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项链 关于玛蒂尔德的分析`项链里面~玛蒂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3:36:04

莫泊桑的项链 关于玛蒂尔德的分析`项链里面~玛蒂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
莫泊桑的项链 关于玛蒂尔德的分析`
项链里面~玛蒂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

莫泊桑的项链 关于玛蒂尔德的分析`项链里面~玛蒂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帮我分析一下~
论 玛 蒂 尔 德
——《项链》导读
在一间低矮的小阁楼上,一位容貌衰老的“劳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独自坐在窗前凝神遐思,她回想起十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回想起十年前那个给她带来深刻变化的舞会,回想起当年编织的梦的追求……想到此,她感慨万千,不能自已——

这位名叫玛蒂尔德的女子本来不应是城市平民的一员,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完全可以象其他中产阶级妇女一样:嫁给一个同等地位的小职员,建立起温馨的小家庭,承担起社会赋予她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在玛蒂尔德成为路瓦载夫人后,她的人生之路仍按生活的逻辑自然向前延伸.
她婚后的生活就是如此:差强人意的住宅,“好香的肉汤”,有一个小女仆“替她做琐碎家事”;还有一万八千法郎的遗产……因此,这位不需要任何劳作的少妇风采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保养她那美丽的容貌、“粉嫩的手指”和作种种“狂乱的梦想”.
命运为她安排了这种舒适的生活,但她却对此毫不知足,不屑一顾,统统以“寒伧”、“穷酸”而鄙视之.
她凭什么不守本分、想入非非呢?
“她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这可不是每个女子都具备的条件.假若穿上一件漂亮的长衣裙,再戴上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出现于上流社会的喜庆宴会,足使那些自视为高贵无比的太太小姐们黯然失色!——夜会上动人的一幕证明玛蒂尔德对此有着充分的自信.
她又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教会女校是贵妇人的摇篮,它赋予玛蒂尔德以高雅的气质和温柔的性情,这位“天生聪明”的玛蒂尔德当初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更为糟糕的是,她竟然异常熟悉上流贵妇人的生活方式!与那位佛莱思节夫人——一位典型的贵妇人——的交往让玛蒂尔德得以亲眼目睹这些令人心动神摇的场面:宽敞的客厅,东方的帷幕,古式的壁衣,珍奇的古玩,粉红色的鲈鱼和松鸡的翅膀……还可以在幽静的厅堂里,带着迷人的微笑,“跟那些一般女人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玛蒂尔德的自身素质与上层贵妇人相比毫不逊色.她具备了跻身于贵族阶层的全部条件--家景的贫寒和地位的低微除外!因此,“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侈的生活”,并为此而“不断地感到苦恼”.
于是,悲剧发生了.
假若玛蒂尔德容貌平平,假若她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粗俗不堪,假若她没有交结"有钱的女朋友"而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一无所知,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玛蒂尔德将会安分守己地充当路瓦载夫人而毫无怨言.
假若玛蒂尔德出生高贵,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她将成为贵夫人中一朵鲜艳无比的花朵,交际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星.不是吗?那个难忘的星期一的夜晚,发生在教育部礼堂的动人一幕充分展现了她的无比魅力!

但这都仅仅是假设.现实是:她丢失了项链!当她正向理想王国迈进,似乎将要叩开大门之时,忽然跌落到社会的最底层--连原先中产阶级的地位都无法保全,而成为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可怜的玛蒂尔德当然无法预测未来的命运,可常识告诉她:丢失项链将是灾难的降临,在未来的岁月中必须为此付出及其沉重的代价!
夜会上,玛蒂尔德的迷人风采降服了所有的男宾,他们“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白领阶层!)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
多少年来朝思暮想、萦绕于怀的就在于此,还有什么比得到上层男子青睐,统统拜倒在她石榴裙下更令人陶醉的吗?至于贵妇人的羡妒的目光则让其感奋不已!虚荣心得到极度满足的直接后果必然产生更为强烈的欲望,去寻找机会再显身手.无论如何,她已不可能回复到原先那种单调、寂寞和贫寒的“路瓦载夫人式”的生活.夜会的成功意味着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因此,夜会后的玛蒂尔德不可避免地命运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某位上层男子不顾世俗偏见,与她倾心相爱,娶其为妻;一是玛蒂尔德投入某个男人的怀抱,成为他的情妇,手中的玩物.
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已得到相当的发展,社会秩序的确立导致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而中世纪以来温情脉脉的道德观念则已被铜锈蚀得面目全非,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成了彻头彻尾的童话.那些自视高贵的正人君子们极少有勇气或者说犯不着与传统观念决裂,联姻本身是一种巩固社会地位和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如果他尚不能将个人的前途置之度外的话,至于所谓的“爱情”生活则完全可以通过联姻之外的方法得以补偿.既然在婚前她无法"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婚后的路瓦载夫人——将永不可能成为豪门贵族家庭的女主人.
那么,“假若没有丢失项链”,答案不是显然的么?玛蒂尔德丢失了项链,但人性得以复归,客观上遏止了其在堕落的道路上的迅速下滑.从这个意义上讲,项链的丢失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于是,玛蒂尔德开始了真正有意义的充实的生活——城市平民的生活.
这是一场人生的悲喜剧.

另一个极端亦会导致堕落.
在生活中不乏一些女子经受不住贫困和债务的重压而走向堕落,她们可以去偷、去抢、去骗、去卖身——只要玛蒂尔德愿意,她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是她们的出身”.
我们来看看这对夫妇陷入什么样的困境:家中可怜的一点积蓄和丈夫继承的一笔遗产赔偿殆尽,外加一万八千法朗的可怕债务,还有不能如期偿还债务而面临破产或坐牢威胁的巨大精神压力--他们瘦弱的肩膀上承受得了这付重担吗?
然而,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慨,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迎接十年艰苦生活的严峻考验!
是什么原因导致她没有堕落而勇敢面对现实,接受生活的挑战呢?
在赔项链,还债务过程中所作的种种努力以及贯穿全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小职员的谨小慎微和诚实、天真的性格在玛蒂尔德身上是统一的--她毕竟有别于缺乏良好教育的下层平民和充满了虚伪、道德沦丧的资产阶级的.此外,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精神亦证明她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可是这并不是玛蒂尔德鼓起勇气承受十年艰苦生活磨难的根本原因.
我们还是来看看玛蒂尔德十年后的形象吧.当初引起她“狂乱的梦想”的所有资本--高雅、美丽和温柔荡然无存,“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此刻,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真正的“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既不是中产阶级的小家碧玉,也不是珠光宝气的贵妇人.
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对上层资产阶级生活的热烈向往,这种至死不渝的努力追求在十年磨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即对这个夜会的美好的回忆:
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让人倾倒啊.
一夜风流,十年艰辛.值,还是不值?玛蒂尔德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夜会是她一生中唯一的高潮,是她自身价值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体现,是她暗淡无光的人生经历中留下的光辉亮点.一生中能有那么一次就足够了,对这个夜会的永恒的回忆是这十年来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
她是一位虚荣心达到极点的女人!

小说的结尾是这篇精美作品中最精美的一笔.多少年来,多少人想把它作为另一故事的开端,写出一部“《项链》第二”.其实以我愚见,大可不必劳神.因为小说情节乃至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至此已达极限,并无太多的发挥余地.
但毕竟作者给我们留下了玩味的余地.
佛莱恩节夫人告知这挂项链的真正价值,就意味着玛蒂尔德一瞬间成为一个拥有三万六千法朗的“富婆”,她可以藉此舒舒服服地度过后半生,把十年来的巨大损失弥补回来,甚而至于可以在这个金钱万能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成为一位资产阶级妇女.
但是,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寻找回来的,那就是昔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那份企求,那份梦想.从项链丢失的第一天起,玛蒂尔德就明确地意识到今生已与“高雅而奢华的生活”无缘,而此时的她更是面目全非,人老珠黄,已不可逆转地成为一个城市平民——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
十年来,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是为那个的成功的夜会所付出的代价,所谓“三万六千法朗”只是这一代价的“物化”而已,正因为一夜的风流是以十年艰辛和三万六千法朗为代价,才显得它的价值弥足珍贵.对夜会的美好回忆使其心理获得平衡,虚荣心得以满足,于是玛蒂尔德勇敢地承受所有的苦难.
要是玛蒂尔德终身不知那挂“精美的钻石项链”的真正的价值,那末她仍将“陶醉在幸福的云雾里”,内心异常充实地度过余生.
可是现在,无可追回的青春,一生孜孜以求的希望全部被一场误会所葬送,“栽”在一挂仅值五百法朗的赝品上,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铁的事实.玛蒂尔德要接受这一严峻的事实远比接受十年艰辛要痛苦得多.
“我可怜的玛蒂尔德,那挂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朗!……”佛莱思节夫人此话无异于在流血的伤口上放把盐,其效果却不逊于《祝福》中四婶的“你放着罢,祥林嫂!”玛蒂尔德很难因意外得到三万六千法朗而惊喜若狂——假若她果真会因此发狂的话,结局只有一个:精神的彻底崩溃.
尽管作者本人对产生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认识不足,而归结为偶而丢失项链之使然,尽管作者对女主人公抱有同情之心.但是,莫泊桑对她虚荣心的揭露是彻底的.从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描写了许多中下层青年为改变命运而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性事件--当然并不是都遇上丢失项链之类倒霉事.德莱塞笔下的嘉罗琳·米贝(嘉莉妹妹)就没有丢失项链,于是她成了赫斯渥之流的情妇;而《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则已成功地获得一纸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但最后仍不容于贵族阶级而被推上断头台.我们来听听他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吧:
先生们,我没有这个荣幸属于你们的阶级,在你们眼里,我是一个反抗自己的卑贱命运的农民……有些人要用我来杀一儆百,使这样一种年轻人永远丧失勇气,他们出生一个卑贱的阶级里,可以说是受着贫困的煎熬,但是他们在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大胆地混入有钱人高傲地称为上流社会的圈子里.
这就是我的罪行.先生们,它将受到格外严厉的惩罚……
于连只有说对一半,社会对人性的扼杀是外在的因素,而资产阶级思想对他的毒害使其性格的扭曲则是真正的原因.如若不然,社会上不过少了一些正直、善良、勤劳的中下层人民,而多了一批奸诈卑劣的绅士和寡廉鲜耻的贵妇人而已.
参考资料:http://www.czez.com.cn/website/web/wuqisong/wenzhang/madierde.htm

论 玛 蒂 尔 德
——《项链》导读
在一间低矮的小阁楼上,一位容貌衰老的“劳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独自坐在窗前凝神遐思,她回想起十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回想起十年前那个给她带来深刻变化的舞会,回想起当年编织的梦的追求……想到此,她感慨万千,不能自已——

这位名叫玛蒂尔德的女子本来不应是城市平民的一员,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完全可以象其他中产阶级妇...

全部展开

论 玛 蒂 尔 德
——《项链》导读
在一间低矮的小阁楼上,一位容貌衰老的“劳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独自坐在窗前凝神遐思,她回想起十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回想起十年前那个给她带来深刻变化的舞会,回想起当年编织的梦的追求……想到此,她感慨万千,不能自已——

这位名叫玛蒂尔德的女子本来不应是城市平民的一员,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完全可以象其他中产阶级妇女一样:嫁给一个同等地位的小职员,建立起温馨的小家庭,承担起社会赋予她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在玛蒂尔德成为路瓦载夫人后,她的人生之路仍按生活的逻辑自然向前延伸。
她婚后的生活就是如此:差强人意的住宅,“好香的肉汤”,有一个小女仆“替她做琐碎家事”;还有一万八千法郎的遗产……因此,这位不需要任何劳作的少妇风采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保养她那美丽的容貌、“粉嫩的手指”和作种种“狂乱的梦想”。
命运为她安排了这种舒适的生活,但她却对此毫不知足,不屑一顾,统统以“寒伧”、“穷酸”而鄙视之。
她凭什么不守本分、想入非非呢?
“她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这可不是每个女子都具备的条件。假若穿上一件漂亮的长衣裙,再戴上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出现于上流社会的喜庆宴会,足使那些自视为高贵无比的太太小姐们黯然失色!——夜会上动人的一幕证明玛蒂尔德对此有着充分的自信。
她又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教会女校是贵妇人的摇篮,它赋予玛蒂尔德以高雅的气质和温柔的性情,这位“天生聪明”的玛蒂尔德当初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更为糟糕的是,她竟然异常熟悉上流贵妇人的生活方式!与那位佛莱思节夫人——一位典型的贵妇人——的交往让玛蒂尔德得以亲眼目睹这些令人心动神摇的场面:宽敞的客厅,东方的帷幕,古式的壁衣,珍奇的古玩,粉红色的鲈鱼和松鸡的翅膀……还可以在幽静的厅堂里,带着迷人的微笑,“跟那些一般女人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玛蒂尔德的自身素质与上层贵妇人相比毫不逊色。她具备了跻身于贵族阶层的全部条件--家景的贫寒和地位的低微除外!因此,“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侈的生活”,并为此而“不断地感到苦恼”。
于是,悲剧发生了。
假若玛蒂尔德容貌平平,假若她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粗俗不堪,假若她没有交结"有钱的女朋友"而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一无所知,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玛蒂尔德将会安分守己地充当路瓦载夫人而毫无怨言。
假若玛蒂尔德出生高贵,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她将成为贵夫人中一朵鲜艳无比的花朵,交际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星。不是吗?那个难忘的星期一的夜晚,发生在教育部礼堂的动人一幕充分展现了她的无比魅力!

但这都仅仅是假设。现实是:她丢失了项链!当她正向理想王国迈进,似乎将要叩开大门之时,忽然跌落到社会的最底层--连原先中产阶级的地位都无法保全,而成为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可怜的玛蒂尔德当然无法预测未来的命运,可常识告诉她:丢失项链将是灾难的降临,在未来的岁月中必须为此付出及其沉重的代价!
夜会上,玛蒂尔德的迷人风采降服了所有的男宾,他们“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白领阶层!)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
多少年来朝思暮想、萦绕于怀的就在于此,还有什么比得到上层男子青睐,统统拜倒在她石榴裙下更令人陶醉的吗?至于贵妇人的羡妒的目光则让其感奋不已!虚荣心得到极度满足的直接后果必然产生更为强烈的欲望,去寻找机会再显身手。无论如何,她已不可能回复到原先那种单调、寂寞和贫寒的“路瓦载夫人式”的生活。夜会的成功意味着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因此,夜会后的玛蒂尔德不可避免地命运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某位上层男子不顾世俗偏见,与她倾心相爱,娶其为妻;一是玛蒂尔德投入某个男人的怀抱,成为他的情妇,手中的玩物。
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已得到相当的发展,社会秩序的确立导致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而中世纪以来温情脉脉的道德观念则已被铜锈蚀得面目全非,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成了彻头彻尾的童话。那些自视高贵的正人君子们极少有勇气或者说犯不着与传统观念决裂,联姻本身是一种巩固社会地位和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如果他尚不能将个人的前途置之度外的话,至于所谓的“爱情”生活则完全可以通过联姻之外的方法得以补偿。既然在婚前她无法"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婚后的路瓦载夫人——将永不可能成为豪门贵族家庭的女主人。
那么,“假若没有丢失项链”,答案不是显然的么?玛蒂尔德丢失了项链,但人性得以复归,客观上遏止了其在堕落的道路上的迅速下滑。从这个意义上讲,项链的丢失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于是,玛蒂尔德开始了真正有意义的充实的生活——城市平民的生活。
这是一场人生的悲喜剧。

另一个极端亦会导致堕落。
在生活中不乏一些女子经受不住贫困和债务的重压而走向堕落,她们可以去偷、去抢、去骗、去卖身——只要玛蒂尔德愿意,她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是她们的出身”。
我们来看看这对夫妇陷入什么样的困境:家中可怜的一点积蓄和丈夫继承的一笔遗产赔偿殆尽,外加一万八千法朗的可怕债务,还有不能如期偿还债务而面临破产或坐牢威胁的巨大精神压力--他们瘦弱的肩膀上承受得了这付重担吗?
然而,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慨,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迎接十年艰苦生活的严峻考验!
是什么原因导致她没有堕落而勇敢面对现实,接受生活的挑战呢?
在赔项链,还债务过程中所作的种种努力以及贯穿全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小职员的谨小慎微和诚实、天真的性格在玛蒂尔德身上是统一的--她毕竟有别于缺乏良好教育的下层平民和充满了虚伪、道德沦丧的资产阶级的。此外,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精神亦证明她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可是这并不是玛蒂尔德鼓起勇气承受十年艰苦生活磨难的根本原因。
我们还是来看看玛蒂尔德十年后的形象吧。当初引起她“狂乱的梦想”的所有资本--高雅、美丽和温柔荡然无存,“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此刻,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真正的“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既不是中产阶级的小家碧玉,也不是珠光宝气的贵妇人。
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对上层资产阶级生活的热烈向往,这种至死不渝的努力追求在十年磨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即对这个夜会的美好的回忆:
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让人倾倒啊。
一夜风流,十年艰辛。值,还是不值?玛蒂尔德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夜会是她一生中唯一的高潮,是她自身价值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体现,是她暗淡无光的人生经历中留下的光辉亮点。一生中能有那么一次就足够了,对这个夜会的永恒的回忆是这十年来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
她是一位虚荣心达到极点的女人!

小说的结尾是这篇精美作品中最精美的一笔。多少年来,多少人想把它作为另一故事的开端,写出一部“《项链》第二”。其实以我愚见,大可不必劳神。因为小说情节乃至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至此已达极限,并无太多的发挥余地。
但毕竟作者给我们留下了玩味的余地。
佛莱恩节夫人告知这挂项链的真正价值,就意味着玛蒂尔德一瞬间成为一个拥有三万六千法朗的“富婆”,她可以藉此舒舒服服地度过后半生,把十年来的巨大损失弥补回来,甚而至于可以在这个金钱万能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成为一位资产阶级妇女。
但是,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寻找回来的,那就是昔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那份企求,那份梦想。从项链丢失的第一天起,玛蒂尔德就明确地意识到今生已与“高雅而奢华的生活”无缘,而此时的她更是面目全非,人老珠黄,已不可逆转地成为一个城市平民——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
十年来,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是为那个的成功的夜会所付出的代价,所谓“三万六千法朗”只是这一代价的“物化”而已,正因为一夜的风流是以十年艰辛和三万六千法朗为代价,才显得它的价值弥足珍贵。对夜会的美好回忆使其心理获得平衡,虚荣心得以满足,于是玛蒂尔德勇敢地承受所有的苦难。
要是玛蒂尔德终身不知那挂“精美的钻石项链”的真正的价值,那末她仍将“陶醉在幸福的云雾里”,内心异常充实地度过余生。
可是现在,无可追回的青春,一生孜孜以求的希望全部被一场误会所葬送,“栽”在一挂仅值五百法朗的赝品上,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铁的事实。玛蒂尔德要接受这一严峻的事实远比接受十年艰辛要痛苦得多。
“我可怜的玛蒂尔德,那挂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朗!……”佛莱思节夫人此话无异于在流血的伤口上放把盐,其效果却不逊于《祝福》中四婶的“你放着罢,祥林嫂!”玛蒂尔德很难因意外得到三万六千法朗而惊喜若狂——假若她果真会因此发狂的话,结局只有一个:精神的彻底崩溃。
尽管作者本人对产生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认识不足,而归结为偶而丢失项链之使然,尽管作者对女主人公抱有同情之心。但是,莫泊桑对她虚荣心的揭露是彻底的。从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描写了许多中下层青年为改变命运而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性事件--当然并不是都遇上丢失项链之类倒霉事。德莱塞笔下的嘉罗琳·米贝(嘉莉妹妹)就没有丢失项链,于是她成了赫斯渥之流的情妇;而《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则已成功地获得一纸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但最后仍不容于贵族阶级而被推上断头台。我们来听听他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吧:
先生们,我没有这个荣幸属于你们的阶级,在你们眼里,我是一个反抗自己的卑贱命运的农民……有些人要用我来杀一儆百,使这样一种年轻人永远丧失勇气,他们出生一个卑贱的阶级里,可以说是受着贫困的煎熬,但是他们在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大胆地混入有钱人高傲地称为上流社会的圈子里。
这就是我的罪行。先生们,它将受到格外严厉的惩罚……
于连只有说对一半,社会对人性的扼杀是外在的因素,而资产阶级思想对他的毒害使其性格的扭曲则是真正的原因。如若不然,社会上不过少了一些正直、善良、勤劳的中下层人民,而多了一批奸诈卑劣的绅士和寡廉鲜耻的贵妇人而已。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