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有些人为什么自杀,为什么想不开,为什么就不能“宰相”一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8:27:18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有些人为什么自杀,为什么想不开,为什么就不能“宰相”一下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有些人为什么自杀,为什么想不开,为什么就不能“宰相”一下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有些人为什么自杀,为什么想不开,为什么就不能“宰相”一下
“宰相”身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大度,大度这种品质不是世人皆有,有大度的人很难体会没有大度的感觉,同样,没有大度的人也很难体会有大度的感觉;而且,没有大度的人想要变的大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你认为可能,那是因为你从小看的电视,或是从其他渠道接受的信息大多都偏向积极完美的一面,这一点,有点像韩国偶像剧.
  至于你说的为什么有人要自杀,我刚才也说过了,你不想自杀就很难体会想自杀的人的想法,这也主要基于有好多内幕你不了解,举个例子来说,在自杀的人当中,边缘型性格的人居多,边缘型性格的人简单的说就是情绪特别不稳定,极易冲动,思想偏激还特别粘人的一类人,那么这一类人的所谓边缘型性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要追溯到他的幼年时期,
  (婴儿从出生起就一直被母亲抱在怀里,大概9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学习爬行,逐渐离开母亲的怀抱.离开母亲怀抱的孩子会感到整个世界都很新奇,他们会像一个探险家一样翻遍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触摸每一件物品.在孩子独立玩耍的某个瞬间,他会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如果转身发现母亲不在,他会认为母亲消失了,就会变得不安,并哇哇大哭.而母亲在听到孩子的哭声后会马上跑过来抱他,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孩子确认母亲对自己的爱之后,会安心地重新鼓起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母亲突然从孩子眼前消失,如果是3岁大的孩子,他一个人也不会感到不安,会玩得很好.但是如果是不到两周岁的孩子,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会哭得非常厉害,怎么哄也哄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从完全依赖父母的阶段到逐步进入自我人格独立化的阶段,这个过程叫做分离-个体化(seperation-individuation),婴儿出生后的15~24个月开始达到分离-个体化阶段的顶点.满3岁的时候分离-个体化过程基本完成,这个时候孩子的心中已经形成了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母亲的形象.因此就算一个人的时候脑海中也会浮现出母亲的形象,而不会感到焦躁不安,也不会产生自己被抛弃的感觉.而未满15个月的婴儿脑海里尚未形成母亲的形象,因此一旦母亲在自己眼前消失,他们就会认为自己被遗弃了从而深感不安.
  3岁大的孩子总是最淘气的,最令人伤脑筋的.但是对于大哭大闹的孩子,作为母亲可千万不能敷衍了事哦.当孩子在地上顽皮的时候,把他抱起来,给他好吃的的母亲会被认为是“好母亲”;与此相反,责备他,不让他做想做的事情的母亲则会被认为是“坏母亲”.从一开始,“好母亲”和“坏母亲”的形象在孩子的意识中是分离的,他们不能理解母亲同时具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在他们看来,“好母亲”和“坏母亲”是两个不同的母亲.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才逐渐懂得“好母亲”和“坏母亲”不是分开存在的,其实是同一个母亲,并开始将前后两者的形象统一到同一个人身上.虽然“坏母亲”的形象还会不时出现,但大多数孩子的意识中的母亲还是非常爱自己的,是“好母亲”.至此,孩子幼小的心灵开始树立起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好母亲”形象,这可以让他战胜孤独,得到精神上的稳定,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世间.
  如果孩子的脑海中没有形成这样的母亲形象会怎样呢?那么他就会形成边缘型性格.3岁之前的幼儿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关爱或者母亲的情绪非常不稳定,那么孩子就很难将“好母亲”与“坏母亲”统一起来,并很难形成“母亲是很关爱自己的”这样的认识.正是因为他们心目中不存在关心自己的人的形象,他们总是难以摆脱内心的空虚和对“被抛弃的处境”的焦虑.长大之后,这种空虚和焦虑就变成了对恋人,对朋友的过度执著和对关爱的过度索取.他们希望一直得到别人的注意,他们渴望无穷无尽的爱,而他们的欲望却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进而最后很可能走上自杀的道路.
  所以,当我们遇到想不开的,特别极端的人的时候,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轻视,甚至鄙视,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性格并不是他们说的算,这有点像身高和长相,都是由不得他们的,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如果帮不了,那么也不要在一旁说风凉话,或是想通过刺激的方式来打通他们,那都是很不人道的.
  注:括号中内容引自《性格说明书》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