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2:28:30

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规范现阶段分配秩序的基础.

关键词:劳动;价值;劳动价值理论;创新;发展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面对的情况与马克思所面对的情况已有很大不同.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创新劳动价值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显得非常必要.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劳动价值理论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着眼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创立的科学理论,目的是为了创立剩余价值论,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实质,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人类抽象劳动的耗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数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它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能力,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眼于它的运用、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结合新的实际,不断创新劳动价值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指导作用.

二、社会的发展使劳动和价值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讲的劳动主要指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在各种特殊的有用的形式上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通过一般体力与脑力的消耗生产价值.没有劳动,价值量更大的新商品就不可能产生.当今社会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仅仅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它有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新特点:
1、科技劳动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重要劳动.马克思强调劳动始终是主体,科学技术是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的手段,但他不能看到今天有的地方自动化生产几乎已经代替劳动者的劳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2、精神劳动成为创造精神价值的重要劳动.马克思认为,价值“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的物化形式”.但目前随着传媒产业、研发产业、信息网络服务业等的出现,劳动不直接表现为有形产品,创造精神价值的劳动日趋重要.
3、现代经营管理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劳动.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现代管理作为“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成为更为重要的创造价值的劳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内涵不断丰富,价值的社会属性也发生了变化.这主要体现在:
1、必要劳动创造价值量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于人们的需要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变化和增长的,必要劳动价值量除了维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本人及其家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活资料外,还应包括:维持经理人员、科技人员及企业服务人员等“总体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维持三产服务、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等.
2、价值的社会属性得到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价值关系不仅表现为经济利益关系,而且表现为不断推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劳动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提高了劳动者自身的素质,使劳动者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增强创造能力,迅速扩大社会的价值财富.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视科技与管理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是创新劳动价值论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指以体力劳动为特征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管理的不断创新,产业结构已由制造业为主转为生产自动化和第三产业为主,生产劳动的领域已大大拓展,科技与管理日趋重要.
1 、科学劳动是一种复杂程度极高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科学理论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在等量劳动时间内创造了比直接生产劳动大得多的价值.科学劳动有它的特点:一是潜在性,其价值表现为最终环节的直接生产劳动的价值.二是时空分离性,科学劳动分部门、分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完成价值创造.科学劳动的价值表现为由科技进步引起的增加剩余劳动的价值.
2、科学知识本身并无价值,但当它们被纳入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中便具有价值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而没有科学知识的指导,人类劳动就变成盲目的劳动,成为无目的、无预见的劳动,这样就创造不出价值.
3、科学上的发明和创造是科技工作者无比复杂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目前,全社会创造价值的总量正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主要应归功于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知识的科技工作者从事的是创造性智力劳动,他们应是创造价值的核心.
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非物质生产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终将超过物质生产劳动.科研劳动日益成为创造价值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并非一种物质,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只要通过劳动生产出使用价值,并拿到市场上去交换,就具备价值.体力型、技能型、知识运用型、技术创新型和理论创造型的劳动者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价值.马克思肯定了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总体劳动的一部分,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
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必须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现代社会科技和管理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者和经营管理者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和最稀缺的社会资源.我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深化劳动价值论研究,解决分配领域的深层次问题
马克思原来设想的依劳动价值论推定的分配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有较大的差距.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是分配领域的深层次问题.
1、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顺分配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在初次分配中反对平均主义,把有利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放在优先地位,让构成核心竞争力难以替代的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先富起来.
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现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劳动特点是:以联合劳动为主,同时带有一定雇佣性质的劳动存在.因此在劳动价值的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正确把握经济社会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规律性.坚持按劳分配为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给合.
3、规范分配秩序.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现阶段我国分配方式合理拉开差距,体现了效率优先,分配与贡献相联系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的要求和体现,但同时也要看到生产要素所有者有权参与价值分配带有一定的剥削性质,为此我们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4、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尽力培育小康之家,让中产阶层占据主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可以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适宜的社会结构.现阶段我们的分配政策应是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满足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分配,激发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