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解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17:57:50

初二语文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解析
初二语文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解析

初二语文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解析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夔州属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沉舟”二字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 末尾两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继续努力的精神吧!”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后来的诗论家对于杜牧在这首诗中所发表的议论,也有一番议论.宋人许?《彦周诗话》云:“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这一既浅薄而又粗暴的批评,曾经引起许多人的反对.如《四库提要》云:“(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这话说得很对.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许?那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来罢了.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明月何时出现的呢?端起酒杯仰问上苍.(又)不知天上的宫殿楼台,今夜是什么年月.我(有心)想驾风前去,又怕琼楼玉宇的极高处,(我)耐不住那里的清寒.(况且在那里)起舞只能玩赏自己的孤影,哪如在人世间(痛快)呢!月亮转过朱阁,低照着美丽的窗户,照着不眠的诗人.不应有什么怨恨,(但它)为什么总是赶在(我)离别亲人的时候露着圆脸呢?(退而思之)人世本有悲欢离合,月亮总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难以圆满.只求亲人平安,千万里之外共赏此美月吧.

①以动写静,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 ②情景交融,情由景生. 小令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形象鲜明,气势雄浑,立意深远.读罢小令仿佛使人看到诗人遥望长安,凭古吊今,关心人民疾苦的形象.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看,在元代散曲中不是少见的. 3虚实结合 写出了当时潼关的地理特点,用一个聚 怒,把华山的重岩叠嶂,黄河的波涛翻滚,回顾历史,感叹历史的兴衰更迭,把眼前的胜景和潼关的历史巧妙的结合起来,以胜景的不变来衬托历史的多变,以潼关来做历史的见证来揭示封建统治者以为个人的利益的争夺,给人们带来了苦难,抒发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