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23:32:39

英语翻译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
英语翻译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这首诗的翻译

英语翻译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
骨肉:指兄弟.首句以叶之缘枝而生比喻兄弟骨肉天然相亲.
  因:亲.这句是说结识朋友也是相亲的.
  四海之内皆为兄弟:语出《论语》“四海之内皆为兄弟”的话.此二句是说天下的人谁都不是漠不相关的陌路人.
  连枝树:即“连理树”,不同根的两树枝或干连生为一名为连理.通常用连理树喻夫妇,这里用来喻兄弟.
  参、辰:二星名,参星居西方,辰星(又名商星)居东方,出没两不相见.
  邈:远.
  胡与秦:犹言外国和中国.当时西域人称中国为“秦”.以上四句是说往日形迹亲近,今后就疏远了.
  乖:暌别.
  恩情:此句言情谊比平时更觉不同,平时情谊固然深厚,临别更觉难舍.
  鹿鸣:《诗经·小雅》有《鹿鸣》篇,是宴宾客的诗,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蒿类)”起兴,是以鹿得食物呼唤同类比喻燕乐嘉宾.
  樽:酒器.
  斟酌:用勺舀酒.结尾四句是说这一樽酒本为赠远人用的,现在希望你再留一会儿酌饮此酒.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骨肉一般用来特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因”在这里可以做“沿袭”来讲.有成语“陈陈相因”,《论语》中也有“殷因于夏礼”,简单地说,就是兄弟之间骨肉情深是由于一奶同胞如同树木的枝叶一样连在一起.结交异姓朋友也完全可以沿袭这样的血肉亲情,以至于情同手足.这两句至少交代了两层意思.其一是分手的双方没有血缘关系,也就是异姓朋友.其二是二人由于偶然的原因相知相识,以至于难舍难分——可能是管、鲍一样的知己,也可能是伯牙、子期一样的知音了.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论语》中有一个故事:司马牛十分忧伤地说“人皆有兄弟,我独无之”,就是说人家都有兄弟,唯独我是形单影只孤身一人,子夏就说了,“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只要和其他人赤诚相交,恭敬有礼,人人都可以成为兄弟.“连枝树”是说战国时候宋国韩凭的故事,最初出自干宝的《搜神记》.韩凭妻子何氏貌美,被宋康王给抢了去,并且把韩凭关在了牢里罚做苦役.韩凭无奈自杀.韩凭妻子坚强不屈也坠楼自杀.韩妻临死时在衣带上留下了遗书“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意思是我已经死去了,没有什么价值了,就将尸体施舍于韩凭合葬吧.宋康王到头来一无所得,又看到何氏遗书便大怒,命令将两人分开埋葬“冢相望也”,而且不忘补充一句“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结果是“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此便是连理树或者连理枝的典故了.那么这四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天下人本来都是兄弟,谁也不应该被当成陌路人,更何况你我,就像是连理树一样枝缠叶绕浑同一体.
  “参”是参星,“辰”是辰星,参星一般上是傍晚时候出现在西方,辰星是早上出现在东方,也就是俗语中所说的“东启明,西长庚”,现在天文知识认识到二者本是一颗星,就是金星——离太阳最近,所以总是伴随太阳出没——也就是神话中的太白金星了.但是古人不知道这些道理,而且认为两者从来就不会相遇,所以常用来比喻天涯遥隔难得一会.辰星又叫商星,所以杜甫诗中就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敦煌曲子集》中也有“白日参辰见,北斗回南面”之说.
  诗的前六句是交代作者与即将远行的朋友情同手足,从这里开始便说到要分别了.“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用鸳鸯来比喻朋友,仍然让人有了吞只苍蝇在口里的感觉一样的不舒服,今天人如果再用鸳鸯来比喻普通朋友,一定让人生出同性恋一样的怪癖.“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在先秦时候,中国往往自称“华族”,所谓“华夷有别”,秦朝统一中国以后一直到汉晋时期,西域人称中国人为“秦人”,所以有时候,中国人也自称“秦人”.比如《史记》中有“闻宛城中新得秦人”,如同后来的“汉人”、“唐人”是一样的.以前我们呆在一起朝夕相处,随时聆听纶音,现在就要分别了,天隔一方,我们的友情也会逐渐疏远,就好像蛮夷胡人和华夏族一样遥远无期了.
  便生出了“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的感觉.越是分手的时间临近,越是感觉到情好日密而不忍分离——古人寿命不永,交通不够发达,更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都导致了“一去无消息”,导致了生离就是死别的可能.
  作者亲自为远人斟满了一杯酒,满怀感慨地说“我有一杯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请你稍作停留,喝下这一杯酒,最后再让我们品味一番在那些岁月培养起来的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