭之私仇,任用管仲为相,管仲报知遇之恩,辅佐齐桓公图霸,真乃贤相遇明君,明君逢贤相,君臣知遇,相得益彰!管仲凭借自己非凡的政治才能赢得了齐桓公的重用,先拜为相,又拜为“仲父”,几近言听计从,使管仲的经天纬地之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知人善任,举荐了大批的贤能之士;他改革内政,稳定了齐国的社会秩序;他发展经济的富民政策,使齐国国力大增,民富国强;他修治甲兵,壮大了军事力量;他“尊王攘夷”,扩大了齐国的政治影响;他礼法并用,确立齐国的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近40年,把一个原来“地舄卤、人民寡”的齐国治理得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功高当世,影响深远.公元前645年,管仲逝世,他的死引起了齐国朝野上下的悲痛,人们把他安葬在齐国都城临淄城南的牛山上,为他树立了高大的石碑,永远纪念他对后世的功德.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一个世纪后,孔子曾赞叹管仲的功绩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现在.若是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夷统治下的老百姓了.这反映出管仲相齐的功绩在华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近代的维新派领袖、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评价管仲是“国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钜子也.”由此足见管仲的思想和业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姜子牙
  姜太公钓鱼
  姜子牙最后到了陕西省的终南山,经常到渭河钓鱼,因为他的鱼钩是直的,所以三年过去了连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可是神奇的是:后来他不但钓到一条大鱼,而且还在鱼肚子里发现了一本兵书.
  有一回,周文王到渭河一带打猎,遇见八十多岁的姜子牙坐在河边垂钓.经过交谈之后,发现他就是周朝从太公亶父起就一直盼望着的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于是周文王高兴地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姜子牙又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后来他辅佐周武王灭商,屡建奇功,受封于齐地.
  韩信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为了生活下去,韩信只好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韩信很受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看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以为他是胆小,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其实韩信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他看到当时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于是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相信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公元前209年,全国各地反对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爆发了,韩信加入其中一支实力较强的军队.军队的首领就是后来成为下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刘邦.最初,韩信只是做了一个管押运粮草的小官,很不得志.后来他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两人经常讨论时事和军事,萧何认识到韩信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于是极力向刘邦推荐,但刘邦仍不肯重用韩信.
  一天,心灰意冷的韩信悄悄离开刘邦的军队,投奔别的起义军.萧何得到他离开的消息后,也没向刘邦汇报,赶忙骑马去追韩信.刘邦得到消息,以为是二人逃跑了.过了两天,萧何和韩信回来了,刘邦又惊又喜,责问萧何是怎么回事.萧何说:“我是为您追人去了.”刘邦大惑不“过去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你都不去追,为什么单单去追韩信呢.”萧何说:“以前逃跑的将领都是平庸之辈,容易得到,至于韩信是难得的奇才.如果您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您就再也找不到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刘邦说:“那就让他在你手下作个将领吧”.萧何说:“让他做一般的将领,他未必肯留下来.”刘邦说:“那就让他作一个军事统帅吧.”从此,韩信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位将军.在后来帮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他每战必胜,立下了赫赫功勋.
  魏征
  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