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什么情况下,蛋白质会分解供能?糖类、脂肪等分解供能到什么程度后,蛋白质才会开始分解?蛋白质分解供能会对人体有哪些害处?(我听说好象有氨之类的东西会影响大脑)蛋白质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1:40:19

人体在什么情况下,蛋白质会分解供能?糖类、脂肪等分解供能到什么程度后,蛋白质才会开始分解?蛋白质分解供能会对人体有哪些害处?(我听说好象有氨之类的东西会影响大脑)蛋白质分解
人体在什么情况下,蛋白质会分解供能?
糖类、脂肪等分解供能到什么程度后,蛋白质才会开始分解?
蛋白质分解供能会对人体有哪些害处?(我听说好象有氨之类的东西会影响大脑)
蛋白质分解的时候,分解的是哪里的蛋白质?肌蛋白,体内的器官的蛋白,还是其他的……?

人体在什么情况下,蛋白质会分解供能?糖类、脂肪等分解供能到什么程度后,蛋白质才会开始分解?蛋白质分解供能会对人体有哪些害处?(我听说好象有氨之类的东西会影响大脑)蛋白质分解
1.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
2.人体最大的细胞-成熟的卵细胞
3.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脾
4.人体最大的神经-坐骨神经
5.人体最大的外分泌腺-肝脏
6.人体最小的骨-听小骨
7.人体最长的骨-股骨
8.人体最有力的骨胳肌-腓肠肌
9.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牙釉质
10.人体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11.人体最厚的皮肤-手掌和足底的皮肤
12.人体最薄的皮肤-眼皮
13.人体内含养料最丰富的血管-肝门静脉
14.人体内含尿素最少的血管-肾静脉
15.人体内含氧量最高的血管-肺静脉
16.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
17.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脑垂体
18.人体内最细小的血管-毛细血管
19.人体内最细小的淋巴管-毛细淋巴管
20.人体消化道中最重要的一段-小肠
21.人体内种类最多的组织-结缔组织
22.人体内分布最广泛的组织-结缔组织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摄取食物,食物中对人体有用的成分称为营养素.营养是机体组织细胞进行生长发育、修补更新组织,保护器官、制造各种体液、调节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基础.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归纳起来可分为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食物纤维和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经常缺少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称为热能.食物中能产生能量的营养素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如果身体长期热能摄人不足或摄入过多都会给身体的健康带来危害.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标准,成人男子每日供给量为10000焦耳—16750焦耳,成年女子为9210焦耳—14235焦耳.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由碳、氢、氧、氮、硫等多种元素构成多种氨基酸,再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是构成机体细胞和组织,促进生长发育,参加机体物质代谢,形成抗体,增强免疫能力和供给热能.每克蛋白质可提供16.75焦耳的热能.
蛋白质供给量应根据不同年龄、生活及劳动环境而定.通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为0.8克—1克,如以摄入植物性蛋白为主,可酌情增量,一般来说,18岁—40岁成年男性,体重以60千克计算,每日蛋白质的供给量应为70克—105克;18岁—40岁的成年女性,体重以53千克计算,每日蛋白质的供给量应为60克—85克.
2.碳水化合物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供给热能,是人体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热16.75焦耳.
3.脂类
脂肪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主要以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脂为主要形式.
磷脂、胆固醇均为类脂.磷脂由脂酸、磷氮等有机物构成,是所有细胞的重要成分.磷脂在体内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胆固醇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胆固醇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对身体健康不利.
脂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能.每克脂肪产热37.68焦耳,是产热最高的营养物质.它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体温,保护脏器,供给必需脂肪酸,改善食物口味,增进食欲等作用.脂肪的供给量可根据年龄、劳动强度、体重等情况的不同而异,一般成人每日摄入量0.8克/公斤体重为宜.
4.无机盐
又称矿物质,是人体的组织成分.其中人体所需无机盐含量较多的称宏量元素,如钙、磷、钾、钠、镁、氯、硫等.仅含微量或极微量的元素称微量元素,如铁、碘、铜、锌、硒、钼等.无机盐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的功能是参与构成骨骼、牙、肌肉、腺体、血液、酶类、毛发等组织,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渗透压,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心脏的正常搏动.它是人体极为重要的营养素.如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并可诱发相关疾病.
5.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很多,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维生素A、D、K、E为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D和叶酸为水溶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在机体不供热,也不构成组织,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生理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合成辅酶.维生素在机体的需要量极小,以毫克或微克来表示,但它对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乏某一种或几种维生素,均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或引起其它相关疾病.
6.食物纤维
可分为可溶性纤维和非溶性纤维两类.食物中的果胶、海藻、豆胶等为可溶性纤维.粗纤维、半纤维和木质素等为非溶性纤维.
7.水
约占人体重的50%—70%.水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营养素,是构成机体的重要原料,是各种物质的溶剂.水在体内直接参与物质代谢,输送氧气和各种物质,调节体温,滋润器官等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针对各种疾病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方法供给病人所需的营养素,通过调整膳食或肠外营养的方式,增加或减少某些营养物质,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实践证明,正确的营养供给,对于已有发病倾向的病人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一些非病的病人可起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8.饮食的种类
(1)普通饭 亦称正常饭,它与正常人的膳食接近.它适用于体温正常、无消化道疾病、咀嚼功能正常、无需膳食限制的产妇和恢复期病人.本膳食应是营养齐全,符合机体需要的平衡膳食.除了不用辛辣等强烈刺激品和少数油炸及不消化的食物外,一般食物均可选用.
(2)软饭 质软,易于咀嚼,比普通饭易于消化.适用于轻微发热、消化不良,咀嚼功能差,口腔疾患、肠道疾患的恢复期,以及老年病人和5岁以下的幼儿.食物品种选择上应减少非溶性的粗纤维,可选用含果胶类的可溶性食物纤维.
(3)半流食 呈半流质状的食物组成的饮食,也是从流质至软食或普通饭的过渡饮食.主要适用于发热、手术后、吞咽困难、消化道疾病的病人.此种饮食要求制作细软,少用粗纤维食物.喂病人时宜少量多餐.每日可给5次—6次,每次约300毫升.主要采用米粥、面条、面汤、馄饨之类易消化的食物,如给肉菜类可做成泥状.烹任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刺激类调味品.此种饮食能量较低,不宜长期食用.
(4)流食 主要是由液体食物组成,不需咀嚼,易于吞咽.适用于高热、消化道急性炎症、口腔疾病、头部和胃肠道手术后或其他术后的病人.喂此种饮食时,每2小时—3小时给一次,每日可进餐6次—7次,每次约250毫升—300毫升.烹调此种饮食时,不用含刺激性食物及调味品.此种饮食热量和营养素均不足,只能短期使用1日—3日.如需要长期使用应给予特殊配方,以维持营养素的平衡.
(5)高蛋白饮食 主要适用于营养不良、贫血、烧伤、肝炎恢复期、伤寒、手术前后、孕妇及乳母等生理性蛋白需要量增加者.如消化功能较好的病人食用此种饮食可在正餐中增加蛋、鱼、肉等副食,以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如消化功能较差的病人,可在两餐之间加牛奶、豆浆、蛋羹等.
(6)低蛋白饮食 主要适用于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肝昏迷病人.每日膳食中蛋白质总量控制在40克以下.少用或不用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品.热能的来源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给病人多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制做此种饮食时,免用刺激性调味品.
(7)低盐饮食 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等.给病人此种膳食应禁用一切盐腌食品,如咸蛋、咸菜、火腿、香肠、酱菜,以及各类含盐的熟肉食等.酌情根据病情决定用盐量,每日盐摄入量最多不超过4克.需要时,可根据病情采用少量钾盐酱油或低盐,以改善病人的食欲,亦可用糖醋烹调法增进病人的食欲.
(8)低脂肪饮食 主要适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胆囊炎、胆道疾患,肝、胰疾患以及腹泻病人.病人采用此种膳食应免用肥肉、肥禽、含油脂多的糕点,奶油及各种点心和油炸食品.瘦猪肉、牛羊肉每日摄入量不越过100克.烹调时多采用蒸、炖、煮、烩的方法,尽量少用油脂.
(9)低胆因醇饮食 主要适用于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胆囊炎、胆石症、肾病综合征等病人.病人采用此种饮食每日胆固醇在食物中的摄入量应不超过300毫克.少用或不用动物的内脏、脑、肝、鱼子、蛋黄之类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忌用肥禽、肥肉、猪油、牛油或羊油等.瘦肉可给少量,牛奶每日1杯,用脱脂奶粉或酸奶为佳.可多选用大豆、香菇、木耳等降脂食品.烹调时可选用豆油、菜油、瓜子油等.
(10)少渣饮食 主要适用于伤寒、肠炎、痢疾、胃肠道手术后,肛门肿瘤及食道静脉曲张等.此种饮食所有食物均需切小、切碎、煮烂,免用粗粮、韭菜、豆芽等含纤维素多的食品.多用鱼、虾、肉、豆腐脑、鸡蛋羹等易消化食物.烹调时不用高脂肪食品,不用油炸的烹调方法及刺激性调味品.
(11)高纤维饮食 主要适用于便秘、肥胖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此种饮食可采用含纤维多的食物,如韭菜、豆芽、粗粮等.有条件可适量采用纤维素冲剂、果胶类,以增加食物纤维.长期使用高纤维食物易产生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不足,需注意营养的补充.
维生素对人体起着自关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又称维他命,是一系列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
维生素不能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至少需要13种维生素.
不同的维生素,化学本质不同.VA是视黄醇;VB1是硫胺素,VB2是核黄素;VB6是吡哆醛,VD为醇类;VE为生育酚;VK是醌类;VC是抗坏血酸.
维生素缺乏或过量
人体会储藏脂溶性维生素,所以摄入过量会积存在身体特别是肝脏中,有中毒危险.水溶性维生素会通过肾脏排泄,相对安全,但是也不可摄入过量,因为有可能超量的维生素会在体内发生其他生物化学反应.
通常从食物中正常摄取维生素不会存在过量的问题,但是食用过多维生素药品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一般人体所需维生素量较少,只要注意平衡膳食一般不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不会致死,但是由于新陈代谢紊乱会导致很多病征:
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症、视神经萎缩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魏尼凯氏失语症等;
维生素B2 ——脂溢性皮炎、口腔炎等;
维生素B3 ——失眠、口腔溃疡、癞皮病等;
维生素B6 ——肌肉痉挛、过敏性湿疹等;
维生素B9 ——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恶性贫血;
维生素C ——坏血病;
维生素D ——软骨病(佝偻病);
维生素E ——不育症、习惯性流产等;
维生素K ——凝血酶缺乏,不易止血
一旦患有维生素缺乏病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药品或服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但是维生素吃多了也会有不好的作用补充维生素应谨慎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只能由食物或其制剂补充,参与机体组织代谢过程,构成代谢所必需的辅助因子.目前,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尚可见到因摄入不足引起的维生素缺乏症,而在绝大多数地区已很少见,即便有少数呈现某种维生素缺乏症者,也大多与生活习惯不良有关,如偏食、长期饮酒、吸烟等;或者是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有关.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儿童生长发育前后两个快速期,妇女妊娠阶段等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在这些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所缺乏的某种维生素.如果没有上述情况, 只要饮食正常,并注意到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绝大多数人是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的.
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过量会因为排泄不全,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例如,维生素过量,其慢性中毒表现为情绪变化、头痛、皮肤干燥脱屑、红斑样皮炎、毛发脱落、齿龈炎、口腔炎及淋巴结肿大等;急性中毒则表现为嗜睡、呆滞、烦躁、严重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炎小时全身皮肤脱屑等.又如,维生素过量中毒,可出现肌无力、衰弱、乏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及肾功能损害、肾石病等诸多症状.由此可见,维生素的补充绝不是多多益善,盲目滥用的危害极大.
近年来,美国流行“维生素补充热”.据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据年的调查表明,在美国约/的成年人服用自行购买的维生素,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儿童服用各种维生素的比例更高,可占到儿童总数的童%.这种“维生素补充热”的后果是使医院里收治因过多服用维生素而致中毒者的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
在我国虽未开展这一方面的调查分析,但就现实状况来看,无论从人们的认识,还是商业化的操作及某些广告夸大其词的宣传,都潜在一股“维生素补充热”暗流.如果这股暗流持续发展下去,必然会使服用过多维生素造成中毒的患者增多,使得本来是有益的营养素变成了危害健康的毒性物质,对这种人为滥用的结果,必须给予高度警惕和重视,杜绝盲目滥用.
吃维生素有说法
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的量甚微,仅为几毫克甚至千分之几毫克就够了,如果人为地长期服用过多的维生素,反而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出现一些后遗症.因此,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维生素对维护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但并非越多越好.人们应当纠正对应用维生素的错误认识,走出服用维生素的误区.
维生素是人体营养的重要来源,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但并非可以无限量地服用.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能够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排泄之前,它们要经过人的肌体,服用过量则有损健康.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容易沉淀在脂肪组织和肝脏,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
服用维生素C能预防心脏病.医生建议,每天摄取大约75毫克维生素C,就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过量服用有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腹泻、牙龈出血,甚至加速肾结石形成以及造成心脏循环系统方面的疾病.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还发现,大量维生素C可降低血中含铜量,减少血球的数量;孕妇补充过量,胎儿出生后易患坏血病.
男子缺乏维生素E会减少精子生成,进而导致不育.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E对增强性能力并不起作用,如过量服用会出现头痛、晕眩、恶心、腹痛、腹泻、口腔炎、抑郁等症状,不利身心健康.
服用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过量患肺癌的比例比没有服用维生素的人相对高.
人体需要维生素D每天最大剂量为0.005毫克.如果过量服用维生素D,可造成高钙血症,使肾脏、血管、支气管甚至眼角膜、巩膜上有钙的沉着,影响这些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尤其会加速动脉硬化;严重超量则中毒致死.
综上所述,可见人们不要把维生素当做灵丹妙药盲目过量服用,需要补充时宜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维生素宜在饭后服
在人们心目中,维生素类药物都是“补品”,是蔬菜、水果的“
代用品”,副作用少、安全性大,因此,不少人吃维生素类药犹如吃
蔬菜、水果,非常随便,有时饭前吃,有时饭后服,没有规律.多数
医师也不明确告诉患者,维生素到底应在饭前服还是在饭后服.而多
数维生素类药生产厂家在瓶签上也只标有用法与用量,没有标明注意
事项,亦无饭前服还是饭后服的说明.
其实,服用维生素类药和用其他药一样,也有一定的规定、要求
和注意事项,那就是饭后服.因维生素类药口服后主要由小肠吸收,
若在饭前服用,因胃肠道没有食物,空腹服时药物被迅速吸收入血,
致使维生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尚未被人体利用之前即经过肾脏通
过尿道排出体外,使药效明显降低.
如维生素B1、B2和B6空腹服利用率减少,而饭后服吸收率稳定,
吸收率随给药量上升而直线上升.这是由于进食后使胃内容物排出速
度减慢,使药物被缓慢运送到小肠上部,避免了吸收机制中的饱和现
象.
辅酶维B12与维生素C二药饭后服更利于吸收,但二药不能同时服,
若同时服可使B12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效大减.为避免B12缺乏,两
者应相隔2~3小时服用.
同样,口服维生素D2亦宜饭后服,最好先吃一些油脂性食品(如
油条、猪肉等),以利于该药的溶解、吸收.若用于治疗婴儿手足搐
搦症,应首先补充钙剂.
维生素AD(鱼肝油丸)、维生素E及维生素PP(烟酸、尼克酸)
也应于饭后服.AD丸适宜于饭后15分钟服,并进食油脂性食物,以助
吸收.因维生素PP的副作用有皮肤潮红、瘙痒、灼热,甚至出现心悸、
荨麻疹、恶心、呕吐等,饭后服可使副作用明显减轻.为避免长期和
大剂量服用本品对胃肠道的刺激反应,故应在饭后服.
操作电脑与眼睛保健
随着电脑的普及,操作电脑几乎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有许多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必须整天注视电脑荧光屏,这样
时间长了,就很容易视觉疲劳,甚至诱发其它一些眼病,如青光眼
等.因此,经常操作电脑的人应注意眼保健.
那么,经常操作电脑的人应该怎样进行眼保健呢?一般认为要
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
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
(2)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
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
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
(3)保持适当的工作距离.眼睛和电脑荧光屏的距离要保持
在60厘米以上.
(4)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条件.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
电脑荧光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桌椅的高度要和电脑的高
度匹配.
(5)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或有异物感,眼皮沉
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
,那就需要到医院看眼科医生了.

人体在什么情况下,蛋白质会分解供能?糖类、脂肪等分解供能到什么程度后,蛋白质才会开始分解?蛋白质分解供能会对人体有哪些害处?(我听说好象有氨之类的东西会影响大脑)蛋白质分解 人体供能主要来自于糖类,糖类不足才会分解脂肪.那为什么是糖类不足才会分解脂肪,而不是等到糖类被消耗光了以后才分解脂肪? 糖类为什么会成为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与其他物质(脂肪,蛋白质等)相比有什么优越之处,使其能更好的被生物体利用? 判断: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可氧化分解葡萄糖为人体供能. 谷类含得最多的是糖类还是蛋白质RT 还有糖类和蛋白质那个每天的摄入量最多?人体主要供能物质是什么 糖类初步消化的场所是什么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食物中的蛋白质 脂肪 糖类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要被分解成什么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RT 蛋白质在什么情况下会变质 蛋白质在什么情况下会凝固 人体内若糖类不足 脂肪和蛋白质哪种先氧化分解供能 当没在糖类的情况下人体以脂肪为燃料会产生 人成熟的红细胞内还有什么,为什么还要葡萄糖在无氧的情况下分解供能 在人体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在( )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贮存的( )被释放出来,用于维持人体的( ) 下列哪项营养物质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A糖类.B蛋白质.C脂肪A糖类。B蛋白质。C脂肪 D以上都是 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后,会产生A脂肪、水和CO2B糖类、水和CO2C脂肪、糖类和人体特有的蛋白质D水、CO2和含氮废物 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大分子且结构复杂的有机物,他们需要逐步分解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问下,括号里填什么 人体正常时蛋白质会不会分解成氨基酸,然后氧化供能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消耗 顺序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 顺序是 糖类 蛋白质 脂肪而在饥饿或冬眠时却是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蛋白质会在什么情况下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