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2:47:34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有哪些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有哪些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有哪些
传统文化纵览
  1、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2.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3、琴棋书画
  4、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5、传统节日
  6、中华诗词
  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
  7、中国戏剧
  8、中国建筑
  还有一些:http://baike.baidu.com/view/40254.htm
  传统道德观:
  一、国家思想:
  吴起与魏王泛舟江河,魏王夸说山河之险,固若金汤.吴起历举夏商各朝代的山河之险和亡国之痛,说:国家强盛在德政,不在山河之险.有德,天下归心,无德,舟内之人皆为寇仇.
  《盐铁论》:“以道德为城,以仁义为郭”,又曰:“以道德为胄,以仁义为剑”.《左传》晋.“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又,季文子相三君,而无私积,死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器备,忠于公室.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代先贤懂得思想的对立统一是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先秦时期,中国形成了“和”与“同”的概念.同是简单的同一,而和则是集合了许多不同的因素而形成的统一.以音乐为例,必须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才能组成乐曲.“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二、政治理念:德政
  《尚书》“惟德动天,无远不届.”
  《管子》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季梁说:“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君应当把人民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政权才能巩固.当权者“命在养民”.
  楚国令尹子文说:“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政权得失关键是“民”,是民心的向背.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亦然.政,正也,以君之意诚心正,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1.为君者修德以感人,感化天下.德字从心者,以其得之于心也.以身率人,使人感化,躬行其实,以为民先.
  2.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为政以德,不但不可生事扰民,而且要爱民;而爱民如子,国家理财以养民为本,爱养民力;
  3.统治者要平易近人,亲民爱民.
  孟子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主张仁政论,仁义论,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仁政必须与广大民众的利害相连,忧乐相通,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
  《礼记》提倡“明德,亲民,止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即引导,率先;政,谓法制禁令;齐,所以统一思想.引导人民遵守法令,不服从则处以刑罚;刑法使人民不敢犯法,苟免于刑.但人民不见善,就无法从不善转变为善.以德引导人民,以礼节划一,人民就会知耻并不断追求善行.
  朱熹:主张为政以德.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德又礼之本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礼以一之,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者”.是讲统治者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用感化和养民为本的方法,使民从不善至于至善.
  人的吉凶祸福是人自己的事,与天地鬼神没能关系.“吉凶由人”,“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古代无神论者驳斥了祷祝、咒术、和卜筮等迷信思想.齐国政治家晏婴认为齐君生病,是由于“纵欲厌私”和“斩刈民力”的结果,祈祷也是无用的.他说,虽有“善祝”,也抵挡不住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诅咒,“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也有损.……虽有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
  三、民本思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为邦本.
  中国历代都相信君权神授,商纣王文武兼才,自比太阳,老百姓说:“时日曷丧,予与汝皆亡!”表现出人民愿与之同归于尽的强烈反抗情绪.西周建国后,总结商朝亡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只有“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天命以民心为转移,“天惟时求民主”,上帝关心下民,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什么是天?天就是民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管子》中对民有认识,“分而视之则愚,合而视之则圣”.
  中国古代产生了无神论思想.春秋时代,人们认识到鬼神不能支配人,“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鬼神非人所亲,惟德是依.”
  “天道远,人道迩也,非所及之.”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虐待老百姓的“有为而治”是恶政;他警告当政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后汉马衍《车铭》:“乘车必护轮,治国必爱民;车无轮安处,国无民谁与?”
  四、伦理观念:
  《管子》中,就有让人民“仓廪实”、“衣食足”,才能发展生产,富强国家,而想让人民遵守道德规范,就要让他们衣食无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中国传统思想,都注重伦理和道德教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希望把人培养成君子贤人,由个人的修身,达到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以个人道德品质为基础的“德治”.
  认仁以为先,功利为后,以仁义制万事.
  德是一种心理的道德或善心;礼是制度品节,礼者,理也,亦言礼之属于天理.克己复礼,就是克服战胜自身的私欲,恢复天理,提高人的道德境界.这个礼或天理,就是伦理道德.对当权贵富人者说,一是要节欲,而不是纵欲,事无巨细,要谨察,“一念之萌,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为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而扩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拨乱反正,正人心,明纪纲.克字,就是杀贼工夫,杀人欲之贼.
  五、义利之辨
  义利关系,是伦理道德哲学的价值观念.儒家重义轻利,但对国家的公来讲,要讲功利,造福于民;而对个体而言,不能光讲利,更要讲义.义利之别,就是要分别得天理人欲,公私、邪正.义利之分,是天理人欲、公与私之别.
  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属于天理之公.
  义,是天理之所宜.义者,宜也,根于人心之固有的理,即仁义之心.追求利,要按天理办事,即按伦理道德的要求去处分.一事当前,是理当如此,就当做,合乎天理仁义的分寸.自天子至于庶人,人人得本其仁义之心而处万事,谨守天理之所宜,而不追求不义之财利.《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春秋左氏传》齐庆氏亡,分其邑与晏子,晏子不受.人问曰:“富者,人所欲也,何为不受?” 晏子对曰:“无功之赏,不义之富,祸之媒也.”东北某彩票站的一位普通下岗妇女,面对五百万大奖,且彩票不记名不挂失,能毅然将彩票归还原主,这就是仁义之心,是义举.较之那些贪渎诈骗者,不乏受高等教育有官位者 ,更能代表中国人的道德心.
  利者,人情之所欲,是人欲之私.利,生于物质与我的关系之中,属于人欲之私.何心隐:“人为天地之心”,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但提倡寡欲,反对纵欲.有的主张义利并重.人欲有合理性,但如果只讲利,计较利害,就不好;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孔子要求“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礼制.譬如有白金遗道上,君子认为他人之物,不可妄取,小人则以为利而据为己有.
  重义轻利说.朱熹认为,“古圣贤之言治,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天下成万事本于一心,而仁此心之存……此心既有,乃克有制,而义者此心之制之谓也.”“极言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君子之学,不能专在利害上计较,应注重正义、明道.
  六、尚俭:
  朱熹:反对穷奢极欲,认为应该奢不违礼,俭不失中.主张以道为乐,处贫泰然,以不足为足,无不足则富贵与贫贱处之一也.
  俭而有度为德.
  以道为乐,乐天知命,天理为乐.
  朱熹:他认为君子在富贵与贫贱之间的选择取舍,要合乎仁这个标准.“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若贪富贵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于道不当富贵,则应视富贵如浮云,无动于衷,即使富贵找来也不要;反之,于义当贫贱,则应安贫乐贱,处贫贱而不去.
  《尚书》“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不做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民物贱用物,民乃安……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晏子》:“其文好者身必剥,其角美者身见煞,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礼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
  七、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维护等级秩序的支柱,也是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将存天理具体体现在家族内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和君臣(个人与国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上.
  三纲:纲,网上大绳也.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此相适应的是忠、孝、节等伦理道德规范.
  甲.父为子纲 是三纲五常的基础.宗法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父亲是一家之长,是生产和分配的决策者,子女对父亲要绝对服从;父亲有过,子女也只能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地劝说,父母不听劝反而鞭打儿子,可谓劳苦,亦不就疾怨,愈当起敬起孝,毫无怨言地去尽孝道.与父为子纲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便是孝.孝悌为仁之本,作为父为子纲的核心.这个仁是爱的意思,行爱自孝悌始.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仁事,亲亲是第一件事.如以仁作水源,则孝悌是第一池,仁民是第二池,爱物是第三池.
  古代以孝治国,提倡孝道.朱熹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倡导孝道.他在《示俗》中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晓谕兄弟争财产事》中,写道:“劝谕士民务修孝悌忠信之行,入事父兄,出事长上,敦厚亲族,和睦乡邻.”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孝弟,其心和顺、柔恭,必无犯上作乱之事.
  乙.君为臣纲
  是三纲之首,从中央到地主,构成了王权的机构.王权是父权的扩大,君主被称为国民之君父,地方官吏被称为父母官.君是宗法社会利益的最高代表,享有最高的权力,具有最高的权威.中国古代宗法社会,是移孝为忠,将对父母的孝,扩大到对君主的忠.与君为臣纲相对应的的道德规范便是忠.
  所谓忠,其一就是尽自己的心,尽心尽力,克尽一切私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二,忠是诚实不欺.把忠君的道德行为规范推广,用于待人处事,则是忠恕.“推己及人为恕”,推测自心,己所欲,人亦所欲,己所不欲,人亦所不欲,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正是仁.
  丙.夫为妻纲
  人之大伦,夫妇居一.朱熹主张妇女三从,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他反对不 嫁娶礼仪办婚事的“引伴为妻”,规定不得“聚集男女,昼夜混杂.”他并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丁.四德 五常
  孟子提出著名的“四端”说,认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人先验地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素质或品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此四端者,就是没有人性,也就算不得是个人.例:路见小孩落井,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而出手相救,所以如此,并非与小孩的父母相熟,也不是要在亲朋中邀取好名声,更不是害怕遭受处分.可见人皆有仁爱之心.
  朱熹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提出了仁、义、理、智、信的道德项目,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准则,以及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仁——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
  首先,仁是爱之理.朱熹认为,人的仁义理智信的五常,根源于五行(木火金水土),是五行之性也.盖木神曰仁,则爱之理也,其发为恻隐.“仁是爱之理,爱是仁之用.”
  其次,仁是心之德.即得之于心的爱的本源.仁是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生人与万物,便是天地之德显示诸仁,人与万物生生不绝,显示天地之仁;天地把生生之仁心,藏在人与物中.人与物,都是天地之用.爱由心生.去私欲,做到不违仁,就是心之德,即仁的生物之心,符合于德.仁是天地之生气,人之所以为人,其气则天地之气,仁是一种温和之气,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譬若谷种,生之性便是仁.生的意思是仁.
  仁,是天地生物之心,人与物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仁心,即是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故此心必仁.言人而不言仁,则人不过是一块血肉罢了.仁是本体,是万理之原,万事之本,仁即是心,即天德之元,表现为爱人爱物的宽容大度.
  仁包含义、理、智三者,仁为四德(仁、义、理、智)之首,管束得四德;仁也是五常之首.四德存于人的本性之中,虽未表现出来,四德已具有,所以仁统义、礼、智.能仁则后三者(义、礼、智)自在其中矣.
  仁包含四德五常,所以仁体现为“事亲孝,事兄弟,及物恕”,而且还体现在“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便是孝悌、忠恕、恭敬、仁义、礼智等政治道德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
  盖木神曰仁,则爱之理也,其表现是恻隐;火神曰礼,则敬之礼也,表现为恭敬;金神曰义,则宜之理也,表现为羞恶;水神曰智,则别之理也,表现为明断是非;土神曰信,则实有之理也,表现为忠信.
  义者,事之宜也;即做事适宜,恰当;按仁的要求去做,就是义.
  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所谓天理之节文,即礼即理也;二是作为人事之仪则,具伦理规范的意义;礼则为谦逊,合乎仁的仪式礼节.
  智,即明断见识;智则为明辨.能分清什么是仁,什么不是仁,就是智.
  信,约信也,即守信、诚实的意思,信便是真个有仁义礼智,不是虚假的.好学则智.智者见于未萌,智者不惑,是是非非谓之智.
  人秉五行之秀而生,故其为心也,未发由具仁义礼智信之性以为之体,已发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诚实之情以为之用.
  以自然界的五行,来比附和衍生出五常,则五常成为超社会超时空的永恒存在的东西了.
  戊.五伦
  朱熹把社会的人伦关系归纳为五伦,即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即五品等级,是人世的大伦,人不能改变,也不能超越,五伦是先天的,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人为的.
  与五伦对应的,是亲、义、别、序、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五者之理,天之所命,出于人心之本然,非后来所强加的.
  在五伦之中,君臣、父子两伦最重要,是天之经,地之义,因此在五常中,仁义也最重要,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五伦既是天经地义,但因为气禀所偏,人欲所昏,固有的伦理,却被蒙蔽,因此需要教育人们,启迪人们固有的伦理之心,于是先王立学校以教其民,必使天下之人,皆有不失其性,不乱其伦而后已.设官教民,既不使人不失仁义礼智之性,也使人不乱人伦之理.古代听讼之断,必以人伦为重,以人伦为善恶是非和量刑的准绳.
  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以及由这种伦理道德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人格和价值观,我们要继承其超时代、超因果的绝对性合理内核.道德精神是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觉选择的,作这种选择,需要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来履行道德义务.从伦理道德中升华出一种巨大的、崇高的和永恒的精神力量,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重无私无畏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气等等,就是我们民族的道德正气.这种道德正气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极端重要的.我们要重视人格能力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正气,这也是新伦理、新道德发展的前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