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哪些习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7:04:55

春节哪些习俗?
春节哪些习俗?

春节哪些习俗?
春节各种习俗来历----春节扫尘的由来
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人们喷刷房子、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古称“扫年”.
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传说,扫尘习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农为迎接玉帝的年粮而来.早先,这里的佃农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租外,所剩无几.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奉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八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赐年粮,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民族风俗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
春节守岁的由来
守岁,即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打牌、聊天、放鞭炮、包饺子. 守岁习俗始于南北朝,梁朝的庚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拜年的由来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便流传开来.
春节放爆竹的由来
放爆竹是我国人民春节时借以助兴的习俗.这一习俗源于汉魏时期,南北朝风俗书《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据说古时,住在山区的人,常得寒热病(可能是今天的疟疾).当时被认为是恶鬼作怪,于是为了一年平安无事,便在农历元旦时就用火燃烧竹子,发出巨大响声,把山鬼驱走,因最初的爆仗是烧竹子,故称“爆竹”.唐朝称“爆竿”.后亦称“爆仗”.火药发明后,爆竹采用硫磺做火药,外面裹有厚纸,并插上引线,用火燃放引线后,体积骤然扩大,结果把外面厚纸炸开,因而发出巨响.约在此时,放爆竹在消灾去邪的同时,亦有了庆祝之意.现放爆竹只有象征欢乐的意思了.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
每逢春节,我国民间家家要贴春联.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贴门神的由来
以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买张门神贴在门上,一是表示吉庆,二是为了“避邪驱魔”.关于门神的来历,战国时代的一部著作里有这样一个神话记载,东海度朔山中,有一棵盘曲3000 里的巨大的桃树,其枝伸向东北方的鬼门,所有的鬼怪来往皆从此出入.树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郁櫑,专门监视鬼的行为,发现哪个鬼胡作非为,便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吃.于是,人们就在两块桃板上,画上神荼和郁櫑的像.置以门侧,以御百鬼骚扰.这是传说中最早出现的门神形象.
经过历代演变,门神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唐代的门神已不是神荼、郁櫑,而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敬德.相传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因恶梦而生病,半夜三更时分,常听到鬼叫.这事被大臣们知道后,就推荐开国名将秦琼和尉迟敬德全副披挂,在门外彻夜守卫.没出几夜,太宗的病果然好了.尔后,他就命画工画了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像,贴在门上,借以镇邪避祟.这个作法,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来,门神又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人们把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像(也有其他圣贤的像)贴在前门迎客,把传说中的捉鬼能手钟馗的画像悬于后门上赶鬼,自以为前后把得紧,野鬼钻不进了.
除夕不杀鸡的由来
旧时,在浙江舟山过年不许杀鸡,这就很奇怪了.因为在过年这样的喜庆日子里,中国人都要大摆筵席,而筵席上往往离不开鸡.为什么舟山会流传下这么一个习俗呢?
据说明朝未年,鲁王逃到了舟山,辅佐鲁王的是舟山人张名振.张名振是东海抗清名将,屡次击败清军.1651 年的除夕,清兵趁张名振率兵远出作战之机突袭定海城,清军逢人便杀,他们相约,一直杀到鸡叫为止.他们杀了舟山百姓1.8 万人,最后只剩下六户人家六个姓.当清军杀到刘家岙时,忽然听到了公鸡的叫声便停止了杀人.正是由于这一声鸡叫,才救了舟山的这最后六户人家,舟山人才得以繁衍下来.从此,为了纪念公鸡的恩德,舟山除夕不杀鸡的风俗就流传下来.
过年吃年糕的由来
过年吃年糕的习俗,据传从周代开始,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由于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所以后世过年吃年糕,就含有祝贺五谷丰登的意思了.吃年糕还有取“年高”长寿之意.在江浙一带,至今流传着一则年糕的故事.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传说伍子胥死前嘱咐亲信:“我死之后,如果国家有难,民众缺粮,你们到象门城墙挖地三尺,可以得到食粮.”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闻知,认为吴国失去主将,就进攻吴国雪耻.夫差连吃败伏,京城被困,城中粮尽援绝,军民纷纷饿死.这时,伍子胥的亲信按他生前嘱咐,去象门挖地三尺,果然挖到可以充饥的 “城砖”.原来这是当年伍子胥暗地设下的“屯粮防急”之计,他在象门一带用的城砖,全部是用江米粉蒸制后压成的,这类江米砖十分坚韧,既可以作砖砌墙,必要时又可充饥.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当地家家户户都要蒸制象城砖样的江米年糕,以奉祀伍子胥的功绩.因为是在过年时制作的食品,就把它叫作年糕,沿袭至今.

宋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
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
范...

全部展开

宋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
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
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馀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
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所咏的是『升天雷』,北方称为『二踢脚』。
火药的发明,本是为和平生活用的,后来用于战争,乃是人类的不幸;用于侵略战争,更是人类的大不幸。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清波杂志》载:『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
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唐 饰梅花妆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
传说 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
此俗传至唐宋 ,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春、内家圆』等名目。
其实 ,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晋 馈春盘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
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 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 五辛盘又称春盘。
《摭遗》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馈贶。』《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
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唐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为元宵诗经典之作。
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宋 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 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
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清 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
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元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 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