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点s置于凸透镜的主轴上,F1和F2为透镜的两个焦点.试画出物s的像.若将凸透镜切去一部分,再将剩下的上、下相同的两部分,粘在一起,此时成像状况如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7:56:17

物点s置于凸透镜的主轴上,F1和F2为透镜的两个焦点.试画出物s的像.若将凸透镜切去一部分,再将剩下的上、下相同的两部分,粘在一起,此时成像状况如何?
物点s置于凸透镜的主轴上,F1和F2为透镜的两个焦点.试画出物s的像.
若将凸透镜切去一部分,再将剩下的上、下相同的两部分,粘在一起,此时成像状况如何?

物点s置于凸透镜的主轴上,F1和F2为透镜的两个焦点.试画出物s的像.若将凸透镜切去一部分,再将剩下的上、下相同的两部分,粘在一起,此时成像状况如何?
童鞋,你木有图~~~
1.画像点这个按照物距与焦距关系来就可以了.
2.如果透镜是对称的从中间截去一部分后再合拢,会成两个像,上半截的像点上移,下半截的像点下移.

物点s置于凸透镜的主轴上,F1和F2为透镜的两个焦点.试画出物s的像.若将凸透镜切去一部分,再将剩下的上、下相同的两部分,粘在一起,此时成像状况如何?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 在主轴的凹镜(球面半径为R,焦距为f)和一个凸透镜(焦距为f2)之间放一点光源,为了使电光源S发出在其主轴的凹镜(球面半径为R,与主轴的交点为O1,焦距为f1),和一凸透镜(光心为O2,焦距为f2)之间放 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和f2,且f1>f2,它们共轴放置,一束与主轴光平行的光线经过两个凸透镜后仍保持平行两凸透镜间的距离为( )A.等于f1 B.等于f2 C.等于f1+f2 D.等于f1-f2 在其主轴的凹面镜球面半径为R,焦距为f),和一凸透镜(焦距为f2)之间放一点光源,为了使点光源S发出的光尽可能多的沿主轴方向平行射出,点光源S应如何放置?A.O1S=fl,O2S=f2 B.O1S=fl,O2S=2f2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 A、沿平 弹簧测力计置于粗糙水平面受到水平向左、右的力F1和F2,作用后仍保持不动,若F2〉F1,则示数为F1请问为什么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一个物点发出的光射到凸透镜上发生折射,图中画出了其中的两条折射光线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一个物点发出的光射到凸透镜上发生折射,图 质量都为m的两物体A和B,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水平弹簧连接着,把他们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推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和B上,力F1向右推A,F2向左推B,AB中间是弹簧,且F1>F2,则弹簧的压缩 在测力计两端分别m1和m2,并置于水平面上,作用于m1和m2上的力分别为F1和F2在测力计两端分别连接m1和m2,并置于水平面上,作用于m1和m2上的力分别为F1和F2,设m1=3kg,m2=2kg,F1=15N,F2=4N,μ=0.2,则测力计读 1.设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两个焦点. 若椭圆C上的点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椭圆C的方程和焦点坐1.设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两个焦点.若椭圆C上的点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 重力G=20n的物体a置于倾角θ=37°的斜面上,同时受到沿斜面向下和向上的推力分别为F1=2n、F2=10n若物体静止,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方向为?若撤去F1,则物体所受合外力为?(F1向下,F2向上) 设f1和f2为双曲线x2/4-y2=1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使得 质量都为m的两物体A和B,A在左,B在右,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水平弹簧连接着,把它们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水平阻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FI水平向右推A,F2水平向左推B,且F1>F2,则弹 物理题,关于光的折射F1,F2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一个物点发出的光射到凸透镜上发生折射,图中划出了其中的两条折射光线.1.用作图法确定像点的位置2.作出通过右焦点F的折射光线和对应的入 两个力F1和F2共同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合力为F.F1和F2的夹角为r,证明公式:F²=F1²+F2²+2×F1×F2×cosr 一道光学凸透镜竞赛题2O.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放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光经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现在两者之间和凸透镜后各同时垂直于主轴放置一块厚玻璃.则S发出的光经玻璃,透镜,玻璃后,以下 已知点F1(-4.0)和F2(4.0)、一曲线上的动点P到F1.F2的距离差为6.则该曲线的方程为?要解题思路