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称自己是"始皇帝"?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1:03:07

秦始皇为何称自己是"始皇帝"?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秦始皇为何称自己是"始皇帝"?
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秦始皇为何称自己是"始皇帝"?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因为在他之前,只有王,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从他开始就叫皇帝了,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能千秋万世的统治中国,便给自己取了始皇帝的称号和2世3世等子孙的称号
  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什么艺术特色?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恢宏大度、气壮山河的磅礴气势吸引着今天的艺术家、艺术史家及广大的群众.它的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使人不得不敬佩古代那些天才的艺术设计家和技艺精湛的工匠艺术家们.
  兵马俑的规模空前,令人惊叹不已.这些俑被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过去它们只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陪葬的近卫军,直到1974年才被发现.之后,1976年又再次发掘.目前发掘的有一、二、三号坑.一号坑是规模最大的,它深5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0米,是一个位于陕西临潼秦如皇陵东侧1.5公里向东延伸的坑穴.在一万三千余平方米的范围内,隔墙与巷道互相间隔,陶俑整齐有序地排列成一个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军阵东端为三列横队,第列有武士俑六十八件,总计二百零四件,似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是排成三十八路纵队的步兵,中间还夹有马拉的战车,是军阵的主体部分.主体的左、右、后三面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西面的横队,是军阵的两翼和后卫.陶俑陶马总计有六千余件.二号坑为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织的混合编队.三号坑似是统领一、二号坑的军事指挥部.两坑规模都较小,但陶俑仍有近千余件.
  俑的高度一般为,1.8米,最高的有2米,与真人等身或稍高.从其衣着冠戴和姿态看,全部是武士,只是年龄、身份有所不同,没有文职官员.大部分武士头部都束发勒带,穿交领右衽过膝短袄,下穿短裤,裹腿,脚穿方口齐头翘尖鞋.一部分武士身披铠甲,有的穿前后护胸甲,有的加披肩甲.有年长的,头戴长冠,身穿两件短袄,外面披甲,似是久战沙场的军官,也有年轻刚刚入伍的战士.这些俑都携带着实用的武器,如佩剑、弓弩、戈、矛、戟等都是金属的,甚至装箭的矢箙也是实物.
  陶马通高1.72米,身长2米,与真马相似.四腿直立,张口昂首,直竖双耳,两眼圆睁.威风凛凛.
  陶塑的六千兵马组成的肃穆严整的军阵,显示了秦军千军万马横扫六合勇不可挡的气势.在整体的动静和谐统一中,蕴含着无穷的威力,流露出艺术设计者对秦王军威的仰慕和崇敬.作为雕塑个体,形象的具体化,尤其是面部个性化的特点增加了军阵的勃勃生气.陶俑在制做上采用模制和手捏结合的方法.工匠艺术家们在捏塑过程中运用贴塑、刻、划等技法,根据长期对不同人物的观察尽情地发挥个人的想象.俑的脸型、神情多种多样:有的脸长方、宽额,有的圆浑、两颧隆起;有的骠悍,有的清秀;有的憨厚朴实,有的精明干练.须发的样式也别具一格.蓄须的有呈牛犄角上翘,面颊浓髭相连,有的几缕长须;有的只留短髭.发型也奇异多变:长发绾髭,髭有锥形有圆型,位置有偏有正.脑后发辫或盘成十字形、大字形,或盘成枝丫形.姿态除少数立射、跪射俑和驭手外,大部都呈立势,右手握武器,左手下垂,身体多为模制.军阵这一主题要求武士姿态挺直,整齐划一的排列自然形成军阵整体肃穆的布局.艺术家在有限的自由创作中,塑造着一个个武士,倾心灌注了他们对普通人家子弟的爱.在整体和个体的统一变化的和谐中,完成了巨大的艺术构想,它既体现了统治者的所要的军威,又表现了普通人的活力.
  陶俑最初是着色的,如铠甲俑身穿绿色或红色短袄、领口袖口镶紫色或粉蓝色花边,深蓝色短裤,黑鞋,铠甲有黑色、褐色两种,甲钉及连甲线都色划得很具体.可以想象六千兵马俑,一片鲜丽夺目的色彩,今天,虽然不能再睹当年的绚丽,但肤色的灰黑陶俑军阵更加富有历史的气氛.
  980年冬,在秦始皇陵西侧地下七米深处又发挖出两乘铜车马.两乘都是四马驾驭的单辕车.前一乘,车为伞盖,驭手站立;后一乘为蓬盖,驭手跪坐.两车铸造极为精致,通体彩绘,华丽异常.在蓬盖车的金属辔绳末端刻有“安车”二字,可能是仿秦皇出巡的御乘设计的.车通高104厘米,通长328厘米,铜马高92厘米,重约一千二百公斤.铜车结构精密,车窗启闭自如并镂成菱形纹窗格.车马挽具齐全,铜马饰以大量金银构件.秦代铸造工艺在传统基础由更加精湛.
  秦俑是伟大的艺术品,它以宏伟的规模和整体的和谐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