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稻的种植技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3:51:33

黑水稻的种植技术
黑水稻的种植技术

黑水稻的种植技术
2010主推技术名称: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
技术概述: 在寒地条件下,以亩产600公斤为目标,利用寒地水稻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寒地早熟粳稻类型品种主茎叶龄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制定各叶龄时期的生长发育标准.按此标准进行肥、水调控,重点对植保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总结了近年来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经验,运用稻作新理论和科研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形成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体系,进行多点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了大面积亩产600公斤和品质在国标3级优质米以上的成果.
增产增效情况:
目前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已在黑龙江垦区全面推广,并列为黑龙江省科技厅重大推广项目之一和黑龙江省农委三项重点推广模式之一,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教材将该技术作为重点内容传授给广大稻农.据垦区不完全统计自2006—2008年三年累计推广应用3197.5万亩,比对照平均每亩增产42.9公斤,累计新增产值20.5亿元,增收节支额24.3亿元.不仅如此,黑龙江垦区大力推广应用该技术所产生的效益,直接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农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亦是巨大的.
技术要点: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叶龄模式理论”、“肥效反应”、“叶长诊断”的基础上,集成组装了多年来水稻研究新成果和水稻栽培新技术,并及时总结农场生产新经验,形成的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其基本内涵是:①进一步阐明了水稻同伸理论的基础知识;②给出了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标准;③由种植者调查自己的水稻田,并予标准进行比较这个过程称之为诊断;④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施肥、灌溉和植保技术调控.
该技术采用了理论与实践、试验与生产示范、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确定了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以叶龄为指标的生理生态标准,实现了寒地稻作技术由“流程式”向“调控式”管理的转变,填补了寒地(粳)稻区栽培技术的空白;形成了寒地水稻旱育机插中苗的管理模式,明确了育秧阶段的四个关键时期及管理内容;建立了寒地水稻本田叶龄指标计划管理模式,即用叶龄进程替代过去以农时节气为准的栽培历,并通过长势长相的管理确保优质高产;同时该技术将科研、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技术人员和广大稻农的具体实践,产生了较好效果,是该项目的另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