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消极影响,论文 1000 字,急………………谢谢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9:06:28

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消极影响,论文 1000 字,急………………谢谢谢
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消极影响,论文 1000 字,急………………谢谢谢

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消极影响,论文 1000 字,急………………谢谢谢
(一)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历程.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运动由董仲舒等人发起,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两汉时期,这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开始阶段.春秋决狱是儒家打破法律领域的法家统治的第一步,作为一种盛行于汉、波及魏晋南北朝的司法现象,它开启了中国法律以礼入律从而走向礼法合一的先河.所以,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立法领域,掀起了引经注律的高潮.“后人生意
各为章句.叔孙宣、郭全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三千二百余言.”[24]规模之大,令人匪夷所思,诸儒引经注律的热情可见一斑.汉儒极力将儒家学说的精义贯注到法律的每一条,每一字上,力图改法家之律为儒家之律.这样的律文与原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向纵深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三是隋唐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过程,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古代礼律关系密切,而司马氏以东汉末年之儒学大族创造晋室,统制中国,其所制定之刑律尤为儒家化.既为南朝历代所因袭,北魏改律复集之,辗转嬗蜕,经由齐、隋以至于唐,实为华夏刑统不祧之正宗.”[25]这一过程至隋唐已基本完成,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被全面地反映在一部作为中国古代法典的代表作——《唐律疏议》中,《唐律》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从而也形成了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另外,从两汉至隋唐,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是逐步深入到最后完成的过程.
(二)中国法律儒家化对中国法律的影响
由上文可以看出,在中国法律儒家化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完成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也一步步深入,这种影响是全面的,主要表现为礼法合流、德礼并用、德主刑辅等法律思想的确定,儒家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观点的形成,以及儒家思想在法律儒家化过程中对司法实践领域的影响等等,不一而足.
1、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的确立.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礼刑并用的法律观,即“道之以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逆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助格.”强调德治.汉儒董仲舒根据孔子的“仁学”与“正名”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把仁、义、礼、智、信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永恒不变的准则,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发展为“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经过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官方的指导思想,礼法结合、德刑并用成为统治者制定法律的理论依据与主流法律思想.到唐朝,封建传治者总结了汉以来运用礼刑两手进行统治的经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体系.在德主刑辅思想指导下,唐朝在立法上又形成了宽简、稳定、划一的原则,并且以纲常礼教为核心的伦理观念成为法律的灵魂,立法中以“德礼”为本.《唐律》还将“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等封建伦理道德奉为信条,贯彻于法律中.
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中国法律儒家化过程中,一些儒家思想的精义注入法律中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八议”制度、“官当”制度,准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条”等.
(1)“八议”制度为《曹魏律》首创,是中国封建法律形成的维护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在诉讼中的法律特权的制度.所谓“八议”,即: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晋及南北朝各国修律,一直沿用魏之“八议”.北齐制律时,进一步完善“八议”的内容,规定凡犯有严重危实统治阶级利益的“重罪十条”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2)“八议”入律之后,西晋统治者又规定了“官当”制度.晋律规定免官可当三岁刑.南朝《陈律》正式将“官当”入律,并创立了区分公罪与私罪的官当制度,规定:“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并居作;其三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一年赎.”但因“公坐、过、误,罚金.”[26]官当制度是“八议”制度的扩大与延伸,其目的在于维护不同等级的贵族官吏的法定特权.
(3)“晋律”首开以服制论罪的先例,明确提出“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的法律原则.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来规定亲属的范围、等级,亦即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的制度,称为“服制”.所谓“五服”就是将服制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度级.亲属相犯是以服制的轻重来确定罪与非罪,或刑罪的轻重.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置愈轻;以卑犯尊,
处置愈重.服制愈远:以尊犯卑,相对加重;以卑犯尊,相对减轻.北齐修律时,吸收晋律的立法原则,单修《五服制》一卷,作为刑律的附则,《隋书•经籍志》将其列于刑法部分.“准五服以制罪”正是儒家纲常名教在刑法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礼法合一的特点.法官判案,须先明服纪.从此,历代法律均以此作为定罪量刑的重要标准.
(4)《北齐律》首创“重罪十条”.儒家宣扬的纲常伦理道德,核心是维护君权和父权,随后各朝封建法律都把损害君权和父权的犯罪行为列为主要打击对象.《北齐律》将严重危害封建政权和封建礼教的十种罪名列为“重罪十条”,置于律首,进一步集中了封建法律的打击目标.这十种罪名是:“一曰反逆(谋危社稷、企图推翻皇帝的统治),二曰大逆(指毁坏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叛(叛国投敌),四曰降(投降敌人),五曰恶逆(指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等谋害尊亲属的行为),六曰不道(指残忍酷毒,如杀非死罪家人、肢解人体等),七曰不敬(指对皇帝、家长的各种失礼行为),八曰不孝(指子女不善事父母的行为),九曰不义(指卑下侵犯非血缘尊长的行为),十曰内乱(指家族内的犯奸行为)犯此十种大罪者,不在八议、赎刑之列,通常是极刑处死.”“重罪十条”进一步把礼与法律结合起来,使法律成为推行礼治的工具.“重罪十条”是我国法律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开皇律》在此基础上稍加损益,把其定为“十恶”大罪,并为以后历朝法律所因袭.
除了上述基本原则之外,在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中,还创制了上请原则、恤刑原则、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等刑罚适用原则.
3、在“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过程中,儒家基本政治法律思想融入法律之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的具体法律观点.
(1)“君亲无将,将而诛焉.”指臣对君、子对父不允许有犯上作乱思想,即使只有犯上作乱的思想而无行为,也是大逆不道的犯罪.汉代其成为决断触犯皇权及皇帝尊严与安
全的犯罪的理论根据之一.这一法律观点由儒家尊尊亲亲原则而引伸出来.
(2)罪止其身.指只应当惩罚犯罪者本人,不可惩罚因他人犯罪受牵连的无辜者.而汉武帝时期有族殊连坐,儒生桓宽提出反对意见.“《春秋》有云,子有罪,执其父;臣有罪,执其君.听失之大者也.闻恶恶及其人,未闻什伍之相坐.”这里根据《春秋》之义“恶恶及其身”而反对株连父子兄弟、亲戚邻里的法律观点.
(3)“以功覆过”.此论点出自《春秋•僖公十七年》.汉代春秋决狱者常以此条经义为据,为有功于国者犯罪辩解,使他们免受法律追究.该观点使有功者享有司法特权,为以后的法定“议功”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除上述具体法律观点外,在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中还形成了许多符合儒家思想的具体法律观点.如“亲亲得相首匿”、“原心定罪”、“恕及妇孺”等观点,前文已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这些在引经决狱,以经注律过程中形成的儒家法律观点,对历代封建立法、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封建法律的礼、法融合奠定了基础,充实了内容.
4、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法的推广,使得大批具有儒家经义素养的官吏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汉书•隽不疑传记》记载:西汉昭帝始元五年,有一男子,自称卫太子.诏使公卿大臣们辨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臣相御使中二千石等人都不改可否.京兆尹隽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有人说:“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逃,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于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大批儒家进入司法机关,并且,在司法队伍中,司法官也迫切需要学习儒家经义以提高儒家素养水平.因此,司法官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儒家化,司法队伍也越来越儒家化,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实践产生了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